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3-09-22
展开全部
沿青藏线行走,日月山与倒淌河是必经的重要驿站。这里不仅是青藏高原与内地的分水岭,还是文成公主进藏时所走过的路线。因而,日月山、倒淌河是纵贯青藏高原沿线各地环境中文化含量与历史底蕴最厚重的承载地之一。
五月的西宁已迈进入了春天的门槛,浓浓的新春气息早已弥漫了大地,但作为青藏高原与内地分水岭的日月山,却还笼罩在白雪覆盖的严冬之中。车外寒风呼啸,雪花纷飞,汽车雨刷不停地刮掉飘落在玻璃上的雪花。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和远处起伏重叠的山峦,早已被积雪覆盖,原本返青的大地一片洁白。
日月山——文成公主告别故乡
日月山,距西宁90公里,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
其实,日月山的地貌环境与整个青藏高原相比并不险峻,然而从古到今,这里却因唐朝文成和金成两位公主远嫁吐蕃都途经此地而早已名扬莽莽雪域,千古佳话令所有过往行人都要在此停留并登上此山,去追寻当年文成公主路过时留下的踪影。
踏着积雪沿山路而上,放眼望去,大地无垠,白雪茫茫;虽然天寒地冻,但此时登高望远精神振奋,好似体内热血在加速循环,周身反而感到阵阵热涌。
藏语“日月山”为“多尼玛”或“尼玛达哇”,意为太阳和月亮。其实,“日月山”主要是因文成公主的日月宝镜故事而得名。
据资料记载,南北朝至唐代时,日月山叫做赤岭,是北魏和吐谷浑、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
这里是青海东部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水岭,也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和牧业区的自然分界线,所以日月山又有“草原门户”之称。每年春夏,绿草如茵,牛羊满坡,帐篷点点,景色十分壮观。然而此时展示在我眼前的虽不是漫山遍野的如茵绿草,却是青藏高原最具本质特征的地貌环境——多少有些苍凉的粗犷和壮美。
日月山,不仅古今闻名而且传说众多。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感人的莫过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和传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派特使禄东赞到长安献聘礼求联姻,唐太宗将文成公主相许。公主远嫁,唐太宗准备了各种日用器皿、珠宝饰物、绫罗绸缎及书籍、药物、蚕种、谷种等作为嫁妆,还派乐队、工匠随同去吐蕃。
他们从大唐帝国的京都长安起程,渡过黄河,进入青海,沿湟水西行。过日月山后,松赞干布亲自率兵在扎陵湖南岸安营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礼。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经玉树进入西藏,4月15日抵达今拉萨,受到吐蕃人民隆重欢迎。文成公主远赴西藏联姻,沿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传说和史迹。
相传文成公主来到日月山时,登上山顶举目环顾,不禁心潮起伏愁思万缕,潸然泪下,内心顿生思乡思亲之情,便取出行前皇后送给她的“日月宝镜”。当时皇后曾告诉她,路途中或到吐蕃后,如果想家就拿出来看一看,从镜子里可以看到长安和母亲。文成公主想到这里取出宝镜,果然从镜子里看到了长安和母亲。这使得公主更加伤感,不慎失手将“日月宝镜”摔成了两半。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又变成了神话,这就是古称“赤岭”,为什么后来改称“日月山”的成因。70年后,大唐金成公主又经此处踏上了漫长联姻之路。为巩固唐蕃和好,唐开元年间,唐王朝和吐蕃王国还在日月山顶树立过汉藏和好碑,藏汉两族以日月山为界和睦相处,并把日月山作为茶马互市之地。据史料记载,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与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各族首领纷纷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其他民族。
壁画与传说
来到日月山,除了一睹其独特的地貌环境和接受青藏高原入门的洗礼,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细细品味那些已流传千古,内容丰富并充满了智慧、幽默的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和传说。客观地说,它记录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
日亭,四周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其一,100匹马驹如何从100匹母马中辨认母亲的故事。禄东赞来自雪域草原,这道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后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饥饿的马驹冲出围栏飞速扑向妈妈身旁去吃奶。其二:唐太宗请禄东赞从300名女子中认出文成公主来。聪明的禄东赞事先通过探访了解到,原来公主惯用一种香脂,异香扑鼻,能引蝶召蜂。三日后,当300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齐集在一起,只见2只蜜蜂在其中一女子头顶盘旋,这样公主便被认出来了……
月亭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
日月山神奇的传说,仿佛带着我们穿过历史隧道而进入并沉浸在昔日的时空,愿这美好的故事一直与我们相伴,沿着“唐蕃古道”继续西行。
五月的西宁已迈进入了春天的门槛,浓浓的新春气息早已弥漫了大地,但作为青藏高原与内地分水岭的日月山,却还笼罩在白雪覆盖的严冬之中。车外寒风呼啸,雪花纷飞,汽车雨刷不停地刮掉飘落在玻璃上的雪花。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和远处起伏重叠的山峦,早已被积雪覆盖,原本返青的大地一片洁白。
