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国情,谈谈我国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 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 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 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 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 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 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 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 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 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 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 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 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 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 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 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 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 环保参与意识。
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展开全部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与环保、降耗、增效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和国企改革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哲学方面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我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规律办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联系的观点。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调水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它要求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在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上,要顾全大局,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不能为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仅要看到它的过去和现在,还要看到它的未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无长远打算。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我国的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也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实践中,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必须注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果次要矛盾处理得不好,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6)量变和质变。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明确将“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列入其中,过度包装行为将在法律层面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惩处,体现了做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7)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且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通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进行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等都体现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8)价值取向的有关知识。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不仅直接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将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环保总局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教育,诺贝尔和平奖首次把环境保护列入评选议程等都体现了正确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政治方面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对外职能都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发展观念,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有利于完善和发挥我国的国家和政府职能。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大量问题属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善国家和政府职能,特别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的国家职能: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国家维护生态,治理污染均体现了这一职能。③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又是有差别的,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了人民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表现了国家行使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国家职能。
(2)国家机关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依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体现了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则。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贯通的。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实施的发展战略,从这一点上说,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5)当代国际竞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必须把握时机,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使自己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与环保、降耗、增效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和国企改革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哲学方面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我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规律办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联系的观点。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调水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它要求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在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上,要顾全大局,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不能为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仅要看到它的过去和现在,还要看到它的未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无长远打算。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我国的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也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观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实践中,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必须注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如果次要矛盾处理得不好,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6)量变和质变。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的变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经明确将“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列入其中,过度包装行为将在法律层面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惩处,体现了做事情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7)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且来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通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进行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等都体现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8)价值取向的有关知识。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不仅直接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最终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将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环保总局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生态环境教育,诺贝尔和平奖首次把环境保护列入评选议程等都体现了正确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政治方面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对外职能都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发展观念,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有利于完善和发挥我国的国家和政府职能。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大量问题属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完善国家和政府职能,特别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的国家职能: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国家维护生态,治理污染均体现了这一职能。③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又是有差别的,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了人民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表现了国家行使处理人民内部关系的国家职能。
(2)国家机关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依法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体现了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则。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贯通的。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实施的发展战略,从这一点上说,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
(5)当代国际竞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必须把握时机,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使自己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7379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福州梦中仙子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长春极地风情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厦门蝴蝶飞舞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