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通过争霸战争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人是谁?
展开全部
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齐国的齐桓公。
春秋初期,由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褒姒一笑,导致犬戎入寇,结果都城镐京被犬戎攻陷,人民被杀戮,褒姒被犬戎掳走,周幽王用生命做代价为这荒唐的一切买了单。幸亏当时的郑国、卫国、秦国等国家还有一点忠心,率兵勤王,将犬戎打败。
周平王被拥戴为王,看见镐京已经残破,犬戎又识得了中国之路,再在这里呆着恐怕不安全,就迁都到了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周天子的直接管理领地丧失了,变得只剩下洛邑这一个城市大的规模。周朝使用的政治制度和日本江户时代的幕府一样,天子管理分封诸侯,诸侯们各有一块领地,自行征兵、征收赋税、自行制定法律;天子也有一块领地,也自行征兵、征收赋税、自行制定法律;天子和诸侯之间靠天子的实力大于诸侯来稳定,诸侯的接班需要天子下个委任状(诏谕)作为正式的身份证明。幕府的大将军也是这样,各藩主要想接班必须得到大将军的正式任命,因为大将军的领地最大,所以藩主们服从大将军。西周时期,周天子的领地最大,军队最多,所以诸侯们不敢不服从。
可是西周被犬戎这样的野蛮民族打了个狗吃屎,天子的实力像诺基亚和黑莓一样一下子缩水了,造就了东周初期的混乱局面:
1、诸侯们看见天子的实力没有了,开始肆无忌惮的扩张。
因为周天子的实力从天子变成了市长,而且当时洛邑是一个新建的小城市,就是现在洛阳的王城公园那么大,实际上成为了园长。收不上什么税,也没有什么贵族当兵,当时周天子的直系贵族都被犬戎杀死了,而西周和春秋前期,军队主要都是贵族当兵,走的是精兵路线,平民是没有资格当兵的。这点和日本古代也非常像,军队都是贵族或武士,最差也是下级武士,平民是不能当兵的。诸侯们一夜之间发现,天子没有什么实际的能力来管理他们了。人类社会的野心是与生俱来的动物的占有欲望形成的,一旦没有管束,占有欲望立刻就会爆发出来。
诸侯们一次次地挑衅天子的威严,最狠的一次郑国竟然射伤了天子,天子威严扫地,再没有什么国家真正的尊敬天子了,天子也只靠给各国诸侯接班颁发委任状来获得一点报酬。
2、各边境的外族纷纷入侵。
古代周朝的地域很小,北方在山西、河北一带就到了周的国境,南方到了湖北、江苏也到了国境。周人将边境的外族称为“北狄、西戎、东夷、南蛮”,楚国也属于南蛮的一族,北方有大量的各种戎狄民族,南方、东方也有大量的各种夷族、蛮族。这些民族看见中原天子竟然被犬戎杀死了,也纷纷产生了入主中原、大肆劫掠的念头。操着各种语言、梳着各种发型的外族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原活动。其中,北狄曾经攻下过中原的大国——卫国,杀死了卫国国王,将卫国夷为平地。中原一带的诸侯们因为小国家分封太多而导致实力弱小,在外族接二连三的入侵中没有能力抵抗。
概况的说,东周早期可以说用“外忧内患”来形容,外有各种外族入侵,内有诸侯们的内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灾难之中。
这是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齐桓公。由于齐国的背靠黄海,有鱼盐之利,相对富庶一些。再加上齐桓公发现了管仲这样更加伟大的人物,齐国终于崛起了。齐桓公能成为霸主,管仲起到了非常巨大而且可以说关键的作用。管仲可以说是一位大改革家,他做出了下列改革:
1、将国家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
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制度,一直到现在,人类还是这么来管理。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2、首先引入了贸易集散的概念。
在齐国首都临淄设立商馆,汇集各地的商人在这里常驻,进行商品贸易,国家征收税收来提高国家收入。顺便说一句,为了保证商人们不想家不寂寞,管仲还发明的妓女这种职业,过去称为“女闾”,即女医生,来给寂寞的商人们治病,商人当然是要花点诊金的。
3、首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正规军队。
当时的中国,军队都是贵族当兵,前面说过。贵族的数量肯定是不多的,要想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有足够的军队。于是,管仲开创了中国的募兵制度,招募了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称为常备军。通过招募农民,仍军队以同乡、邻里为纽带,提高战斗力。当时齐国的军队人数达到三万,已经是很恐怖的数字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很多大的合战人数不过数万。中国在春秋时期就能一次作战达到数万人。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
这样,齐国有钱有兵了,就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当时的中国充斥了各种外族,齐国首先帮助燕国战败了山戎,让燕国继续存活几百年直到被秦始皇灭亡,如果不是齐国,燕国早就被山戎灭亡了。其次,齐国又打败了狄人,帮助邢国、卫国重新建立了国家。这样齐国的威名传遍了中原,外族们和中国的诸侯们都知道中国出了个特别猛的猛人叫姜小白(齐桓公的名字),特仗义、特侠气,专帮中国人打外族,而且还不收好处费,简直就是人们心中身穿金色盔甲、脚踏五色祥云的齐天大圣。
