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有所至,爱有所亡。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是谁说的,具体是什么意思啊?... 这句话是谁说的,具体是什么意思啊? 展开
 我来答
民生无小事hY
高粉答主

2019-08-28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6万
展开全部

意思是:用主观的方法去体现爱,其结果适得其反。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原文: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蚉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译文: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用主观的方法去爱马,结果却失去了马,能够不谨慎吗!”

扩展资料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

为了应付艰难的世事,《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

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

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无用”之用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书生818
推荐于2017-09-03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89
采纳率:17%
帮助的人:1211万
展开全部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庄子>>
是指用主观的方法去体现爱心,其结果适得其反。具体出处及详解见下文:
世间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生也学不尽。 用主观的方法去体现爱心,其结果适得其反。
庄子在《人间世》中讲到一则寓言:一个爱马者用竹框装马粪,用大贝壳盛马尿,对马的关心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碰到有蚊虻叮咬马时。他出其不意地扑打,没料到马因此而受惊,咬断勒口,挣脱笼头,毁坏胸带。他本意是爱马,却使马受到伤害,也就是说,结果适得其反。有时,我们出于一种善良愿望,却往往遭遇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我们错了吗?是对方错了吗?或许都没有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这是人和马的故事,如果置换成人和人的故事,就显豁无遗了.
譬如说,我们爱某个人,这个人从心底接受我们的爱吗,他真正能够理解我们对他的善意吗,他能够认同和接受我们爱他的方式吗?如果不能,他就像那匹马不能理解爱马者为其驱蚊灭虻的那份爱心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正是这种当事者无奈的慨叹吧。看来,对爱的认同,需要双方心灵的契合。因此,爱既要考虑对象和条件,也要考虑方式方法,既不要使爱成为一种负担,也不要使爱变成一种伤害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调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其实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19
展开全部
庄子·人间世》中说:“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南怀瑾先生解释这两句话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由的意志,他爱好就是那一点,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爱他,有时候他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
南先生最后总结,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之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某些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犯了人性丛林里的忌讳
《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

  有一位爱马之人,伺候他的马,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他用竹编的篓筐去接马粪,用巨大的海蛤去装马尿。有一天,有一只硕大的吸血蚊虻停在马背上正在吸血。养马人一看,便悄悄地走过去,出其不意地用力一拍,马因受惊咬断口勒毁坏了头上、胸上的络辔。造成这样的过失,恐怕并不是养马人的错,当然也不是马的错。

  爱之深,责之切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历史上,“楚王好细腰,宫娥多饿死”,由于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孩子,因此宫中很多美女为了讨楚王的欢心,拚命地勒腰、节食,最后甚至饿死。应该说,楚王肯定不会想让自己的妃子受这种罪,但把心爱的美女弄成这样的结果,也非他所愿了。

  历史上,受到皇帝宠爱而本身又地位不高的妃子好像很少有好的结果。

  刘邦最爱的戚夫人,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垓下之战时,刘邦命令四面奏楚歌,戚夫人也参与了这件事,足见刘邦对她之重视。

  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生恐戚夫人无人依傍,遭人陷害,于是就想换立太子。但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尔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以助声势。眼见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接下来,吕后指使手下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丢入厕所,称为“人彘”。

  戚夫人之祸,并非由于自身,而是源于刘邦的宠爱太甚,这一点刘邦自己也有所察觉,只是知之太晚,已无力回天,正所谓“爱之太深,祸之亦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19
展开全部
这句话是庄子说的,庄子的话,一般很难懂。简单点说,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意,别人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不一定会领情。两个人都没有错,但好事没做成,却害了两个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19
展开全部
南怀瑾先生在讲解《庄子》时,强调了“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这其实是在讲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他专注在那一点的时候,什么也无法改变。一个人入迷的时候,你要劝他“回头是岸”,难上加难。所以,明知道你为了他,有时候他出 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忘记你是为他着想了。因此人与人之间很难相处,无论夫妻、父母、兄弟还是朋友,总是“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