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对于《论语》中四则问孝的论语做一下赏析!!!

分别是子游,子夏,孟懿子(也可以说是樊迟),孟武伯,由于是主题班会上作总结用的,最好要有哲理些,拜托!!!急!!!... 分别是子游,子夏,孟懿子(也可以说是樊迟),孟武伯,由于是主题班会上作总结用的,最好要有哲理些,拜托!!!急!!! 展开
 我来答
百态百观
推荐于2019-10-03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73
展开全部

一、“孟懿子问孝”。

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孟懿子可能没懂孔子的意思,没答话,总之这对话就结束了。他不答话,孔子后面一肚子话就没法倒出来。所以他要找别的地方倒出来,才能把这话流传出去。“樊迟御”,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跟樊迟聊天。

孔子对樊迟说:“孟孙氏问孝于我,我跟他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樊迟问:“先生此话怎讲呢?”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

孔子这里,主要是指葬礼、祭礼,你若太简略,是不孝。若太过分,则陷父母于不忠不义,也是不孝。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孟孙氏宗主。他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这回答,本来是专针对他的,因为“三家”是大夫级别,当时三家的葬礼祭礼,都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公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就是不孝,也是乱政,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

二、孟武伯问孝。

孟武伯,就是上一条孟懿子的儿子,他也来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说,就是让父母只需要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说能做到自己不要让父母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这个生病,偶尔是免不了的,但也只有你生病的时候,父母为你忧心,其他都不需要。

今天来说,你工作、结婚、买房子都不用父母操心,更不用担心你学坏吸毒什么的,对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时候忧心一下。能做到这一点,你不用为父母做什么,你已经很孝了。

三、子游问孝。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十哲”之一,吴国人。孔子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说有了子游,孔子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

孔子回答说:“今天的孝子,说能食衣住行供养父母,就是孝。那犬马不也一样能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和犬马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孝敬”一词的来历,要有孝,必先有敬,敬在心里,孝在行动。

所以不要光是给父母寄钱就是孝了,要能养,还要能敬。年轻人认为自己比老人懂得多,轻视老人,没有敬心、敬意也是不孝。

四、子夏问孝。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说,最难是脸色!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酒食,先为长者陈设奉上,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

这不算。《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深爱父母的孝子首先要态度温和,态度温和了才会对父母和颜悦色,和颜悦色了就会对父母有真诚的笑容。

所以对父母的脸色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婉容必须源自于内心。面对父母的时候脸上假笑,背过脸去就心里怨恨一下:真麻烦。这是要不得的,这是大不敬,大不孝。

扩展资料:

从“问孝”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孟懿子问孝的时候,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想要在父母膝前尽孝是不可能的,因此孔子主要是从父母去世后应怎么做来谈孝,于是才有了“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回答。且孟懿子作为大夫,却以下犯上,公然攻伐鲁昭公,迫使昭公出逃,这显然已经违背了君臣之礼。

因此,我们有理由可以相信,孔子之所以在孝的问题上独独对孟懿子强调“礼”,很可能是想借此一语双关训诫孟懿子要依礼行事,不可越礼,父子如此,君臣也是如此。不难看出,孔子的因材施教并不仅局限于就事论事的“教”上,有时还可以表达其政治上的立场和观念。

而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相传他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且有诸多不义之行。直至今日仍传有其“食言而肥”的臭名。因此,对于他的问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对孩子除了健康其他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这就是孝。

而孟武伯恰恰相反,他既谥号为“武”,想必生前好勇、好斗,在身体上应该没有什么疾病需要父母过多担心。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德行、名声,他需不需要父母担心呢?这就需要孟武伯好好反省了。

远望着陌生的你
推荐于2019-11-16 · TA获得超过836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9
展开全部

1、孝是“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多重于启发,而非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又会因人而异,基于所问之人品性不同而给出不同的启发。孟懿子作为鲁国的大夫,是“三桓”之一,此人颇有权势,常有越礼的行为。在孟懿子问孝时,孔子只说了“无违”。

2、孝是“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且声色犬马。孔子认为,为人子,有诸多不义之行为,是最大的不孝。人得疾病,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可以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的思想、语言、行为,决不能让父母再忧虑我们疾病以外的事情了。

3、孝是“敬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针对当时社会上将奉养作为孝的主体观念,孔子认为“养亲事亲”虽是孝的必然要求,但那毕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孝的更高层次应该是子女“孝敬”父母,对父母要发自内心的“敬”。

4、孝是诚且愉色奉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回答子夏问孝中孔子再次提出了敬,即要让父母体会到子女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而不仅仅是解决温饱上的问题,是养而有敬的孝。敬于内而形于外,内心诚一、专注、恭敬,外部面容必然和颜悦色,婉言顺承。

扩展资料:

对《论语》“问孝”的体悟

纵观《论语》中的“问孝”,不难发现“孝”在孔子的视野里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概念,因“问孝”对象不同,其回答皆因人而异。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虽然问的都是孝,但各人为孝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别,孔子则做了不同的回答。

孔子道德体系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孝的本义是指子女善事父母,但孔子把它与人生最高原理的“仁”连到一起,使之成为“为仁之本”。

