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山水画发展之概貌与精神内涵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亲,您好,找到一些资料,希望您喜欢:不同于人物画与花鸟画是绘画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理论指导,山水画是一门理论先行,实践滞后的画科,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之际,但当时仍然处于人物画的配景而声名不显。随后宗炳在《画山水序》阐释了山水画“畅神”的作用,使得山水画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明人王世贞在分析山水画的发展时,指出从唐到元发生了五次大的风格变化:唐代二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成、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马夏为一变,元末大痴黄鹤为一变。隋唐开始,山水画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流传有绪的实践,并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道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金碧山水一派; 王维作为水墨山水及南宗之祖,创“破墨"法,以水晕墨章书写文人情怀。但实际上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王维也有李思训一体的山水,并且也做过“画工”之属的壁画,之所以在画史有这么高的地位,全靠米芾、董其昌等人的标榜。此外唐朝还有张璨、毕宏、王墨等人,他们以狂飙突进式的个人气质发展了“泼墨法”,对后世水墨山水也很有影响。五代时期山水画家,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全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同时董源的画法也体现在同时期的画院画家身上,如郭忠恕、卫贤、赵干。由于北宋定都汴梁,偏北方,所以江南山水画在北宋前中期声名不显,当时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读碑窠石图》、《溪山行旅图》 。李成后成就最高的是郭熙,他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擅长表现山水四时而且还编纂了《林泉高致集》, 提出三远造境法、林泉之心等命题。除了他之外,还有许道宁、燕文贵、王诜等,也对李成山水画有所发展。唐代二李的山水画也被传承下来,北宋著名的青绿山水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为青绿山水画上的双壁。当时还兴起了文人画的风气, 典型的文人山水画有二米的米氏云山,米芾的画迹不存,但可以从其子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处窥其貌。并且米芾等文人画圈子崇尚逸品的审美情趣也使得董源画风有所抬头,但是画坛的附和者仍然很少。南宋时期,李唐承接范宽的传统并做了简化,开辟了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新风格,随后的的萧照承接其画风,并且吸收了北宋诗意化传统。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1-05
论述中国山水画发展之概貌与精神内涵
亲,您好,找到一些资料,希望您喜欢:不同于人物画与花鸟画是绘画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理论指导,山水画是一门理论先行,实践滞后的画科,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之际,但当时仍然处于人物画的配景而声名不显。随后宗炳在《画山水序》阐释了山水画“畅神”的作用,使得山水画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明人王世贞在分析山水画的发展时,指出从唐到元发生了五次大的风格变化:唐代二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成、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马夏为一变,元末大痴黄鹤为一变。隋唐开始,山水画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流传有绪的实践,并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道劲而细密,赋色工致浓丽,开创金碧山水一派; 王维作为水墨山水及南宗之祖,创“破墨"法,以水晕墨章书写文人情怀。但实际上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王维也有李思训一体的山水,并且也做过“画工”之属的壁画,之所以在画史有这么高的地位,全靠米芾、董其昌等人的标榜。此外唐朝还有张璨、毕宏、王墨等人,他们以狂飙突进式的个人气质发展了“泼墨法”,对后世水墨山水也很有影响。五代时期山水画家,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全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前者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后者平淡天真,秀美抒情。同时董源的画法也体现在同时期的画院画家身上,如郭忠恕、卫贤、赵干。由于北宋定都汴梁,偏北方,所以江南山水画在北宋前中期声名不显,当时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读碑窠石图》、《溪山行旅图》 。李成后成就最高的是郭熙,他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擅长表现山水四时而且还编纂了《林泉高致集》, 提出三远造境法、林泉之心等命题。除了他之外,还有许道宁、燕文贵、王诜等,也对李成山水画有所发展。唐代二李的山水画也被传承下来,北宋著名的青绿山水有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为青绿山水画上的双壁。当时还兴起了文人画的风气, 典型的文人山水画有二米的米氏云山,米芾的画迹不存,但可以从其子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处窥其貌。并且米芾等文人画圈子崇尚逸品的审美情趣也使得董源画风有所抬头,但是画坛的附和者仍然很少。南宋时期,李唐承接范宽的传统并做了简化,开辟了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新风格,随后的的萧照承接其画风,并且吸收了北宋诗意化传统。
刘松年承接李唐画风,变雄健为细腻典雅、马远夏圭进一步发展李氏画风,开辟了“浪漫主义” 的山水画,把山水画发挥到水墨淋漓,墨气袭人的程度,为湿笔画法的巅峰。此时南宋画坛流行的是南宋院体,五代董巨山水画、北宋李郭山水画都不受重视。而与南宋同时的辽代,有《深山会棋图》延续荆关画法。元代前期以“吴兴八俊”中的钱选、赵孟頫最为重要,他们超越南宋末院体陈陈相因的做法,上溯晋唐力倡复古,使得南方地区重新兴盛起董巨画风,赵孟頫和钱选还把"隶体”作为文人画的标志,强调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作用。随后,高克恭也复兴了米氏云山的画风。元末四家发展了赵孟頫多样画风中的一种,选择继续探索《鹊华秋色图》中体现的董巨画风以及干笔画法。明代由于洪武帝对画家的意识形态钳制严厉,导致文人唯王命是从,文人画也暂时失去了市场。明代前期流行的是南宋院体的画风,浙派是精于马夏风格的典型代表,主要有戴进,以及浙派的支派江夏派的吴伟等人,浙派还有一体格接近黄公望的支派,即以蓝瑛为代表的武林派。明代中期,由于浙派的陈陈相因,缺乏生气,逐步被吴派所替代,因为思想钳制稍微松懈,因此吴派又复兴了元末文人画,他们逐步与市场结合,开启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结合的道路。明末松江府有三个画派,以赵左苏松、沈士充云间、顾正谊华亭,合称松江派。吴派末期也陷入了困境,因此松江派继起,凭借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鼓吹的南北宗论,重视笔墨结构,取代吴门成为画坛正宗,同时,以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也彻底盖过院体画作风,成为正统。清代山水画画坛笼罩在董其昌的影响之下,逐渐失去了生机,主要代表是以摹古为主的”清六家”,重视笔墨,以干笔技法称胜,但作画日趋模式化。此外还有四僧,也多少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他们追求师法自然、自出新意,和清六家,摹古思想对垒。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立场来看,它自唐代开始一直成为主流,其审美价值常常凌驾于其他题材之上,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以道德为终极目标的追求,山水画在魏晋时期,在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之下,被认为是可以通过山水画直接进行道德修身,随后山水画的在主流思潮的改变如北宋时期的理学,明朝的心学影响下,又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是以道德修身为终极目标是不变的。
那精神内涵呢
结合古代画,论述中国山水画发展演变的线索及特征
亲,您好。明代王世贞曾说过:“山水: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艺苑巵言 》)这段话是相当符合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真是情况。 总结于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您可以具体详细的通过此书去了解,太专业的知识点不敢给您妄自论述,敬请谅解。
已赞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