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情况
明代中后期在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雇佣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一些大的作坊主即“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设立手工工场——机房,雇佣机工生产(机工是指拥有自由劳动力的城市平民),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即商品货币关系。机工出力,把自己劳动力变成商品,机户出资,付给机工的工资。二是在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包买商雇佣居民。明代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大量的尤墩布(以乌泥泾被为基础而进行改良的细密、柔软的三纱布)分给当地居民编制暑袜,计件付给工资,这样商人与居民之间便形成了雇佣关系。这些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就实质而言,属于商业资本控制生产,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三是广东的冶铁和铁器制造业中,也出现雇佣关系。
缓慢原因 是因为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戳然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原因何在?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不断遭受摧残,要归罪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两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明清两代屡次颁布禁海令,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明神宗派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在工矿业发达地区、广设关卡,处处征税。清朝在全国城镇、交通要道,遍设税局,征税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明政府还建立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由于从事工商业必须承担风险,封建地租、高利贷就有更大吸引力。在明清两代,那些徽商、晋商发财以后,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放高利贷可以安坐获益。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困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2、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3、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4、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
5、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一些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在纺织、制瓷等少数行业出现“机户”。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开设“机房”,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而自己则脱离了劳动,成为早期的资本家。被雇佣的工人称“机工”。他们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巷口,等待雇佣,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过着“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朝不保夕”的生活,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房”就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相比较,机户占有手工业生产资料(织机、机房、原料),拥有资金,靠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为生。封建社会的地主则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从范围来看,只是稀疏地出现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某些地区,如苏州、松江等地。从行业来看,只是出现在纺织、制瓷等少数行业。它只不过像河汉星空中的稀疏星云。从地位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它不过是自然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且在封建制度的残酷压制下,发展行进的极其缓慢。所以还远不能说此时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按正常发展,它会从萌芽状态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树,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可这种进程被帝国主义发动的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没有直接发展、壮大起来。
参考资料: http://www.qinghua.lwedu.sh.cn/FrontSite/GB2312/qinghua1/tjiaoan/18k-1.htm
清朝的发展除了规模,产量,技术和工具有所进步外,主要是长途运输业兴起,出现许多大型商业城市,工商业小城镇也有很大发展.
参考资料: 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最后一章的第四节
两种形式的中国封建社会 以五代为节点,由秦至唐是封建社会的上半期,属于封建农奴式经济剥削制社会,宋至清,是封建社会的下半期,属于封建资本主义式经济剥削制社会。 自秦时起,中国便进入了激烈竞争的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不断,破产的农民不断,失去土地的农民无法生存,只有依附于豪强,充当农奴。在此时期,封建剥削与农奴剥削合一并存,这是股严重的消极的历史倒退势力,有者极其顽固的堕落性。它在晋朝时发展到了极点,隋唐是 其倒退势力的末落期,在此期间释放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五代时期,武夫猖獗,战争迭起,人口大量损亡,土地荒芜,似无所谓因失去土地而破产的农民,故为纯粹的残酷的封建经济剥削制。封建农奴剥削制遭此武力扫荡,彻底归于灭亡。 宋朝时,手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它摆脱了历代对官僚及商业的依附关系,成为独立的经营者。宋朝时劳动工具有了较大改进,人员流动频繁,商品生产量大幅度增加,老式呆板的封建农奴式剥削已不适合现状,中国由此进入了封建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历史的封建农奴阶层从此转化为封建资本主义的佃农及工佣(雇佣工人)阶层矣 。 宋至清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在隋朝时便已产生了,适合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律法制度就是在隋朝制定的。 两种形式的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