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都江堰?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关于治水,人类不外乎就是三种方法,分别是筑堤、疏通河道,或者建造一个大坝。
然而,在千年之前,我们国家的劳动人民建造了都江堰,这是一个难以复制的工程。因为它在治水方面的设计非常契合自然,同时能够做到防洪、灌溉、清淤等,这对于我们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
在战国时期,都江堰就非常出名,在当时还有许多同样出名的相关建筑,比如罗马人建造的人工渠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建筑全部都被时间打败,只留下了一些遗迹供人敬仰罢了。只有都江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霜以后,仍然鲜艳的存活在成都大地上,这也成了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为什么要建立都江堰?成都平原,根据历史的记载,在修建都江堰以前实则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曾经非常荒凉,后来修建了都江堰,慢慢地开始受到了它的增益,变成了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天府之国,美丽而且富饶。
正是因为成都平原地区的水涝灾害非常严重,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决定在这边修建都江堰。当然,都江堰的修建并不仅仅因此。在战国,统治者非常好战,动不动发动战争,然而国力其实没有那么雄厚,因此平民百姓苦不堪言。后来,秦国发生了商鞅变法,整个国家开始改革,统治者也因此发现了巴蜀的战略地位。
然而巴蜀,也就是成都平原这个地方自然灾害严重,因此在当时大臣的建议下,统治者最终消耗了人力物力建造了这么一座工程。因此,在当时建立都江堰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人民服务,更重要的是稳固巴蜀这边的特殊地理位置,为国家的稳定着想。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当时的科学家对于成都平原进行了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征方面的仔细研究以后发现,想要解决这个地方的旱涝问题,就必须在岷江区域建立堤坝。
从整体上看,在岷江区域的建立是非常简单的,主要就是解决三部分问题,分别是进水、分水以及泄洪,因此后来建造的都江堰也是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解决了一个问题。
科学家在建造都江堰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在都江堰内江的河床部分清理淤泥的时候必须清理的干净一些。在建造都江堰的时候对于高度有一定要求,不能过于高,否则会影响都江堰整体的效果。如果整个淤泥清理的不够,那么会减少岷江进入都江堰的水量,就会导致水量不够的情况出现,而成都平原的灌溉引水就很难进行。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都江堰的灵魂所在。一旦经过都江堰的水量达到了上限,多出来的水就会从飞沙堰流过去。在飞沙堰的引导下,这些水最终会流回以前的外江水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雨量过大导致的涝灾。
对于都江堰,前些年来一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维修,这就像是一种信仰,代代相传。也正是因为如此,都江堰才能进入现代人们的视野。不得不说,都江堰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蜀地经常遭受水旱灾害,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岷江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2、历史根源
战国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