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女教师是谁?
1个回答
2013-09-21
展开全部
一次选择
让她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
桃园,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不大,人口不过300出头,可其中一半人有着同一位启蒙老师。她,就是刚刚被中央电视台提名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候选人的王生英。
2006年12月21日,记者来到这个颇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从32年前的那一个选择开始,一步一步走进这位乡村女教师的人生——
王生英出生于1956年,是卸甲平村一个普通农户的第一个孩子。那个年代的农民家庭,大都过着窘迫的生活,王家自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幼时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王生英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腿留下终生残疾。从此,对于王生英来说,太行山显得愈发陡峭,山路也显得愈发坎坷了。
家境贫寒,供不起孩子上学,村里不上学的有的是,何况生英是个女孩子,腿脚还不方便。看着父母迟疑的眼神,生英又哭又闹,一定要上学,她小小的年纪似乎已经预感到,如果没有文化,以后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难走。
世上的父母哪有不爱儿女的,况且是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他们终于答应了小生英的请求,把她送进了学校。父亲说:“爹娘不拦着你,你自己可得操着心。学成了,是你的福气;学瞎了,你谁也别埋怨!”
父母的身体都不好,可为了供生英上学,除了省吃俭用,就是拼命地干活。父亲冒着危险进山采石头,母亲熬着夜给人家纺棉花。“一个晚上才能纺出一两花,挣3角钱。”王老师用拳头给记者比画着一两棉线的样子,眼里是满溢的泪水。
小学。初中。高中。眼看着父母的艰难,体味着求学的不易,生英咬着牙一路学下来,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成了村里难得一见的高中生。由于自己身有残疾,对病痛体会得更加深刻,她立志当一名医生,要让更多的乡亲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然而,1974年暑假里的一个消息,改变了王生英人生的走向:东平村学校要招一名民办教师。
王生英的心动了。多少年来,她看到许多同龄人或者没上过学,或者上不了多久就辍学,只能上山拾羊粪、拾柴禾,在山旮旯上刨食,日子依旧是捉襟见肘。“光有好身体还不够啊,没有文化,照旧没有出路。”王生英对父亲说,“我不准备当医生了。我要当教师,让咱村的娃们都能有学上!”
东平村学校要招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只招一名,可报名的就有50多人。王生英压力很大,却没有退缩,她决心为自己的选择全力以赴。考前那段日子,她饭不常吃,觉很少睡,一门心思地复习,神圣的讲台仿佛在前面不远处呼唤着她、期待着她……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村支书兴冲冲地走进来:“生英,生英,第一名!”
啊?!她把衣服甩在水盆里,站起身,仰起脸,笑出了声。30多年后,对记者说起那一幕,王生英的情绪还是如此兴奋:“当时我就觉得啊,天就格外蓝,阳光就格外好,我眼前的路一下子就宽敞了、顺当了,咋着看都不像是以前的山路了……”
1974年的秋天,王生英登上了讲台,从此再没有下来。这艰难而坚定的一步,决定了她把奉献山区教育当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卸甲平是一个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着山,就是隔着河。王生英家在西平,和她执教的东平村之间,就横了一条大河。从家到学校,要走半个小时。拖着一条残腿的王老师,匆匆地赶着山路,摔跤是常有的事。
雨季来了,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小木桥,经不起洪水猛烈而持久的冲击,断了。站在没有了桥的河边,看着湍急的流水,王生英有些着急,学生们还在河对岸的学校里等着她去上课呢。她没有犹豫,脱了鞋,挽起了裤腿。雨还在下,水还很急,河面上缓慢移动的,是一个瘦弱女子一瘸一拐的身影,仿佛随时都有被河水冲走的危险。但是,她没有回头。
当时的王生英是一个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最初只有5元钱,后来是10元、30元,别说补贴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王生英的裁缝手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有亲戚建议她开个裁缝店,收入不知要比当教师高多少倍,她没有动心。
林州的建筑队举世闻名,林州人外出务工大都收益丰厚,因而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美称。1985年,王生英的丈夫王合生在东北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兴冲冲地跟她商量:“咱俩一块儿去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
丈夫的心情,王老师最清楚不过,他是心疼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可我走了,这学生咋办呢?不就是因为前面的老师不干了,我才当上了老师。我咋能也把学生们撇下不管呢?”
劝不动她,丈夫一个人去了东北,还不甘心,又先后给生英来了三封信,让她再考虑考虑。“有啥可考虑的?我不去,我不能再让学生们没有老师。”信,王老师看了,烧了,也哭了,可对理想的选择却没有丝毫的动摇,“我们山里人不光是缺钱,更缺知识和文化啊!”
