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2005年3月8日,《参考消息》第14版整版转载了香港《镜报》文章《西方人心目中的孔圣人--孔子在国外》和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孔子再次周游列国》,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孔子及其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在西方人心目中,孔子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提要:孔子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广博知识和西周初年的繁荣安定及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使他产生了一种崇古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把美好的古代回想作为救治当世的良方。为此,他宣扬维护周礼,维护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仁学”思想体系,而“仁学”的教化特点又使之演化扩展成儒家思想。这些思想使中国人们注重人性和道德修养,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但繁杂的礼规与人的欲望的矛盾,使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矛盾复杂化,从而使得人际、伦理关系复杂化,并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此外,由于统治者的独尊儒术,扼杀了百家争鸣,也使得我们中国人对自然的兴趣低落,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一、“礼”与“周礼”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其生存和享受,这是人性的根本点。为了这个共同的目的,个体的人自动联合成群体,而在这一群体中,人们不得不制定一系列规范来限制约束个体无止境的享受,以保存整个群体的存在和维护群体内各成员的公共利益。荀子也认为,人类社会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发展必须组合在一起,与自然相奋斗,这就产生了“礼”。他还说,“礼”是为了“分享”,是为了避免群体无秩序的争夺,是使群体能存在和延续的规范秩序,以便克制、约束和改造人的自然欲求。正是这个原因,古氏族通过原始礼仪活动,将群体组织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规范进行生产和生活。在中华人民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种种世俗风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着。到了周朝,周公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统治化,扩展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与此同时,他还总结了殷王朝灭亡的教训,提倡孝友、勤劳、教育为主的敬守道德准则,实行井田制,使民有田可耕,他还有赋税,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真可谓西周初年的政治局面达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的“仁政德治”的繁荣安定景象。二、维护周礼孔子的祖先是殷人后代的宋国(国都在今河南商丘)贵族,曾祖父孔防叔 因逃避内乱,举家迁鲁,后来在鲁国陬县(今山东曲阜)定居,到孔子的时候,家境已经没落了。他三岁丧父,少年时“贫且贱”,但他从小聪明好学,记忆力强,在其外公这样一个博学的贵族指导下,他读了诗、书、礼、易、乐、御、射、数等古代文化典籍,积累了不少知识。孔子十六、十七岁时已懂得一些“礼”和“为人处世”,在他17岁时母亲去世时,办起丧失事来,并不慌不乱,我想大概是其母生前再三叮咛孔子学习之故。因为春秋末年想参加贵族政治而取得一席地位的人,都要学习礼法、音乐、射箭、赶车、书写、计算六门学问。由于上述原因就不难理解孔子30岁时就成了鲁国学问渊博的学者,从上可见,孔子出身贵族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礼”的熏陶,但家庭的破落,从小贫贱,在独自谋生中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冷落,这样孔子既有条件了解君臣上下的伦理关系和治国治民的方略,又有条件了解庶民的疾苦生活,这也就为他接受周公仁政德政思想创造了条件。对古典文化的知识,使孔子很是仰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治,在他看来,那个世界是无掠夺无剥削,劳动者友爱互助、互利的乐园世界。而他所在的春秋时代尽管农业生产较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当发达,但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政治兼并,战乱频繁。春秋时代不过242年,列国间最大的战争却有200多次,战争规模也更大,而且还有子杀父,君杀臣,兄弟相残。这种动乱的,礼崩乐坏的社会,更加强了孔子的崇古思想,并由此产生了一种追求理想社会的强烈渴望,他理想的社会是: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政治清明,社会公道。在他看来,要达到这种和平幸福的社会,就得仿效古帝王之道,就得维护周礼,需要以“古圣人之道”来作为判断是非曲直、善恶、真伪的尺度,从古帝王那里寻求人类的幸福。他主张模仿周公的敬德保民、礼治任贤的仁政德治,主张以尧舜时代的“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周公时代的“小康”作为近期目标。这就是孔子常常梦见周公的原因。三、维护宗法人们为了生存,享受的目的,也就产生了自私的观念,即就是说,自私也是人的本性。在原始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下,人们主要是谋求生存为主,因而,他们组合成的群体并不需要多大规模,大约仅几十个人随机组合在一起,共同制造使用生产工具,集体打猪,共同采集,共享食物,这就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原始群”。其特点是:原始群内成员间有了密切的利益关系。随着生产发展,在物质较为充裕时,原始群中的人们就有了条件远游他方,其结果是原始群内的成员四处分散了。然而,他们被血缘亲族的纽带连结着。大约在五万年以前,中华祖先就由原始群时期过渡到了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制的发展,更加强了血缘的纽带联系。宗法正是夏代及其以前的氏族社会制度,后来在殷代奴隶制社会之中成为王位继承的根据。在周代,那宗法遗制就沉淀下来,并成了巩固封建社会的制度之一。宗法制度下的小农生产模式,把人们的活动局限在一个封闭性,保守性和依从性极强的实践范围内,这就为“三纲五常”的政治伦理提供了条件。在春秋时代早就确定了君权、父权、夫权,但并不象孔子特别提倡礼教后那样尊严,那么孔子为何如此强烈地维护此礼教?