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作为“知孝”、“知弟”、“知恻隐”、“知是非”等伦理道德观念的“良知”,王守仁认为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3
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作为“知孝”、“知弟”、“知恻隐”、“知是非”等伦理道德观念的“良知”,王守仁认为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首先,它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即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其次,它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再次,它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不过,“良知”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所以,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试分析王守仁教育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同学,可以借鉴一下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2196769790
可不可以帮我归纳总结一下,老师,我看不懂啊,求求你了
稍等哈
好哒谢谢老师
内涵:教育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心学”基础上的,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的内容。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入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王守仁教育作用思想中所包含的这些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意义: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早在15、16世纪就已提出这一思想,确是难能可贵的。
谢谢老师
给个赞哦
已经评价了哦
好的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