日月山——文成公主告别故乡
日月山,距西宁90公里,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为海拔3520米。
其实,日月山的地貌环境与整个青藏高原相比并不险峻,然而从古到今,这里却因唐朝文成和金成两位公主远嫁吐蕃都途经此地而早已名扬莽莽雪域,千古佳话令所有过往行人都要在此停留并登上此山,去追寻当年文成公主路过时留下的踪影。
踏着积雪沿山路而上,放眼望去,大地无垠,白雪茫茫;虽然天寒地冻,但此时登高望远精神振奋,好似体内热血在加速循环,周身反而感到阵阵热涌。
藏语“日月山”为“多尼玛”或“尼玛达哇”,意为太阳和月亮。其实,“日月山”主要是因文成公主的日月宝镜故事而得名。
据资料记载,南北朝至唐代时,日月山叫做赤岭,是北魏和吐谷浑、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
这里是青海东部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水岭,也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和牧业区的自然分界线,所以日月山又有“草原门户”之称。每年春夏,绿草如茵,牛羊满坡,帐篷点点,景色十分壮观。然而此时展示在我眼前的虽不是漫山遍野的如茵绿草,却是青藏高原最具本质特征的地貌环境——多少有些苍凉的粗犷和壮美。
日月山,不仅古今闻名而且传说众多。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感人的莫过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和传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派特使禄东赞到长安献聘礼求联姻,唐太宗将文成公主相许。公主远嫁,唐太宗准备了各种日用器皿、珠宝饰物、绫罗绸缎及书籍、药物、蚕种、谷种等作为嫁妆,还派乐队、工匠随同去吐蕃。
他们从大唐帝国的京都长安起程,渡过黄河,进入青海,沿湟水西行。过日月山后,松赞干布亲自率兵在扎陵湖南岸安营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礼。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经玉树进入西藏,4月15日抵达今拉萨,受到吐蕃人民隆重欢迎。文成公主远赴西藏联姻,沿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传说和史迹。
相传文成公主来到日月山时,登上山顶举目环顾,不禁心潮起伏愁思万缕,潸然泪下,内心顿生思乡思亲之情,便取出行前皇后送给她的“日月宝镜”。当时皇后曾告诉她,路途中或到吐蕃后,如果想家就拿出来看一看,从镜子里可以看到长安和母亲。文成公主想到这里取出宝镜,果然从镜子里看到了长安和母亲。这使得公主更加伤感,不慎失手将“日月宝镜”摔成了两半。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又变成了神话,这就是古称“赤岭”,为什么后来改称“日月山”的成因。70年后,大唐金成公主又经此处踏上了漫长联姻之路。为巩固唐蕃和好,唐开元年间,唐王朝和吐蕃王国还在日月山顶树立过汉藏和好碑,藏汉两族以日月山为界和睦相处,并把日月山作为茶马互市之地。据史料记载,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与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各族首领纷纷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其他民族。
壁画与传说
来到日月山,除了一睹其独特的地貌环境和接受青藏高原入门的洗礼,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细细品味那些已流传千古,内容丰富并充满了智慧、幽默的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和传说。客观地说,它记录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
日亭,四周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其一,100匹马驹如何从100匹母马中辨认母亲的故事。禄东赞来自雪域草原,这道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后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饥饿的马驹冲出围栏飞速扑向妈妈身旁去吃奶。其二:唐太宗请禄东赞从300名女子中认出文成公主来。聪明的禄东赞事先通过探访了解到,原来公主惯用一种香脂,异香扑鼻,能引蝶召蜂。三日后,当300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齐集在一起,只见2只蜜蜂在其中一女子头顶盘旋,这样公主便被认出来了……
月亭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
日月山神奇的传说,仿佛带着我们穿过历史隧道而进入并沉浸在昔日的时空,愿这美好的故事一直与我们相伴,沿着“唐蕃古道”继续西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文成公主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不久,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布达拉宫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文成公主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不久,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布达拉宫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