让她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
桃园,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不大,人口不过300出头,可其中一半人有着同一位启蒙老师。她,就是刚刚被中央电视台提名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候选人的王生英。
2006年12月21日,记者来到这个颇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从32年前的那一个选择开始,一步一步走进这位乡村女教师的人生——
王生英出生于1956年,是卸甲平村一个普通农户的第一个孩子。那个年代的农民家庭,大都过着窘迫的生活,王家自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幼时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使王生英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腿留下终生残疾。从此,对于王生英来说,太行山显得愈发陡峭,山路也显得愈发坎坷了。
家境贫寒,供不起孩子上学,村里不上学的有的是,何况生英是个女孩子,腿脚还不方便。看着父母迟疑的眼神,生英又哭又闹,一定要上学,她小小的年纪似乎已经预感到,如果没有文化,以后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难走。
世上的父母哪有不爱儿女的,况且是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他们终于答应了小生英的请求,把她送进了学校。父亲说:“爹娘不拦着你,你自己可得操着心。学成了,是你的福气;学瞎了,你谁也别埋怨!”
父母的身体都不好,可为了供生英上学,除了省吃俭用,就是拼命地干活。父亲冒着危险进山采石头,母亲熬着夜给人家纺棉花。“一个晚上才能纺出一两花,挣3角钱。”王老师用拳头给记者比画着一两棉线的样子,眼里是满溢的泪水。
小学。初中。高中。眼看着父母的艰难,体味着求学的不易,生英咬着牙一路学下来,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成了村里难得一见的高中生。由于自己身有残疾,对病痛体会得更加深刻,她立志当一名医生,要让更多的乡亲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然而,1974年暑假里的一个消息,改变了王生英人生的走向:东平村学校要招一名民办教师。
王生英的心动了。多少年来,她看到许多同龄人或者没上过学,或者上不了多久就辍学,只能上山拾羊粪、拾柴禾,在山旮旯上刨食,日子依旧是捉襟见肘。“光有好身体还不够啊,没有文化,照旧没有出路。”王生英对父亲说,“我不准备当医生了。我要当教师,让咱村的娃们都能有学上!”
东平村学校要招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只招一名,可报名的就有50多人。王生英压力很大,却没有退缩,她决心为自己的选择全力以赴。考前那段日子,她饭不常吃,觉很少睡,一门心思地复习,神圣的讲台仿佛在前面不远处呼唤着她、期待着她……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村支书兴冲冲地走进来:“生英,生英,第一名!”
啊?!她把衣服甩在水盆里,站起身,仰起脸,笑出了声。30多年后,对记者说起那一幕,王生英的情绪还是如此兴奋:“当时我就觉得啊,天就格外蓝,阳光就格外好,我眼前的路一下子就宽敞了、顺当了,咋着看都不像是以前的山路了……”
1974年的秋天,王生英登上了讲台,从此再没有下来。这艰难而坚定的一步,决定了她把奉献山区教育当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卸甲平是一个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着山,就是隔着河。王生英家在西平,和她执教的东平村之间,就横了一条大河。从家到学校,要走半个小时。拖着一条残腿的王老师,匆匆地赶着山路,摔跤是常有的事。
雨季来了,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小木桥,经不起洪水猛烈而持久的冲击,断了。站在没有了桥的河边,看着湍急的流水,王生英有些着急,学生们还在河对岸的学校里等着她去上课呢。她没有犹豫,脱了鞋,挽起了裤腿。雨还在下,水还很急,河面上缓慢移动的,是一个瘦弱女子一瘸一拐的身影,仿佛随时都有被河水冲走的危险。但是,她没有回头。
当时的王生英是一个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最初只有5元钱,后来是10元、30元,别说补贴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王生英的裁缝手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有亲戚建议她开个裁缝店,收入不知要比当教师高多少倍,她没有动心。
林州的建筑队举世闻名,林州人外出务工大都收益丰厚,因而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美称。1985年,王生英的丈夫王合生在东北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兴冲冲地跟她商量:“咱俩一块儿去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
丈夫的心情,王老师最清楚不过,他是心疼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好。“可我走了,这学生咋办呢?不就是因为前面的老师不干了,我才当上了老师。我咋能也把学生们撇下不管呢?”
劝不动她,丈夫一个人去了东北,还不甘心,又先后给生英来了三封信,让她再考虑考虑。“有啥可考虑的?我不去,我不能再让学生们没有老师。”信,王老师看了,烧了,也哭了,可对理想的选择却没有丝毫的动摇,“我们山里人不光是缺钱,更缺知识和文化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