威慑了北方的外族后,开始对付南方的楚国。楚国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周天子,可是楚人还属于南蛮一族,而且楚人剽悍难驯,国土广大,有着强大的战斗力。齐国也不敢说能消灭楚国,于是,齐国在齐楚边境进行了一场实力展示为主的战争,楚国见齐国纠集了很多中原国家,没打就服软了,同意了继续尊重天子,继续给天子上供微不足道的一种茅草。
不战而胜楚国后,中国就没有任何势力敢于向齐国挑战了。齐国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必须先尊重天子,当然是口头的,然后是打外族。天子一看,原来这么侠肝义胆啊,为了拉拢齐国,天子赐予了齐国很多荣誉,包括可以使用某种颜色的车辆、赐予齐桓公“谁不服,你可以随便打”的权力。
这样,齐桓公就具备了名正言顺的打人的权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春秋初期,由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褒姒一笑,导致犬戎入寇,结果都城镐京被犬戎攻陷,人民被杀戮,褒姒被犬戎掳走,周幽王用生命做代价为这荒唐的一切买了单。幸亏当时的郑国、卫国、秦国等国家还有一点忠心,率兵勤王,将犬戎打败。
周平王被拥戴为王,看见镐京已经残破,犬戎又识得了中国之路,再在这里呆着恐怕不安全,就迁都到了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周天子的直接管理领地丧失了,变得只剩下洛邑这一个城市大的规模。周朝使用的政治制度和日本江户时代的幕府一样,天子管理分封诸侯,诸侯们各有一块领地,自行征兵、征收赋税、自行制定法律;天子也有一块领地,也自行征兵、征收赋税、自行制定法律;天子和诸侯之间靠天子的实力大于诸侯来稳定,诸侯的接班需要天子下个委任状(诏谕)作为正式的身份证明。幕府的大将军也是这样,各藩主要想接班必须得到大将军的正式任命,因为大将军的领地最大,所以藩主们服从大将军。西周时期,周天子的领地最大,军队最多,所以诸侯们不敢不服从。
可是西周被犬戎这样的野蛮民族打了个狗吃屎,天子的实力像诺基亚和黑莓一样一下子缩水了,造就了东周初期的混乱局面:
1、诸侯们看见天子的实力没有了,开始肆无忌惮的扩张。
因为周天子的实力从天子变成了市长,而且当时洛邑是一个新建的小城市,就是现在洛阳的王城公园那么大,实际上成为了园长。收不上什么税,也没有什么贵族当兵,当时周天子的直系贵族都被犬戎杀死了,而西周和春秋前期,军队主要都是贵族当兵,走的是精兵路线,平民是没有资格当兵的。这点和日本古代也非常像,军队都是贵族或武士,最差也是下级武士,平民是不能当兵的。诸侯们一夜之间发现,天子没有什么实际的能力来管理他们了。人类社会的野心是与生俱来的动物的占有欲望形成的,一旦没有管束,占有欲望立刻就会爆发出来。
诸侯们一次次地挑衅天子的威严,最狠的一次郑国竟然射伤了天子,天子威严扫地,再没有什么国家真正的尊敬天子了,天子也只靠给各国诸侯接班颁发委任状来获得一点报酬。
2、各边境的外族纷纷入侵。
古代周朝的地域很小,北方在山西、河北一带就到了周的国境,南方到了湖北、江苏也到了国境。周人将边境的外族称为“北狄、西戎、东夷、南蛮”,楚国也属于南蛮的一族,北方有大量的各种戎狄民族,南方、东方也有大量的各种夷族、蛮族。这些民族看见中原天子竟然被犬戎杀死了,也纷纷产生了入主中原、大肆劫掠的念头。操着各种语言、梳着各种发型的外族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原活动。其中,北狄曾经攻下过中原的大国——卫国,杀死了卫国国王,将卫国夷为平地。中原一带的诸侯们因为小国家分封太多而导致实力弱小,在外族接二连三的入侵中没有能力抵抗。
概况的说,东周早期可以说用“外忧内患”来形容,外有各种外族入侵,内有诸侯们的内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灾难之中。
这是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齐桓公。由于齐国的背靠黄海,有鱼盐之利,相对富庶一些。再加上齐桓公发现了管仲这样更加伟大的人物,齐国终于崛起了。齐桓公能成为霸主,管仲起到了非常巨大而且可以说关键的作用。管仲可以说是一位大改革家,他做出了下列改革:
1、将国家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分级管理。
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制度,一直到现在,人类还是这么来管理。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属大夫把属内情况向齐桓公汇报,督察其功过。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2、首先引入了贸易集散的概念。
在齐国首都临淄设立商馆,汇集各地的商人在这里常驻,进行商品贸易,国家征收税收来提高国家收入。顺便说一句,为了保证商人们不想家不寂寞,管仲还发明的妓女这种职业,过去称为“女闾”,即女医生,来给寂寞的商人们治病,商人当然是要花点诊金的。
3、首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正规军队。
