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孔子观后感
从孔子造像研究角度来看,纪录片《孔子》意义非常。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就曾以楷木为其造像。西汉时期的孔子像,保存至今的至少有三件。2000多年的孔子造像史,每个时代的艺术家以不同的图像方式,运用各种可能的媒材,刻绘了大量的孔子图像。
这些图像,既是历代艺术家发挥独特艺术想象的天才创造,也是刻绘者因应时代思想、文化和审美需求的宝贵财富。这些图像,与孔子学说一起,在不同时代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现代社会,如何运用新技术手段创造新的孔子图像,以现代传播途径弘扬儒家思想,纪录片《孔子》无疑做了有益尝试。
现已播出的国际版《孔子》和即将开拍的六集国内版《孔子》,可能不仅是传统文化史、儒学传播史上的大事件,而且也应是孔子造像史上的重要事件。
纪录片《孔子》中的孔子图像,在媒材使用、制作程式、图像样式、呈现方式、传播路径、文化蕴涵,以及制像者身份和受众范围等方面,均迥异于传统的各类孔子图像。
《孔子》以新媒体手段塑造孔子形象,是孔子造像的新方式。因此,仅就艺术学而言,两个版本的纪录片,不仅应该成为影视学研究的新对象,也自然应成为孔子造像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90分钟的纪录片能在毫无时间知觉的状态下一气看完,于我尚为首次。看这样时长的纪录片,完全感觉不到时间,完全不需要意志力,仅凭这一点,纪录片《孔子》就值得举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