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俗文化之语文课程资源的一抹亮色
展开全部
谈民俗文化之语文课程资源的一抹亮色
论文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民俗文化 课程资源 利用
论文摘要:民俗文化是 语文 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 语文 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在 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以阅读教学为起点,将民俗文化资源延伸至写作教学与 语文 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开拓 语文 学习的视野。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 语文 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 语文 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 语文 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 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 语文 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 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 语文 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 语文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 语文 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 语文 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 语文 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语文 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 语文 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 语文 科学能力,开展 语文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 语文 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 高梓梅.从民俗的视角教学鲁迅小说[J].教研天地,2004(2):48-49.
[3] 李桂芳.中学 语文 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 语文 教学研究[J].2004(4):33.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民俗文化 课程资源 利用
论文摘要:民俗文化是 语文 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 语文 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在 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以阅读教学为起点,将民俗文化资源延伸至写作教学与 语文 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开拓 语文 学习的视野。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 语文 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 语文 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 语文 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 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 语文 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 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 语文 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 语文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 语文 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 语文 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 语文 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语文 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 语文 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 语文 科学能力,开展 语文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 语文 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 高梓梅.从民俗的视角教学鲁迅小说[J].教研天地,2004(2):48-49.
[3] 李桂芳.中学 语文 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 语文 教学研究[J].2004(4):33.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