当时的中国,军队都是贵族当兵,前面说过。贵族的数量肯定是不多的,要想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有足够的军队。于是,管仲开创了中国的募兵制度,招募了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称为常备军。通过招募农民,仍军队以同乡、邻里为纽带,提高战斗力。当时齐国的军队人数达到三万,已经是很恐怖的数字了。日本的战国时代,很多大的合战人数不过数万。中国在春秋时期就能一次作战达到数万人。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戍,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于三人就是元帅。
这样,齐国有钱有兵了,就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当时的中国充斥了各种外族,齐国首先帮助燕国战败了山戎,让燕国继续存活几百年直到被秦始皇灭亡,如果不是齐国,燕国早就被山戎灭亡了。其次,齐国又打败了狄人,帮助邢国、卫国重新建立了国家。这样齐国的威名传遍了中原,外族们和中国的诸侯们都知道中国出了个特别猛的猛人叫姜小白(齐桓公的名字),特仗义、特侠气,专帮中国人打外族,而且还不收好处费,简直就是人们心中身穿金色盔甲、脚踏五色祥云的齐天大圣。
威慑了北方的外族后,开始对付南方的楚国。楚国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周天子,可是楚人还属于南蛮一族,而且楚人剽悍难驯,国土广大,有着强大的战斗力。齐国也不敢说能消灭楚国,于是,齐国在齐楚边境进行了一场实力展示为主的战争,楚国见齐国纠集了很多中原国家,没打就服软了,同意了继续尊重天子,继续给天子上供微不足道的一种茅草。
不战而胜楚国后,中国就没有任何势力敢于向齐国挑战了。齐国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必须先尊重天子,当然是口头的,然后是打外族。天子一看,原来这么侠肝义胆啊,为了拉拢齐国,天子赐予了齐国很多荣誉,包括可以使用某种颜色的车辆、赐予齐桓公“谁不服,你可以随便打”的权力。
这样,齐桓公就具备了名正言顺的打人的权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展开全部
齐桓公
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地处黄河下游,土质 肥沃,靠山临海,有渔盐之利,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 齐国国君的始祖叫姜尚,因其祖先曾封于吕,故又叫吕 尚。姜尚即人们常说的姜太公,曾为周王朝立下很大 功劳,被封于齐。 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小白的 哥哥。襄公当政(公元前697年- 686年)时,荒淫无 道,政治腐败。他因与其妹私通而杀了鲁桓公;耗费 大量民脂民膏兴修宫殿,供其享受;整天狩猎游玩, 不理国政3下级官吏和广大士兵都不免冻饿,人民的 生活则更加困苦。他又赏罚不明,随意诛杀臣下,搞 得人人自危。连他的亲兄弟也因害怕被杀,而逃往国 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辅佐,逃到鲁国;小白这时 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到了莒(今山东莒县)。 齐襄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秋,襄公令大夫连称和管至父率兵戍守葵丘(今山东淄博西)。临行前约好,今年瓜熟时去,明年瓜熟时替回。可是一年过去了,齐襄公却不发兵替换。连称、管至父几次请求代换,都遭拒绝。于是连,管二人便利用戍卒的不满情绪,联合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发动兵变,打回临淄,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立为齐君。次年,公孙无知又在雍林被人杀死。 齐国丧君,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 国正卿高俣‘x’西,自幼与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 人去莒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 子纠回国为君,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 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双方相遇,小白 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 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乘一辆轻便小车,昼 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 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六天后才赶到。这时 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山引缶淄西),大 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 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任贤改革 齐桓公做了国君,心记一箭之仇,常想杀死管仲。 当发兵攻鲁之时,鲍叔牙对桓公说;“您要想管理好 齐国吗?