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对联?
写作对联应以对立统一的规律为基础的,对联注重词性相对,它的语调是多双音并联与另异个双声反复等数出现的,上下联的字数是相等的,看情形,在文学语言上,对联最能反应亊物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联是哲学对立统一规律在语言上最可表露的,我们探讨联理有意无意间会碰上矛和盾,用古法说就是阴和阳。好的对联是具备什么样的对立统一?哲学上的对立统一又如何很好地用文字体现?这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对联存在着二元结构,对立统一是每一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对联也不例外,其存在形式似男女夫妻俩,似正负电,对联合类要,上下联两特性分别可讲究。
理,都是相互联糸着的,可东联西联的,这多多的联,会联出一个个新的意义。理论是与科学为伍的,而文学创作是少理性多感性的。
对联强调对称美,论及对称,对称中有正反两特性存在,只有这两个特性处于动态相等的协调状态中,该事物才是正常的存在,对于人和事,也需要这个常态,对联是好求常态的语言。
对联是为人服务的,只有有益于人,它才是有价值的,有创作的必要。
对联用文字合宇宙万物之规律的,也可说成是宇宙规律在文字上最多的体现。
对联艺术是协调这并不完美的世界的,这世界并不那么美好,而对联艺术在这世界那并不美好的份子中,经过人用心的摆弄,使之变得美好。
对联艺术是要对人事有利的,合之是联,是好联,不合之就不是对联或是逆质联有病联。正向顺之讲究当然好,如难作到,补救也不可少。
随着楹联的发展,好的联已一排排地立在当代联人眼前,我们文字运用受阻的空间在增大,同时揍合着用的程度也在加大,也就是对联中的不对称中的运用在加大。
联律网上网检查,多数评委不愿担连联律都没把握好这个责。联律可是丁是丁卯是卯的,而联意联音之间好的融合,这个可没准尺可量,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拉圾还能利用,变废为宝,联那可一无是处呢?是语句就有意义,总之,玄的,因而才争论不休,理穷个不尽。
对联讲究对称美,对联忌高度重复,对联讲究对称又不能太等同,对联要求有点不对称的存在,它大约是十之一二的差异。
对联象唐诗宋词那样已进入中老年阶段,创新空间在渐渐缩小。
中国对联名句,因兼顾的多,有不少明显不合联律的,可它们名联地位并不依时下联律而动摇。对联应以联意和艺术性为主,意好的只要比对偶语言其对的程度高些就行了。 作联多了生硬的碰和斗没啥乐趣,读来也无什兴味。
对联讲究对称,对联的对称是起伏性的对称,是有节奏的对称,是相反相成的对称,对称有,又有大致当量的不对称,这不对称是求动态上的对称。
对联如何写,说来话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时令、 地理、官室 、草木 、飞禽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应平仄相反。二是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但对联中有一种形式叫“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上下联意思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趣味性。成名于清末民初人称怪才的何淡如以广州方言俗谚“一头雾水不知宗”对唐诗名句“四面云山谁做主?”就很有特色。
可以先简单入门,只须遵守两条:1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2 上下联尾字声律 必须上仄下平;
弄懂一条“对仗”的概念:即上下联词性对仗、字词节对仗、句型对仗、平仄(声律)对仗、
词义对仗、类别对仗------
能做到前两条,加上略知一些对仗要求,就可以写出初步合乎规则的对联了。
当然,如果参加征稿、参加竞赛,那还差得远。
不过,既然开了头,继续钻研下去,一定会有进步与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