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什么样子?
2023-05-07
自国家“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字乡村建设的信息“大动脉”初步建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未通宽带行政村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实现“动态清零”,通光纤比例从不到70%提升至100%,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s,基本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截至2020年底,农村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45%;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覆盖了2389个县市,惠及农村居民达1.6亿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农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农机装备全面深度融合。2021年,全系统装备北斗导航设备8300台套以上,导航作业面积6000万亩以上;全国72万个“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信息代码”登记备案赋码实现了18万余个规模养猪场和430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生产情况的全覆盖精准监测;智慧兽药管理平台收集采集各类信息35.5万余条,4.7万余家经营企业完成追溯系统入网上报,3110家兽药监管单位注册使用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升级发展在三农中的应用(也就是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应用及关于市场的判断与决策等),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又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2 有哪些政策支持
不管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还是《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三农工作的若干建议》都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3 要建成什么样?
最直观的就是互联网将触手可及,农村和城市一样快捷。从政策文件来看,数字乡村建设有以下十大特点: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建共享及升级改造。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技术应用和产品。加快农村水利、交通、冷链物流、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
(2)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生产经营管理、营销中的运用,推广精准化农业作业。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网点普及。建设绿色供应链,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与农康旅的深度融合。
(3)建设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技术在线交易市场。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技术专家在线为农民解决难题。
(4)建立农产品溯源监控体系,建设农村物联网,建立土地、生态、环境、水源等综合监测平台。共同维护绿色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5)建立乡村数字文化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战略目标
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创业孵化、技术创新、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基本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