有高候和我就够了。您如想称霸,则非有管 仲不可!”桓公胸怀大度,放弃前嫌,当即接受了鲍叔 牙的意见,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厚礼相待,委 以重任。 由于桓公求贤若渴,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象管仲、鲍叔牙、高候、隰(xT席)朋一类的杰出人物。特别是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 “国”,即都邑。“鄙”,就是乡村。“参其国”就是把都邑划为二十一乡,分工乡、商乡和士乡三个部分居住,其中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十五个。“伍其鄙”,就是按照轨,邑,乡、县、属的组织把乡村居民编制起来,设置官吏,加强控制。目的是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即在内政改革的基础上,实现寓兵于农,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居民既是民众,又是兵士,既要从事各自的职业,又要于春秋二季进行军事训练。官吏们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统领;既管行政,又管军事。这样就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桓公和管仲针对春秋以来井田制破坏,私田兴起,国家赋税收入日益减少的情况,改革旧的赋税制度,实行“相地而衰(cui崔),征”的办法。即在广大农村对土地进行普查,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数量,规定应交纳贡赋的多少。同时,还提倡即山铸钱、煮海为盐,鼓励发展盐铁业。此外,又设“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人民的需要,来集散货物,以调剂物价的贵贱,达到通货积财,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桓公和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 实力雄厚,在诸侯林立的春秋福年的政治舞台上担任 了主要角色。 春秋首霸 春秋福年,周天子威信大不如前,再也不能号令 诸侯了。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劳力、掠夺财富和兼并 土地,都企图做天下霸主,迫使所有诸侯国俯首纳贡。 这样,大国争霸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历史的日 程。 齐桓公在国力强盛之后,便在诸侯之间积极展开 了争霸活动。公元前684年,首先起兵进攻西南方的 鲁国,鲁军在长勺(shao韶,今山东莱芜北)应战。鲁庄公采纳曹刿(gui贵)的建议,等齐军气衰之后,进行反击, 大败齐师,使其争霸受挫。但此后,桓公接连三次出兵 伐鲁,都取得了胜利,夺取了鲁国不少土地。公元前 681年,齐桓公召鲁庄公在柯(今山东阿城附近)举行会 盟,并按约归还了鲁国的失地,使桓公在诸侯中赢得 了很大声誉。在短期内,齐桓公还接连征服了郯(tan 谈, 今山东郯城西北)、 遂(今山东肥城南)、莒、徐 (今江苏泗洪东南)、莱(今山东黄县东南)等国,据说臣服于齐的小国达三十一个。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等在鄄(juan绢,今山东鄄城北)会盟,诸侯们共推齐桓公为霸主,齐国开始称霸。 春秋以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山戎和狄族的势力强大起来,并经常骚扰燕、邢、卫等国。齐桓公在 “尊王攘夷”的口号下,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为邢国和卫国筑起了新的城邑,使“邢迁如旧,卫国忘亡”,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齐桓公争得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后,进而向南发 展势力,要使南方的楚国也承认齐国的霸权。公元前 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 等八个诸侯国联军,首先讨伐依附楚的蔡国,蔡人望 风溃逃。于是乘胜向楚国进军。楚成王见齐军来势甚 猛,一面亲率大军迎战,一面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 齐桓公见楚方无隙可乘,便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与楚 订立盟约,使楚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此后,齐桓公 几次大会诸侯,还有一次拥立周襄王,尊崇周天子的 活动。公元前651年,葵丘之会,周天子也派人参加 了,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 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继死去。桓公任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阿谀谄媚之臣执政,政治渐渐腐败。公元前643年,威武一世的齐桓公病死。