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禅的故事有哪些
展开全部
刘禅,即蜀汉孝怀皇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三国 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刘禅的 故事 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刘禅的故事
魏军在灭掉蜀国之后,后主刘禅选择投降被留在了成都。到了钟会、姜维等人发动战争之后,司马昭又觉得将刘禅留在成都不太适合,于是又将他接到了洛阳城中。刘禅到了洛阳之后,司马昭为了稳定民心,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身边的大臣将近五十余人都封了候。
“乐不思蜀”这个 成语 发生在刘禅投降之后的故事,主要是说把江山让给了他人,还在那里开心地大笑。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 典故 具体的故事吧。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宴席,邀请了刘禅和他的大臣来参加宴会。在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叫表演者演了蜀国的节目,当时的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想起亡国的痛苦,几乎都要留下眼泪。只有刘禅在那里咧开了嘴巴大笑,看得还特别有劲。司马昭观察了他的表情,在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一点感情,即便是诸葛亮活到现在也不可能将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过了几天,司马昭见刘禅便问:“你想念蜀地吗?”刘禅回答说:“我在这里很快乐,不想念蜀地。”刘禅的随从郤正知道这件事后,便教导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你就哭着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日夜思念那里。’这样司马昭可能会被感动,就放我们回去了。”果然,司马昭又问他,他便照着郤正说的回答,司马昭说:“为什么听起来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一惊,瞪大眼睛说:“您是怎么知道的,确实是他教我的。”左右随从的人听后都笑了。
分析刘禅为什么投降
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
首先,绵竹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诸葛瞻和黄崇的 军事 能力都不错。但是诸葛瞻战死,绵竹失守,邓艾率领大军直接到达成都。朝中很多大臣子都人心惶惶,全都没有了主意。臣子们向刘禅提出的建议不是逃亡东吴就是要求南下,没有人说要坚守城池,他们不觉得蜀汉能逃过此次大劫。想的都是逃亡之策,而不是坚守之法。
其次,成都内的军队实力不及邓艾,在当时的情况下,反抗只能产生更大的伤害。而且如果刘禅真的与邓艾打战,蜀汉的都城成都就会成为主战场,那么千千万万的蜀汉百姓因为这场战争会家破人亡,成都地区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而且这场战争还一定能打的赢,如果坚持到姜维的援军,赢了,但是蜀汉在短时期不能承受第二次战争。东吴和魏国随便哪国来攻打,都是必败之势。如果还是输了,那么亡国的百姓,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的困难。刘禅是蜀汉的君主,他的选择将会 决定 整个蜀汉百姓的生死,有哪个君主愿意做亡国奴,愿意做投降者。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要他心里有百姓,他就没得选择,只能投降。
后人因为刘禅不战而降,觉得他特别的昏庸,并给他冠上了“扶不起的刘阿斗”的称讳。什么样的君王才能算好君王呢。
刘禅的儿子介绍
刘禅, 历史 上不战而降的蜀国国君,在蜀汉还存有战斗力的时候却选择了投降因此人们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的软弱不能。刘禅缺少骨气,但这并不代表全蜀汉都是缺少骨气的人,在刘禅 命令 将士放下武器的时候,“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便能看出他们不愿做亡国奴的气节。其中,刘禅的儿子刘谌就是这里面的一个代表。
刘谌,刘禅的第五个儿子。景耀二年,被刘禅立为北地王,是刘禅七个儿子中最具有 血型 的一人。据史书记载,在刘禅宣布投降,刘谌认为蜀国就要灭亡的时候,他先把自己的妻子杀死,又自己选择了自杀。为了不当亡国奴,他曾做了三个惊人的壮举。
第一,极力劝说刘禅。当刘禅听取谯周的 意见 选择投降之时,刘谌先是骂后又哭,最后以死来规劝父亲不要投降,愤怒地骂谯周:“你这等懦弱的儒生,哪轮到你来讲关于社稷的大事,自古以来哪个天子有过投降?”遭到刘禅的呵斥之后,刘谌叩头大哭说:“到这种地步了,父子群臣应该要背水一战,死在社稷上,也有脸见先帝阿,为何要选择投降阿!”刘禅不听,刘谌放声大哭说:“先帝那么不容易创造的基业,今天却要舍弃他,我宁愿死也不能忍受这等侮辱!”
