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这首诗出自哪里,根据什么得来的

听朋友说,这是位大师说的,好像是根据另一位大师的四句话得出来的... 听朋友说,这是位大师说的,好像是根据另一位大师的四句话得出来的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0-27
展开全部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你执著它做什么?你执著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著些什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匿名用户
2013-10-27
展开全部
对于苦难根源的不同看法,必然导致救赎和解脱方法的差异。基督教认为苦难的根源来自于原罪,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作为上帝的子民就只能是向上帝祷告,坚定地仰望上帝的救赎。佛教把欲望当作一切苦难的根源,佛法虽然有四万八千门,归根结底却是为了觉悟,为了超越欲望的束缚,因此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性欲望,佛教三宝: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觉悟成佛。佛学中有般若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是般若学的经典,而所谓般若,即是菩提智慧,波罗蜜即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即是要靠智慧抵达彼岸世界。如六祖《坛经》云:“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而《金刚经》开篇就提出关于心的最根本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佛对此毫不回避:“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当然,“心”的含义很广,但主要所指的即是人的意识和欲望。所谓“五毒”贪嗔痴慢疑即是,而贪为五毒之首。又如《心经》谈色空,虽然说得十分抽象,却都是在围绕一个“心”做文章。其“五蕴皆空”、“心无挂碍”,不过是为了让人明白“心外无物”,从而达致静心息欲、圆融无碍的目的。因此,修行即修心。六祖所谓“心动”即是此意。六祖慧能开创禅宗一派,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宗教家们对此自然有成熟的解释:“所谓明心,就是明白烦恼未生以前的那个心,烦恼是后来有,有无明便有烦恼,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始劫以来的烦恼迷了心,烦恼本来无,本来无烦恼的心是如何?……生死未生以前本来是无生死,无生死的本来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涅般心、真如心、佛心,我们以这个无生死的涅乐心修行,直至成佛。”(一行禅师:《一行禅师文集》,《佛之心法》(上),明洁、明尧译,P14,虚云印经功德藏;)这也就是六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27
展开全部
达摩是西天二十八祖,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达摩泛海东渡到达广州,被梁武帝遣使迎至建业(今南京)。
梁武帝问:我继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有什么功德?
达摩说:没什么功德。
梁武帝问:怎么能说没有功德呢。
达摩说:这是小天因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非有实。
梁武帝便问: 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达摩说:真正的功德是静智妙圆,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能用世俗的方法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那么什么是圣谛第一文?
达摩说:廓然无圣。
梁武帝道:坐在我对面的是谁?
达摩说:不知道。
达摩很失望,因为梁武帝不能领悟,机缘不契,便北上渡江,来到少林寺面壁。
由此创立了独特的中国佛教禅宗。
达摩传二祖慧可,慧可是断臂求法,得到了达摩的衣钵。慧可传三组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这是已是唐贞观年间,道信又传五祖弘忍。
贞观十二年在广东新洲一个卢姓人家,诞生了一个孩子,这就是慧能。慧能幼时丧父,和母亲在一起以打柴为生,一次慧能卖完柴后,经过一家店铺,从里面传来颂读声,喜欢学习的慧能就停下来听,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忽然感觉到某种启发,便走进去询问,“长者念的是什么书,从何得来”,那诵经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从湖北黄梅山弘忍大师那里求来的。
慧能听罢,回到家就同母亲商议要去和弘忍大师学习。母亲同意后,他便安顿好母亲,自己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来到黄梅山,
弘忍大师见到慧能问道:你是哪里人?来这里做什么?
慧能说:我是岭南人,为求佛法,想拜您为师。
弘忍故意讥讽道:南蛮之地的人,也想成佛吗?
慧能答道: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岂有南北之别?我形体与大师不同,但是佛性也许没有什么差别。
弘忍心里很满意,感觉慧能是可成器之材,便想考验他的毅力,安排他去伙房舂米。
慧能问: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心,可你要我舂米干什么。
弘忍笑道:你这蛮子,根性倒也敏利,不必说了,要么离开,要么就去干活。
于是慧能就在弘忍大师这里舂米,一过就是四五年。这时弘忍大师自知不久于人世,便令弟子们各作一偈,得到他的智慧的人就会将衣钵传给他。
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便在墙壁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大师看了,认为仍不能见性,但照此修行,也能够得到正果。只是有一点不满意。
慧能在磨房听人传读神秀的偈子,便说道,“好是很好,可没有开悟。”
其他弟子便嘲笑他妄发狂言,什么都不懂。
慧能因为不识字,他便口诵一偈,也请人写在墙壁上。
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僧人们看到,都异常惊讶。弘忍大师看到也非常惊讶,心中欢喜,认为法脉就在慧能身上,但立刻传给他唯恐别人加害,就脱下鞋,将慧能的偈句擦去,不露声色道:“这是谁写的,这么没有见性。”
过了几天,弘忍大师亲自来到磨房,见慧能正在舂米,便带着深意道:“米舂好了吗?”
慧能答道:“米是舂好了,只是缺个筛子。”
弘忍心中暗喜,直到慧能通得他的心意,便用拐杖在地上敲了三下,扬长而去。这个典故后来被引用到《西游记》中。在夜里三更时,弘忍在禅房果然等到了慧能来,高兴的为他讲《金刚经》。又当讲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悟,对弘忍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弘忍大师放下心了,便将衣钵传给慧能,慧能便成为禅宗的六祖。
在这个故事里,神秀的偈子时主张渐修,讲的是悟前的修行次第。而六祖慧能的偈子是主张顿悟的,讲的是悟后的的印证境界。
六祖慧能原是个不识字的樵夫,但因为有敏锐的慧根,终悟大道。
禅宗也形成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形成佛”的独特传承。
后来神秀心中不服北上被武则天召见,自己另立宗门。后世便将五祖慧能称为南宗,神秀称为北宗。
南宗自慧能后又分成了五宗: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