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宋朝在公元960年建国,1127年北宋灭亡。这个时期,是北宋和辽、西夏对立的时期。辽于1125年被金灭掉,两年之后,金又灭掉北宋,历史便进入了南宋和金对峙的时期。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公元1279年南宋也为蒙古所灭。在宋朝的320年中,北方先后有辽、夏、金、蒙古几个国家统治着广大地区,西北有回鹘,西南有吐蕃和大理。
所以,宋朝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一)、在政治制度方面,宋代仍然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
在宋元明清数百年间,虽然也经历了多次的各种战争,但割据势力始终没有成功带有全局性和较长时间的问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效地消除了分裂割据因素,维护了国内的一统局面。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
1.杯酒释兵权
2.对兵权进行了分割
3.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4.采取了兵将分离的制衡方式
5.在兵力配备上采用“内外相维”的政策
6.削弱地方军队
二、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
三、收回或分割地方的各种权力
四、接受武人跋扈的历史教训,实行文官政治,并且制定了“与士大夫共同治天下”和除非犯谋反罪不杀士人的“祖宗之训”,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广开言路,在政治上对儒士采取较为宽松较为开明的政策。
总之,宋代是以所谓“防弊之政(主要是防范五代时期的弊政)”作为立国之法。建立军政制度的原则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即各部门、各级官员之间都能互相制约,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其基本特点是互相牵制,分化事权。
应该指出,宋代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有成功的一面,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机构重叠,官吏队伍庞大。二是效率低下。三是由以上两方面而导致的各级官员因循苟且,缺乏振作之气。导致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经济制度方面
宋代逐步完备了国家对盐、茶、酒等的专卖专卖制度,称为“榷盐”、“榷茶”、“榷酒”等,专卖专卖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在南宋,榷盐、榷茶的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些制度也都被元明清三代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