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君位互相攻击,无暇顾及桓公丧事,致使齐桓公尸体存放了六十七天,腐烂生了蛆。从此,齐国的霸业也骤然衰落了。 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劳动人民对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地处黄河下游,土质 肥沃,靠山临海,有渔盐之利,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 齐国国君的始祖叫姜尚,因其祖先曾封于吕,故又叫吕 尚。姜尚即人们常说的姜太公,曾为周王朝立下很大 功劳,被封于齐。 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小白的 哥哥。襄公当政(公元前697年- 686年)时,荒淫无 道,政治腐败。他因与其妹私通而杀了鲁桓公;耗费 大量民脂民膏兴修宫殿,供其享受;整天狩猎游玩, 不理国政3下级官吏和广大士兵都不免冻饿,人民的 生活则更加困苦。他又赏罚不明,随意诛杀臣下,搞 得人人自危。连他的亲兄弟也因害怕被杀,而逃往国 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辅佐,逃到鲁国;小白这时 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到了莒(今山东莒县)。 齐襄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秋,襄公令大夫连称和管至父率兵戍守葵丘(今山东淄博西)。临行前约好,今年瓜熟时去,明年瓜熟时替回。可是一年过去了,齐襄公却不发兵替换。连称、管至父几次请求代换,都遭拒绝。于是连,管二人便利用戍卒的不满情绪,联合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发动兵变,打回临淄,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立为齐君。次年,公孙无知又在雍林被人杀死。 齐国丧君,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 国正卿高俣‘x’西,自幼与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 人去莒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 子纠回国为君,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 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双方相遇,小白 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 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乘一辆轻便小车,昼 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 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六天后才赶到。这时 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山引缶淄西),大 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 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任贤改革 齐桓公做了国君,心记一箭之仇,常想杀死管仲。 当发兵攻鲁之时,鲍叔牙对桓公说;“您要想管理好 齐国吗?有高候和我就够了。您如想称霸,则非有管 仲不可!”桓公胸怀大度,放弃前嫌,当即接受了鲍叔 牙的意见,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厚礼相待,委 以重任。 由于桓公求贤若渴,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象管仲、鲍叔牙、高候、隰(xT席)朋一类的杰出人物。特别是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 “国”,即都邑。“鄙”,就是乡村。“参其国”就是把都邑划为二十一乡,分工乡、商乡和士乡三个部分居住,其中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十五个。“伍其鄙”,就是按照轨,邑,乡、县、属的组织把乡村居民编制起来,设置官吏,加强控制。目的是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即在内政改革的基础上,实现寓兵于农,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居民既是民众,又是兵士,既要从事各自的职业,又要于春秋二季进行军事训练。官吏们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统领;既管行政,又管军事。这样就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桓公和管仲针对春秋以来井田制破坏,私田兴起,国家赋税收入日益减少的情况,改革旧的赋税制度,实行“相地而衰(cui崔),征”的办法。即在广大农村对土地进行普查,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数量,规定应交纳贡赋的多少。