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4诠言训诗解5修德自然非欲非求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7-30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3万
展开全部
《淮南子》卷1 4 诠言训 诗解 5修德自然非欲非求

题文诗:

释 至 道而 , 任智必危 ; 弃 德 数而 , 用才必困 .

有以欲多 , 而亡者 也, 未有无欲 , 而危者也 ;

有以欲治 , 而乱者 也; 未有守常 , 而失者也 .

故智不足 , 以 免患 也; 愚不足以 , 至于失宁 .

至德真情, 守分循理 , 失之不忧 , 得之不喜 ,

成非所为 , 得非所求 . 入者有受 , 而无取 也,

出者有授 , 而无予 也, 因春而生 , 因秋而杀 ,

所生弗得 , 所杀非怨 , 自然而然, 则几于道 .

圣人不为 , 可非之行 , 亦 不憎人 , 之非己也 ;

其 修足誉 , 之德不求 , 人之誉己 ; 圣人 不能 ,

使祸不至 , 信己不迎 ; 其亦 不能 , 使福必来 ,

信己不攘 . 祸之至非 , 其求所生 , 故穷不忧 ;

福之至非 , 其求所成 , 故通弗矜 . 知祸福 至 ,

不在于己 , 闲居而乐 , 无为而治 . 圣人 但 守 ,

其所以有 , 而 不 欲 求 , 其所未得 . 求其所无 ,

则所有亡 ; 修其所有 , 所欲者至 . 用兵先为 ,

不可胜 也, 以待敌之 , 可胜 者 也 ; 治国先为 ,

不可夺 也, 以待敌之 , 可夺 者 也 . 文王修 德,

天下移风 ; 舜修历山 , 海内从化 . 倘 使舜趋 ,

天下之利 , 忘修己道 , 身犹弗保 , 何 有 尺地 .

【原文】

    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有以欲多而亡者,未有以无欲而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而失者也。故智不足免患,愚不足以至于失宁。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故成者非所为也,得者非所求也。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有授而无予,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者弗得,所杀者非怨,则几于道也。  

   圣人不为可非之行,不憎人之非己也;修足誉之德,不求人之誉己也;不能使祸不至,信己之不迎也;不能使福必来,信己之不攘也。祸之至也,非其求所生,故穷而不忧;福之至也,非其求所成,故通而弗矜。知祸福之制不在于己也,故闲居而乐,无为而治。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无,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故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治国者,先为不可夺,以待敌之可夺也。舜修之历山,而海内从化;文王修之岐周,而天下移风。使舜趋天下之利,而忘修己之道,身犹弗能保,何尺地之有!

【译文】

 放弃道而依靠智慧那是危险的,抛弃术数(德术)而单凭才能是会窘迫的;所以,只有因欲念多而灭亡的,没有因无欲而危险的;只有以欲治国而乱天下的,没有因守常道而亡天下的。因此,智慧不足以免除祸患,愚蠢倒不足以致使失去安宁。持守本分,遵循事理,失去了不忧虑,得到了不兴奋。所以成功并不是所要做的,获得并不是所追求的,收入的只是接受而不是索取,付出的只是施授而不求回予;万物因春天而生长,随秋天而死亡,所生育的万物不因此而感激春天的恩德,所死亡的万物不因此而怨恨秋天的刑杀,这就接近“道”了。

     圣人不做那些能让人非议的事,也不憎恨他人对自己的非议;修养值得赞誉的品德,但不要求他人对自己的赞誉;他不能使祸不来到,但相信自己是不会去惹祸的;他不能使福必定会降临,但相信自己也不至于会排斥降临的福。灾祸的产生,不是他招惹产生的,所以陷入困境也不忧虑;幸福的降临,不是他刻意追求得到的,所以即使顺利、显达也不自傲。知道祸福的临界不在于本人,所以能悠闲自在快乐生活,无所作为地处置各种事情。圣人是守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去追求他尚未得到的东西。如果去追求尚未得到的那一份,就有可能连原有的那一份也会失去;保持着已有的一份,那么所希望的东西自然会来到。所以用兵打仗就是这样,先做出不能打赢的样子,以等待可战胜敌人的机会;治国也是这样,首先要做出不想夺取他国的姿态,然后等待敌国可被夺取的机会。舜在历山修养德行,天下所有的人都被他感化归顺,周文王在岐周修养德行,天下风气随之被他改变。如果舜只顾追求天下的利益而忘掉修养德性,那么连他自身都难以保住,哪还会有尺寸的地盘可占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