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名的由来?
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元代始建顺元城,明永乐年间,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贵州通志》则注明贵山为城北五里,相应的地图亦标注贵山在贵阳城东北外,即茶店北面杨柳井的玉马山。
扩展资料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2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
截至2017年,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3个县: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代管1个县级市:清镇市。有32乡(其中民族乡18个)、45个镇、90个社区,1054个行政村。市政府驻观山湖区市级行政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阳市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
一说由于贵阳气候常年多阴雨,民间有“天无三日晴”的俗语,贵阳是因为“阳贵”得名。另一说则是这里的地名源于贵山,因为山南为阳故名贵阳。
贵阳名源于贵山,贵山又称贵人峰,贵阳虽因贵山之阳得名。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贵州通志》则注明贵山为城北五里,相应的地图亦标注贵山在贵阳城东北外,即茶店北面杨柳井的玉马山。1697年编辑的《新补康熙贵州通志》又记贵山在城北五里。
扩展资料
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东经106°07′至107°17′,北纬26°11′至26°55′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2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6%。
参考资料来源
贵阳名字由来:
1、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
2、由于贵阳气候常年多阴雨,民间有“天无三日晴”的俗语,贵阳是因为“阳贵”得名。
元代始建顺元城,明永乐年间,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30多种少数民族,有山地、河流、峡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楼阁等32种旅游景点。
扩展资料:
贵阳历史
春秋时期,贵阳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
1936年,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1年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阳
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叫贵阳。贵阳”名字最早出现在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郡在贵山之阳故名。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贵阳气候常年多阴雨。
民间有“天无三日晴”的俗语,贵阳是因为“阳贵”得名。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
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
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
扩展资料
1568年(明隆庆二年)6月,明王朝政府将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县)移至今贵阳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存在的。1914年1月,除贵阳府,设贵阳县,这是贵阳作为县名的开始。
1941年7月1日,取消贵阳县,正式成立贵阳市,从此以后,贵阳作为市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位于贵州省中部,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黔西、金沙2县和遵义市播州区。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100米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阳
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版《贵州图经新志》记: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意思是说:县郡位于贵山的南面,所以叫贵阳。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
一说由于贵阳气候常年多阴雨,民间有“天无三日晴”的俗语,贵阳是因为“阳贵”得名。另一说则是这里的地名源于贵山,因为山南为阳故名贵阳。”
扩展资料:
1、贵阳历史沿革: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版《贵州图经新志》记:“郡在贵山之阳,故名贵阳”,“贵山在治城北二里”,“白崖山在贵山之麓”,“白崖山在治城北二里”。《名胜志》载:“城北二里有贵山,蜀道所经,一名贵人峰。”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贵州通志》则注明贵山为城北五里,相应的地图亦标注贵山在贵阳城东北外,即茶店北面杨柳井的玉马山。
1697年编辑的《新补康熙贵州通志》又记贵山在城北五里。《贵阳乡土地理》记载:“凤凰山之南、茶店之北,一锐峰插霄,曰贵山。”《贵阳府志》则曰:“去城十二里,锐峰岌嶪,秀插层宵,相传贵州得名以此。山腹有洞,麓有九十九泉。
2、贵阳建制沿革:
民国三年(1914年),废贵阳府设贵阳县,贵州分为3道,贵阳县属黔中道,为道治;移贵筑县驻扎佐,旋移息烽,改名息烽县。
民国九年(1920年),废黔中道,贵阳县直隶于贵州省长公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别全省为8个行政督察区,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贵阳县直隶于省政府。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另置贵筑县驻花溪,直至解放时未变动。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1月23日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
2006年7月6日,国务院同意贵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南明区市府路迁至观山湖区林城东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