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乡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物我两忘,物我相融。而对亲人、爱人、友人乃至家国的热爱,魂牵梦绕,或壮怀激烈,或晓风残月,直抒胸臆,使美丽旖旎的乡愁,更沁人心田,动人心弦。
悠悠乡愁系于遥远故乡的至爱亲朋,深深思念缘于挚爱的父母妻儿。
思亲是乡愁的根,滋生出茂盛葱茏的情感枝叶,使咏叹搏伏乡愁的诗句,由于增加了人的因素,一枝一叶,一事一物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使得对乡愁的咏叹更直接,更动人,更永恒。
2、鲁迅思乡:
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在我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3、衡运“乡愁诗人”余光中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如是说。母亲从江苏到泉州永春,与余光中的父亲结缘。幼年时余光中曾回到永春洋上村的老家小住半年。
时光流转,在余光中阔别大陆母亲第66年,他的家乡永春余光中文学馆完工。该馆今后将展示永春民俗,排演交响诗剧《乡愁》,打造成集“闻香品茶、游园看戏、赏花练拳”为一体的“乡愁文化”观光和体验园。
作为“无永不开市”的庞大的永春侨眷群体,还有奔走异国他乡的游子们,乡愁不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有了栖身之所。
扩展资料:
《乡愁》基拦携:
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怀念。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
诗歌在语言上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
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惊人之语,在晦涩中求深奥的特点,转而追求恬淡、圆融的美学风格。以简代繁,以淡取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看山看水思乡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鲁迅为何对故乡绍兴又爱又恨?
1,清代纳兰性德。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家乡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全诗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白话文释义: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2,近代余光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轿颤旁眶,沉吟良久。这首诗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3,席慕蓉。
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4,唐代杜甫。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这年九月,安洞培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写下《月夜忆舍弟》这首诗。
全诗原文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文释义: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5,唐代张继。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意境清闭橡远的小诗。
全诗原文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文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纳兰性德思乡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
纳兰性德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逗山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很荒凉、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家乡亲人朋友,纳兰性德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2、席慕容思乡
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3、余光中思昌中乡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中学。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1985年后定居高雄,在台湾中山大学任教,去年退休。
1992年,余光中首次应邀回大陆。虽然不是小时候的故乡,但看到的北京的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还是十分亲切。他真正回故乡是2000年,当时余光中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南京大学,感慨万千。
4、李白思乡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年李白26岁。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
5、周恩来思乡
周恩来思念家乡山迅中,多次说过自己要回家看看。他在西花厅接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时说:
“1946年,我在南京梅园新村时,有一回梦见自己又在文渠里划船,醒来后便想,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一定回去看看,可这些年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有时候工作忙,遇到棘手的事情,难遣的烦恼,紧张得饭都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真想立即回去约几位童年时代的朋友,爬爬鼓楼(即今镇淮楼),放放风筝……”
为此,淮安县领导曾悄悄修缮了他的故居,并拓宽了南门大街等城区主要几条街道,维修了他放过鸽子的镇淮楼、攀登过的文峰塔,还疏浚了他划过小船的文渠。然而,这样的准备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没有回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淮安人传起了周恩来曾在飞机上看过淮安的故事。
周恩来思念家乡,多次说过自己要回家看看。为此,淮安尘档县领导曾悄悄修缮了他的故居,并拓宽了南门大街等城区主要哪兄好几条街道,维修了他放过鸽子的镇淮楼、攀登过的文峰塔,还疏浚了他划过小船的文渠。然而,这样的准备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没有回来。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淮安李铅人传起了周恩来曾在飞机上看过淮安的故事。
sorry,还有吗?
故事的主人公叫高秉涵,他来台时年龄最小,在200多个“菏泽旅台同乡会”里最年轻,担任会长。回家,对于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是天大的事。作为会长,他把帮助同乡完成回家的梦想视为己任。75岁的他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他成为同乡户籍卡上的紧急联络人,弥留之际的同乡们都只有一个请求,让他把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他背负的嘱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从1992年起至今,已经带回大陆57坛骨灰。他将一坛坛白色的骨灰撒向故乡的大地时,就如同完成了一件件天大的任务,“老哥,你叶落归根了,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