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纳兰词典评-苏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如果叫那拉性德,似乎有损这位浊世家公子的形象了,就像林黛玉不能叫林翠花一样。但纳兰和那拉确实是一家,这个姓的最著名的人物还不能算纳兰性德,而是慈禧太后。
2.出身始终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这是命运决定的,也是难摆脱的。这种天生的富贵造就了纳兰性德一副贵公子的气质与风骨,正如普希金论诗的时候所说的:“诗歌要有贵族气”,所以,纳兰性德的诗词便天然带有了这种“贵族气”。
3.王国维曾说,纳兰词之所以高妙绝伦,正因为“未染汉人习气”。其实王国维的话应该这样解释:纳兰性德兼具了汉文化的深厚修养和满人的质朴天真,正是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容若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他很少快乐,他也是个情深不寿的典型,仅仅活到三十一岁。一个多情而深情的男人,一个风流自赏的公子,他的死亡就像钱塘苏小小给人的感觉一样,说不清的惆怅。
5.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
容若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一面适合很多人的镜子。
6.上天不会为一个天才制造幸福,如果有时候真的赐给了幸福,其目的也往往是为了毁坏。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美更美?有,那就是把美当着你的面摔得粉碎。
三年短暂的快乐也许只是为了让容若日后的回忆更为沉痛悲苦,人生的悲剧也许只是上天残忍的安排在天才生活中的艺术素材。
7.如果快乐仅仅属于自己,那只是不完满的快乐;只有可以和心爱的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8.当我们已经在新的生活轨道渐渐生出了习惯,有时候,也难免在不经意间在镜子里找见了从前的影子。
9.多年之后,阿赫玛托娃也写过一首咏雪的名篇,“在某个不可考的远古的世纪,我和你曾在这路上并肩而行”。——你,既是你,也是我;既是相知于我的你,也是天性中的那个我。我虽刻骨的绝望于在今生今世里于今生今世的疏离,却不妨幻想在某一个不可考的远古的世纪,我,和我天性中那个真正的我在一条真正地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10.“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十一年的间隔也难以忘怀的爱情,也终会从寒战到麻木,再到松手吗?是呀,是会像Emily Dickinson那样如挨过冻的人记起了雪吗?
As freezing presons, recollect the snow
First -Chill-then Stupor- then the Letting go_
11.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并不可怕,一个人陷入一个无法融合进去的群体时的孤独才是凄凉到骨的。如果,这个群体就是你所生活的家庭、社会,你无法逃避也无处逃避。
12.人生之所谓幸福始终是一种主观的东西,熊猫眼里的竹林天堂在老虎眼里仿如大漠戈壁。任何人的相知便因此总是困难的,以己度人悠然以为自得,却往往差之千里,只暴露了自己的小人之心。只有同类才可以理解同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熊猫寻找熊猫总是困难的,毕竟是珍惜物种么。焦大的世界里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万个焦大,但贾宝玉的世界里却很难找到三五个贾宝玉。
13.快乐的人生是一种不完满的人生,一个人如果总是要什么有什么,他很可能就会对要什么没什么的状态产生一定的欲望。于是,富贵少年的失恋有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审美活动,失恋的过程让他们如此心痛却又如此享受。人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向往平安快乐的日子,但在平安快乐的日子里却转而追求适度的“求而不得”以及由此而来的适度惆怅与失落。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似乎永远都是不完满的,一旦达到完美却又渴求缺憾。愁,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仅次于吃饭睡觉。
14.佛陀思想“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话自然是站在人的角度来说的,如果我们可以化身成一朵花,也可以同样感慨地说“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个个体对于他自己来讲都是全部,而在旁观者的眼里却只和所有的同类一起获得了一个一个无情无感的统称。
2.出身始终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这是命运决定的,也是难摆脱的。这种天生的富贵造就了纳兰性德一副贵公子的气质与风骨,正如普希金论诗的时候所说的:“诗歌要有贵族气”,所以,纳兰性德的诗词便天然带有了这种“贵族气”。
3.王国维曾说,纳兰词之所以高妙绝伦,正因为“未染汉人习气”。其实王国维的话应该这样解释:纳兰性德兼具了汉文化的深厚修养和满人的质朴天真,正是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容若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他很少快乐,他也是个情深不寿的典型,仅仅活到三十一岁。一个多情而深情的男人,一个风流自赏的公子,他的死亡就像钱塘苏小小给人的感觉一样,说不清的惆怅。
5.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
容若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一面适合很多人的镜子。
6.上天不会为一个天才制造幸福,如果有时候真的赐给了幸福,其目的也往往是为了毁坏。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美更美?有,那就是把美当着你的面摔得粉碎。
三年短暂的快乐也许只是为了让容若日后的回忆更为沉痛悲苦,人生的悲剧也许只是上天残忍的安排在天才生活中的艺术素材。
7.如果快乐仅仅属于自己,那只是不完满的快乐;只有可以和心爱的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8.当我们已经在新的生活轨道渐渐生出了习惯,有时候,也难免在不经意间在镜子里找见了从前的影子。
9.多年之后,阿赫玛托娃也写过一首咏雪的名篇,“在某个不可考的远古的世纪,我和你曾在这路上并肩而行”。——你,既是你,也是我;既是相知于我的你,也是天性中的那个我。我虽刻骨的绝望于在今生今世里于今生今世的疏离,却不妨幻想在某一个不可考的远古的世纪,我,和我天性中那个真正的我在一条真正地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10.“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十一年的间隔也难以忘怀的爱情,也终会从寒战到麻木,再到松手吗?是呀,是会像Emily Dickinson那样如挨过冻的人记起了雪吗?
As freezing presons, recollect the snow
First -Chill-then Stupor- then the Letting go_
11.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并不可怕,一个人陷入一个无法融合进去的群体时的孤独才是凄凉到骨的。如果,这个群体就是你所生活的家庭、社会,你无法逃避也无处逃避。
12.人生之所谓幸福始终是一种主观的东西,熊猫眼里的竹林天堂在老虎眼里仿如大漠戈壁。任何人的相知便因此总是困难的,以己度人悠然以为自得,却往往差之千里,只暴露了自己的小人之心。只有同类才可以理解同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熊猫寻找熊猫总是困难的,毕竟是珍惜物种么。焦大的世界里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万个焦大,但贾宝玉的世界里却很难找到三五个贾宝玉。
13.快乐的人生是一种不完满的人生,一个人如果总是要什么有什么,他很可能就会对要什么没什么的状态产生一定的欲望。于是,富贵少年的失恋有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审美活动,失恋的过程让他们如此心痛却又如此享受。人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向往平安快乐的日子,但在平安快乐的日子里却转而追求适度的“求而不得”以及由此而来的适度惆怅与失落。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似乎永远都是不完满的,一旦达到完美却又渴求缺憾。愁,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仅次于吃饭睡觉。
14.佛陀思想“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有漏皆苦。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话自然是站在人的角度来说的,如果我们可以化身成一朵花,也可以同样感慨地说“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个个体对于他自己来讲都是全部,而在旁观者的眼里却只和所有的同类一起获得了一个一个无情无感的统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