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数学家高斯畏惧的天才而没有收他做徒弟的人是谁? 5
是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年8月5日-1829年4月6日)。
挪威数学家,在很多数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最著名的一个结果是首次完整给出了高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没有一般形式的代数解的证明。
这个问题是他那时最著名的未解决问题之一,悬疑达250多年。他也是椭圆函数领域的开拓者,阿贝尔函数的发现者。尽管阿贝尔成就极高,却在生前没有得到认可,他的生活非常贫困,去世时只有27岁。
1823年当阿贝尔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他的朋友便力请挪威政府资助他到德国及法国进修。当等待政府回复时,在1824年他发表了他的《一元五次方程没有代数一般解》的论文,渴望为他带来肯定地位。他把论文寄了给当时有名的数学家高斯,可惜高斯错过了这篇论文,也不知道这个著名的代数难题已被解破。
1825-26年的冬季,他远赴柏林,并认识了克列尔(Crelle)。克列尔是个土木工程师,而且对数学很有热诚,他跟阿贝尔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1826年,在阿贝尔的鼓励下,克列尔创立了一份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杂志(Journal für die reine und angewandte Mathematik),该杂志的第一期便刊登了阿贝尔在五次方程的工作成果,另外还有方程理论、泛函方程及理论力学等的论文。
在柏林,新的数学向导使他继续独立地进行研究工作,後来阿贝尔更到了欧洲不同的地方。
扩展资料
阿贝尔主要成就:
阿贝尔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除了五次方程之外,他还研究了更广的一类代数方程,后人发现这是具有交换的伽罗瓦群的方程。为了纪念他,后人称交换群为阿贝尔群。
阿贝尔还研究过无穷级数,得到了一些判别准则以及关于幂级数求和的定理。这些工作使他成为分析学严格化的推动者。
阿贝尔和雅可比是公认的椭圆函数论的奠基者。
阿贝尔发现了椭圆函数的加法定理、双周期性、并引进了椭圆积分的反演。他研究了形如的积分(现称阿贝尔积分), 其中R(x,y)是x和y的有理函数,且存在二元多项式ƒ,使ƒ(x,y)=0。
他还证明了关于上述积分之和的定理,现称阿贝尔定理,它断言:若干个这种积分之和可以用g个这种积分之和加上一些代数的与对数的项表示出来,其中g只依赖于ƒ,就是ƒ的亏格。
阿贝尔这一系列工作为椭圆函数论的研究开拓了道路,并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数学分支。埃尔米特曾说:阿贝尔留下的思想可供数学家们工作150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
她一转过来,看到爸爸被她突然的大叫吓得后退几步,跌坐在床上,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爸爸,我算出来了,昨天你说的题目答案是18岁。维纳真是个天才呀!”
爸爸高兴地说,“你能算出来,也是个小天才了。”他牵起素素的手,“来,先吃饭吧。在数学家的史册上,天才还真有不少呢。”
两人来到餐桌上,素素忙着问:“那你就给我说说天才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吧。”
爸爸沉吟了一番,说:“要说到最出名的天才,那真要算是高斯了。”
素素一听,说:“高斯,我知道,就是那个很快就算出从1到100的所有数字的和的小男孩。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的和就是5050了。”
爸爸说:“对。还有一个故事比较少人知道,小高斯在还不会讲话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计算了。三岁时,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了半天总算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钱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他说的是对的,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平日观察,在大人不知不觉时,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看到素素听得入了神,爸爸催了她一声,“嗯,别忘了吃饭。”接着又说,“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省燃油。可是高斯很喜欢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哦,就是有点象萝卜的植物。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成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一直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素素咽下嘴里的饭,说:“那看来他爸爸可不太支持他学习哦。”
爸爸点点头,说:“也可以这样说,虽然高斯三岁时他就能指出父亲帐本上的错误。但是,他父亲却认为只有力气才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幸亏他的妈妈非常支持高斯学习数学,说服他爸爸免除了高斯每天晚上的织补工作,可以和老师讨论数学,只可惜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后来,高斯不顾爸爸的反对,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就要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非常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到底是继续研究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决定继续读数学系。”
素素吁了一口气,说:“还好,要不历史上的四大数学家就少了一个了。”
爸爸说:“是的。在高斯逝世前,他要求在他的墓碑上刻上正十七边形。高斯的成就如此之大,以至俄国彼得堡科学院一直想让他来继承欧拉留下的位置,德国的学者一看,连忙为他争取了哥丁根大学教授和天文台台长的位置,从此之后,他就在德国从事自己的数学研究工作。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
素素问:“快说说吧!”
爸爸说:“人们说,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在素素的惊叹声中,爸爸最后作了总结:“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的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看来遇到研究生了?
哈哈你也是吧 阿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