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语四六级都通过了,和外国人交流起来还是很困难?
说说我学习英语的经历。
我是80后,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学到研究生。学了十好几年英语,但现在跟外国人交流还是很困难,看英文电影也不行,说白了就是哑巴英语。
一直以来,我的英语成绩还算不错,虽然算不上拔尖,但是这么多年来各类大小英语考试从来没有不及格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也都是一次性通过。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打得比较好,音标、语法、词汇量等都还不错,但是只限于应试。
我认为我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英语听说训练太少,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从小到大几乎没怎么上过外教的课,身边也没有英文的语言环境,自己又不怎么刻意练习。听力虽然考试会考,但一般都是考试前突击听听录音而已,训练量很小。说的练习就更少了。因此,英语听也听不好,说也说不好就不稀奇了。
也就是说,我的英语学习之路,就是应试英语的学习,而不是以听说读写的应用为目的。这也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弊端所在。
而工作之后,应用英语的场景更少,所以就更不愿意练习了。
我认为,英语的学习,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的英语学习注重自然拼读,而基本的音标和语法也是必须要学会的,这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前提。学生们不应该只限于书本做题,成为应试教育的考试机器。英语的意义在于应用,要达到能交流、能阅读的目的,光会读写,不会听说毫无意义。学校应该加强听说方面的训练,而考核时也应加强听说方面的分数比重,毕竟有了分数的指引,学生和家长才能重视。
现在的儿童英语启蒙很早,好多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英语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口语夹杂方言的各国英语外教成了香饽饽,学费自然是高不可攀,可是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鹜。
当然家长让孩子这么早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能更多的还是为了应对未来的各种升学考试。现在的孩子英语实际应用场景并不多,仅靠上课时跟外教聊几句,课后没有练习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交流,可能听说能力还是会很差。
无论学习什么技能,没有实践是不会学深学透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对是古人总结的真理。这也是好多家长质疑为什么中国学生必须要把英语作为主科的原因。
那么,如果把英语调整成副科,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