同时,还提倡即山铸钱、煮海为盐,鼓励发展盐铁业。此外,又设“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人民的需要,来集散货物,以调剂物价的贵贱,达到通货积财,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桓公和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 实力雄厚,在诸侯林立的春秋福年的政治舞台上担任 了主要角色。 春秋首霸 春秋福年,周天子威信大不如前,再也不能号令 诸侯了。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劳力、掠夺财富和兼并 土地,都企图做天下霸主,迫使所有诸侯国俯首纳贡。 这样,大国争霸的斗争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历史的日 程。 齐桓公在国力强盛之后,便在诸侯之间积极展开 了争霸活动。公元前684年,首先起兵进攻西南方的 鲁国,鲁军在长勺(shao韶,今山东莱芜北)应战。鲁庄公采纳曹刿(gui贵)的建议,等齐军气衰之后,进行反击, 大败齐师,使其争霸受挫。但此后,桓公接连三次出兵 伐鲁,都取得了胜利,夺取了鲁国不少土地。公元前 681年,齐桓公召鲁庄公在柯(今山东阿城附近)举行会 盟,并按约归还了鲁国的失地,使桓公在诸侯中赢得 了很大声誉。在短期内,齐桓公还接连征服了郯(tan 谈, 今山东郯城西北)、 遂(今山东肥城南)、莒、徐 (今江苏泗洪东南)、莱(今山东黄县东南)等国,据说臣服于齐的小国达三十一个。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等在鄄(juan绢,今山东鄄城北)会盟,诸侯们共推齐桓公为霸主,齐国开始称霸。 春秋以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山戎和狄族的势力强大起来,并经常骚扰燕、邢、卫等国。齐桓公在 “尊王攘夷”的口号下,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为邢国和卫国筑起了新的城邑,使“邢迁如旧,卫国忘亡”,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齐桓公争得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后,进而向南发 展势力,要使南方的楚国也承认齐国的霸权。公元前 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 等八个诸侯国联军,首先讨伐依附楚的蔡国,蔡人望 风溃逃。于是乘胜向楚国进军。楚成王见齐军来势甚 猛,一面亲率大军迎战,一面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 齐桓公见楚方无隙可乘,便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与楚 订立盟约,使楚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此后,齐桓公 几次大会诸侯,还有一次拥立周襄王,尊崇周天子的 活动。公元前651年,葵丘之会,周天子也派人参加 了,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 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继死去。桓公任用易牙、开方、竖刁三个阿谀谄媚之臣执政,政治渐渐腐败。公元前643年,威武一世的齐桓公病死。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君位互相攻击,无暇顾及桓公丧事,致使齐桓公尸体存放了六十七天,腐烂生了蛆。从此,齐国的霸业也骤然衰落了。 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劳动人民对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秋时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提高威望而当上霸主.
“尊王攘夷”
尊:尊崇。攘,排斥、抵御。
1.“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
2.“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尊王攘夷”
尊:尊崇。攘,排斥、抵御。
1.“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
2.“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第一个取得霸主地位的是郑庄公,BC707年在繻葛之役(今河南长葛北)中,以鱼丽之阵大败周桓王统帅的周、陈、蔡、虢、卫联军。史称“庄公小霸”。
2、如果是在正统的春秋五霸中选,则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九合诸侯,史称“春秋首霸”。
2、如果是在正统的春秋五霸中选,则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九合诸侯,史称“春秋首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23
展开全部
啥玩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