朝鲜族歌词里的阿里郎是什么意思
是“我的郎君”的意思。
出自高丽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一个爱情故事。传说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时代有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生活清苦,丈夫想让妻子过上好日子,就想外出打工挣钱,但妻子不让,说只要两人守在一起她就满足。
但丈夫不那么想,他觉得妻子那么漂亮的大美人居然下嫁给自己这样一个穷光蛋实在是委屈了娘子,于是一天夜里丈夫就悄悄离开了小村落出外挣钱。
这位娘子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得知其丈夫出走的消息后,村里的土豪恶霸就千方百计骚扰她恐吓她,要她改嫁。但是这位少妇十分忠贞,断然拒绝了土豪的要求。但那土豪总是不放过她,经常到少妇的家骚扰,少妇幸得邻居的保护才没有失身于土豪。
一年后丈夫终于挣了钱回来,夫妻俩重逢后十分高兴。但这时候土豪又来了,村里也传着有关妻子和土豪的闲话。丈夫便起了疑心,以为妻子不贞,愤然离去,妻子怎么解释也拦不住。
于是丈夫在前面走,妻子在后面追,追不上了就唱。唱的内容大概就是对丈夫怎么关心思念,怎么委屈了什么的。妻子唱的这段小曲就是“阿里郎”。
扩展资料:
阿里郎(朝鲜语:아리랑;英语:Arirang Folk song),全称阿里郎打令(아리랑타령),是著名的朝鲜族歌曲,也是朝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被誉为朝鲜民族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
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听到的是流行于韩国京畿道一带的“本调阿里郎”,这版本的流行是因为它成为1926年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后来该曲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被用作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进场音乐。
2011年6月,《阿里郎》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12月5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决定,将《阿里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来考证
阿里郎曲由来,有说为新罗始祖朴赫居世之妻阏英另名“阿里郎”,所创乡曲得之。或说为朝鲜乐笛奏出之长前打音,再被模仿而成的阿里郎曲。其中较为据实可信的还是慈悲岭传说。
慈悲岭(今名盍耄岭,在朝鲜半岛黄海北道黄州)存在于今之朝鲜半岛地图上。中国汉武帝时在朝鲜半岛上设置汉四郡后,大陆北方民族或出于压迫,开始了越江大迁移。这些离乡背井的移民辗转哀号于北通路关之慈岭间,老弱妇孺多病死途中。
在这流离之中,阿里郎曲便流传开来,抒发移民内心的苦痛翻山越岭后,便将阿里郎曲传到了朝鲜半岛的中部。史学家相信这些被汉人视为东夷的化外民族就是古朝鲜民族,而阿里郎便是朝鲜古语“乐浪”之拟声语。
还有一说流传也很广,即“阿里郎”是“我耳聋”之意,说19世纪,兴宣大院君当政,大兴土木,重建景福宫。朝廷为了重建这个豪华的宫殿,向人民巧取豪夺,征收“愿纳钱”等苛捐杂税,又强制徭役,整个朝鲜民不聊生。
人们气愤地说:“不如耳聋,听不见为静!”于是,被拉去服役的民夫便编出了《我耳聋》的歌谣,表达心中的悲苦之情,后来演变为“阿里郎”。也有一说也是以大院君执政、重修景福宫为背景,但不同的是认为阿里郎源于“我离娘”,是被拉去重修景福宫的民夫们思念母亲之歌谣。
阿里郎流传至今已经有很多个版本,《阿里郎》曲在朝鲜半岛依地方不同而歌词内容略有差异。但在朝鲜语中,阿里郎并非人名,而是一个地名,有人认为是一座山的名字,只是无法证实其于何处。各地的阿里郎曲,虽不尽相同,然而却将古代女性不甘逆来顺受,执意不屈的坚毅精神表露无遗。
推荐于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