前面已说过春秋时代的社会动乱,礼崩乐坏,必然使社会到处充满恐怖,这与孔子理想的和平安乐社会相违背,故孔子就依助宗法观念,宣扬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三权一体的礼教,他主张,凡为君者都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臣要符合臣道,父要符合父道,子要符合子道(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从上可见,维护宗法实际上是进一步维护周礼,而礼教实际上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四、仁学的形成和传播孔子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概括终于认识到要维护周礼、维护宗法,人们之间首先要讲仁爱(“仁者爱仁”),“仁”这个字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把它作为思想系统的中心,孔子确为第一人。我认为孔子“仁”的思想体系来自于维护周礼。因为孔子的“仁”的内容都是与“礼”相关联的。在《礼记·衰公问》中孔子说:“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现在让我们再看看“仁”的内容:孝、悌、忠、恕。这就是说对长辈要讲“孝”,对平辈或下辈要讲“悌”(友爱),对上级要“忠”,对同级或下级要“恕”(宽容)。而且,他还指出“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克已复礼”也为“仁”的内容。而“三纲”礼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仁”学思想。后来“仁”的这些思想,就逐渐形成了衡量人们言行的道德观念: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不过,我认为道德观念中的这个“礼”仅是狭义上的“礼”,而不能与维护周礼中的“礼”相混淆。孔子的“仁”学思想到了汉代,董仲舒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不过,我想应注意的是这里的“仁”与孔子“仁学”中的“仁”是有区别的,或许还是狭义和广义之分吧。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礼、仁、德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我想首先它们之间有一层递进关系。在“礼”的基础上形成“仁”,在“仁”的基础上形成“德”。而它们的区别在于“礼”是强制被动性的,而“仁”则是自觉主动的,道德则是“仁”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了“仁”的这些主张,那么怎么去传播它,即通过什么途径才能使它去影响社会?我认为孔子是从三个方面去实施的。(一)以身作则,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为人们修身养性作出表率。孔子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以礼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他关心爱护自己的弟子,也同情人们的疾苦。他完全凭自己的道德品格和学问赢得了弟子和人们的崇敬和爱戴。他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决不同封建贵族当权者同流合污去取得一官半职,享受荣华富贵。(二)希望通过“求仕”的途径,行仁政之道,达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孔子20多岁就当了“乘田”(管牛羊的小官)和“委吏”(管仓库的小官),尽管牛羊管得肥壮,仓库账目也记得清清楚楚,但几年之后,他被排挤了出来。看来,求仕不是他的优势,他只好聚徒讲学,把仁的思想传教于学生。因材施教的结果,使他有了很大的教育成绩。学生遍及四方,个个都很有出息,因此,孔子的声誉也越来越高,50岁(公元前501年)被任命“中都宰”(中都县长),据说,他出任县长时,定了几条“养生送死”的制度,“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孔子家语》)。这就是孔子“仁”学思想在为政中的实践。他任县长不过一年工夫,中都县周围各地都来效法中都的做法。就这样,孔子第二年就被提升为鲁国中央政权的小司空(相当于现在专署的工程管理局的助理局长),后又当了三年大司寇(相当于现在专署的公安司法局长)。五十五岁时,他代理宰相职务。后因鲁国国君昏庸无能,他辞职离开鲁国,带着他的学生花了十四年时间(公元前497-484)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宋、卫、陈、曹、郑、蔡、齐、楚等国。他同弟子长途跋涉,历尽了艰辛,为的就是传播“仁”的思想和“求仕”以施仁政之道。(三)孔子把不倦地讲学,作为传播“仁学”的主要途径。孔子在“求仕”不顺利的情况下,认识到把“仁学”思想传 播学生,学生又在社会中去传播和实践它,这是很重要的途径。故他首先兴起私人办学风气,据说他先后招收弟子3000人,其中学习好有成就的有72人。他花去了许多心思和精力摸索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而且,这些东西至今也值得我们借鉴,他通过讲述古代历史、文献典籍,以“礼”熏陶弟子,灌输仁政礼治的政治思想,甚至还告诉弟子们如何主持典礼,接待宾客等。可见,他之所以成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与他的“仁学”思想分不开的。五“仁学”与儒教孔子传播“仁学”主要是通过教学的途径,而且,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仁学”思想的,这就使得他的“仁学”思想具有了重教化的特点。孔子的思想一方面是通过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于《论语》一书中流传于后世,另一方面是在现实中被人们付诸实践而成为习俗流传后世。而与孔子近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期多德等,他们虽也办学,但他们重思辨,他们是通过自身的著书立传,把自己的思想传流后世的。我想这种情形是容易理解的,孔子是注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要协调世界上最高级动物——人内部的关系,教化是必不可少的;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他们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类间差别很大,人与自然不能象人与人那样直接对话的情况下,重思辨当然是非常必要的。孔子“仁学”的教化特点,在我们中国流传了“善说教”的风气,而那些后起的圣贤们以教化的方式不断演化,扩展“仁学”,从而形成了庞杂的儒学思想体系。我想正是由于它的教化特点,有人(尤其西方人)叫它儒教。我们知道西方人大都信奉基督教,他们为解脱各种痛苦,总是到教堂去得到安慰。在他们看来宗教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如同衣食往行一样不可缺少。而我们中国人很少有信仰宗教的,这就使西方人大惑不解。不过,当他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人们的心性时,他们发现千百年来维持中国人民精神安宁和稳定的,就是儒学思想,它实际上起了西方宗教的作用,故西方人把儒学叫为儒教。六、儒学中的一对主要矛盾——“重仁”与“重君”“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不过,孔子并没有也没能明确地下一个定义,而且,“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的东西,给后世认识和发展仁学思想带来了许多麻烦,这里就举出其中的一对主要的对后世影响大的矛盾——“重仁”与“重君”,即就是“轻君重仁”和“忠君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