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太清宫的简介
该寺院初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原名“三教堂”。相传当时盛京地区久旱无雨,禾苗干枯,官府贴出求雨告示,许诺对能求得大雨者赏银三千两。正在本溪铁刹山修炼的龙门教派第八代宗师郭守真听说此事后,下山来到盛京城揭了告 示,表示愿 意为盛京求雨。他在盛京西北角搭起一座高高的祭台,他在祭台上施展法术,最后果真求来一场大雨, 解决了盛京地区的旱情。当盛京将军乌库里向他赠银时,他却坚决不肯接受。后来郭守真请求官府为他在求雨的地方建起一座宫观作为修行之所,取名为“三教堂”。
太清宫初建之时规模很小,经过乾隆三十二年的扩建和改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寺院坐北朝南,占地5000多平方米,前后四进院落。前院有灵官殿,两侧有十方堂、云水堂。正北为关帝殿,歇山式,青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木雕暖阁,中间是关羽塑像,左有关平,右有周仓。二进院落,东侧有客堂、省心室;西侧有执事室、经堂;北面为老君殿,殿内有垂花式木阁,中塑老子座像。三进院落,东侧有斋堂、吕祖楼。吕祖楼内供吕洞宾像。西侧有善功祠、丘祖楼。楼内供丘处机像。北面的正殿是玉皇阁,供奉道教最高神明玉皇大帝。四进院落,原有碑楼和碑石,碑石现已不存。郭祖塔(郭守真的墓塔)后来被移到了千山。太清宫196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2011-03-09
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一百五十多间殿宇,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东南院是三官殿,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别是正殿前院的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的花朵开满枝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花期持续三个月。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
神秘色彩
游览崂山的人,不会忘记到传说蒲松龄住过的三清殿西关岳祠看看。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三官殿前的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太清宫附近名胜有:神水泉、龙头榆、摩崖石刻等。在太清宫,偶尔还可看到“海市蜃楼”奇景。崂山的上清宫附近景色也很好。多奇峰异石,古树清泉。崂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名泉胜水是崂山一大特色,巨峰顶上的“天乙泉”、太清宫的“神水泉”、上清宫的“圣水洋”等都是崂山名泉。崂山的特产矿泉水,有人誉之“积年之疾,一饮而愈”。
现在,崂山风景区为游客创造了更好的旅游环境:先后改善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拓宽整修了三条旅游公路干线,新建了停车场和数公里登山步道。同时,还建设了崂山度假村。它由仰口国际旅游度假村、流清河旅游度假村、北九水旅游度假村三部分组成。青岛崂山美丽的观光旅游和舒适的休闲度假吸引着各地中外游客的竞相到来。
1982年,崂山以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至1665年(清康熙四年)建成。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重修,改名为太清宫。
开坛传戒是太清宫的一大特征,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自清代道光三年(1823)由孙抱一方丈开始于宫传戒至民国33年(1944)受戒弟子多达二千余人,现为中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和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宁省道教协会与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