其认为,奉行孝道就是“为仁”的起点,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孝悌,则“犯上作乱”者就少,社会的道德风尚就会好,就会达到“天下归仁”。

参考资料:人民网-孔子说孝法:孝要产生于内在敬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
   御,驾车
  
  
    
   孟懿(音义)子,鲁国的大夫,名何忌。鲁国自鲁文公死了之后,季孙、叔孙、孟孙三大家族势力坐大,称为三桓,鲁国国君的势力反而很小,受制于三桓。这种情况春秋时期很普遍,象晋国,当时有六大家族,到战国时期则发展成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这时有陈氏把持政权,后来也将齐国谋篡到自己手中(陈氏改姓为田氏)。鲁国由三桓执政,即是后面孔子说的“陪臣执国命”,鲁国也因此产生一系列内乱。孟懿子即是孟孙氏,他的父亲是孟僖子,孟僖子临死时对孟懿子说:“孔子是当世圣人,一定要向他学习。”这时孔子才十七岁。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这一章让人想象起来很有故事情节:孟懿子向孔子部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不要违背。”等一会孔子出来,樊迟驾车送老师,孔子就拿这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孟孙刚才向我问孝,我对他说:不要违背。”这时樊迟想了想,估计没明白什么意思,就又问老师:“什么意思呢?”孔子就回答:“长辈活着的时候以礼相待,死后按照礼仪殡葬,祭祀时也遵守礼仪。”这些情节之间还充满玄机,相互都在打哑谜,如果配上表情动作,这就象电影一样,活灵活现了。
  
   这一段看起来是孔子自问自答,孝就是“无违”,“无违”什么呢?“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后人解释的时候也认为孔子说的“无违”就是无论生死都按照礼仪对待长辈,不违背礼仪、礼法。是这个意思吗?好象有些偏颇,因为“以礼”的做法和孔子前面说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并不完全一致。孔子讲孝,提倡孝道,并不是只就如何对待父母长辈而言,在孔子思想中,孝道是协调社会关系、使人敦厚知礼的途径,后来继承孔子道统的、以孝著称的曾子,在所著的《大学》里阐发的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那孔子这里说的“无违”该如何理解呢?
  
   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下鲁国的政权是三桓干政,这种由臣下代替君主的做法是孔子反对的,权力体系的混乱必然导致政令乖违。孟懿子作为孟孙氏的家长,三桓之一,孔子对他讲的“无违”,更多的是作为当政者,要顺从民意,富国安邦,忠于国君,“无违”就是不违背民意,不违背鲁国的利益,换句话说如果你孟懿子在外祸乱国家,而在家里对父母恭敬孝顺,那你的“孝”有什么意思呢?作为鲁国的执政大夫,只顾自己的孝不是太狭隘了吗?
  
   孟懿子有没有明白孔子“无违”的意思呢?估计没有,因为孔子回答之后他没有再说话。孔子接下来就把这个事重复给樊迟听,这我们又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学法,孔子没有成天在家把他的理论著书立说让学生们自己去买书读(孔子倒并不在乎赚稿费了),而是利用日常生活的小事来启发学生,而这里对樊迟讲的话,很象后来禅宗的参话头,把一句话说出来让你悟,悟透了就得到了。可是这个樊迟不是颜渊,也不象子贡,甚至那个傻傻的曾参,我们想如果是子贡,很可能马上又回一句《诗经》了。樊迟不懂,只能又问孔子:“老师说的无违和孝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这时也明白了樊迟不是可以担当大任的人,也就没再解释下去,只说做人应该老实一点本分一点,“以礼行事”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音志),他也来向孔子问什么是孝。是不是孟懿子听孔子说了“无违”没有明白,又让儿子来问一遍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孔子这里回答他说:“以待父母,我们要担心、忧虑父母的疾病。”这个意思和上一章其实是一贯的,鲁国就是你孟孙氏的父母之邦,你能不能真正地关心、思考鲁国百姓的忧苦呢?为国为民才是大孝。如果机械理解孔子的话,父母生病了要担心照顾,那父母身体好了,就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刚才是两位“官人”向孔子问孝,孔子对他们的回答也是针对当政的措施的。接下来两个学生也来问孝,孔子的回答就不太一样,更注重个体的行为了。孔子先对子游说:“现在人们都认为孝就是能养活父母,使他们能安度晚年。人们也养狗养成马,给他们饭吃,人和动物的不同就是人除了吃饭这类生理需求,还希望受尊重,有精神需要,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之心,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看我们很是汗颜了,自己在外工作,每月寄钱回家好象就是孝顺了,其实做父母的更希望子女能在膝前承欢,共享天伦之乐。不过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即便在父母身边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相处,这只能是美好愿望了,但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这是为人子女者应尽之责了。至于父母年迈还不能奉养,那真“为知其可”了。
  这一章和下一章相互配合更好理解。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
   色,态度、脸色
   馔(音赚),饮食、吃饭
  
  
    
   上一章孔子说,对父母如果没有恭敬之心就和养狗养马没有区别,语气已经很严厉了,孔子很少这样说话。这里缓了一缓说,恭敬父母、态度谦和是很难的,因为态度的改变才是内心的真正敬爱。不要以为替长辈做点事,让长辈吃好点就是孝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这是很不够的,孝还是要在恭敬上下功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