第二,刺杀刘禅。在刘禅投降的那天,刘谌听闻,怒气冲冲地带到入宫。刘谌极力劝服没有结果,又不想看到先帝的基业会毁于一旦,所以有刺杀的意思,但是后来因为他妻子的缘故没有得逞。
第三,选择以死抗争。刘谌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没有 办法 来改变局面,于是选择了杀妻子和自己的三个儿子,最后自己在昭烈庙中选择自杀。
猜你喜欢:
1. 三国时期蜀国兵力
2. 徐庶为什么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3. 关于三国经典励志语录
4. 三国十大未被重用的人有谁
5. 给三国人物的一封信
关于刘禅的故事
魏军在灭掉蜀国之后,后主刘禅选择投降被留在了成都。到了钟会、姜维等人发动战争之后,司马昭又觉得将刘禅留在成都不太适合,于是又将他接到了洛阳城中。刘禅到了洛阳之后,司马昭为了稳定民心,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身边的大臣将近五十余人都封了候。
“乐不思蜀”这个 成语 发生在刘禅投降之后的故事,主要是说把江山让给了他人,还在那里开心地大笑。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 典故 具体的故事吧。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宴席,邀请了刘禅和他的大臣来参加宴会。在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叫表演者演了蜀国的节目,当时的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想起亡国的痛苦,几乎都要留下眼泪。只有刘禅在那里咧开了嘴巴大笑,看得还特别有劲。司马昭观察了他的表情,在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一点感情,即便是诸葛亮活到现在也不可能将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过了几天,司马昭见刘禅便问:“你想念蜀地吗?”刘禅回答说:“我在这里很快乐,不想念蜀地。”刘禅的随从郤正知道这件事后,便教导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你就哭着说:‘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日夜思念那里。’这样司马昭可能会被感动,就放我们回去了。”果然,司马昭又问他,他便照着郤正说的回答,司马昭说:“为什么听起来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一惊,瞪大眼睛说:“您是怎么知道的,确实是他教我的。”左右随从的人听后都笑了。
分析刘禅为什么投降
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在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投降。
首先,绵竹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诸葛瞻和黄崇的 军事 能力都不错。但是诸葛瞻战死,绵竹失守,邓艾率领大军直接到达成都。朝中很多大臣子都人心惶惶,全都没有了主意。臣子们向刘禅提出的建议不是逃亡东吴就是要求南下,没有人说要坚守城池,他们不觉得蜀汉能逃过此次大劫。想的都是逃亡之策,而不是坚守之法。
其次,成都内的军队实力不及邓艾,在当时的情况下,反抗只能产生更大的伤害。而且如果刘禅真的与邓艾打战,蜀汉的都城成都就会成为主战场,那么千千万万的蜀汉百姓因为这场战争会家破人亡,成都地区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而且这场战争还一定能打的赢,如果坚持到姜维的援军,赢了,但是蜀汉在短时期不能承受第二次战争。东吴和魏国随便哪国来攻打,都是必败之势。如果还是输了,那么亡国的百姓,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的困难。刘禅是蜀汉的君主,他的选择将会 决定 整个蜀汉百姓的生死,有哪个君主愿意做亡国奴,愿意做投降者。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只要他心里有百姓,他就没得选择,只能投降。
后人因为刘禅不战而降,觉得他特别的昏庸,并给他冠上了“扶不起的刘阿斗”的称讳。什么样的君王才能算好君王呢。
刘禅的儿子介绍
刘禅, 历史 上不战而降的蜀国国君,在蜀汉还存有战斗力的时候却选择了投降因此人们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的软弱不能。刘禅缺少骨气,但这并不代表全蜀汉都是缺少骨气的人,在刘禅 命令 将士放下武器的时候,“将士咸怒,拔刀砍石”便能看出他们不愿做亡国奴的气节。其中,刘禅的儿子刘谌就是这里面的一个代表。
刘谌,刘禅的第五个儿子。景耀二年,被刘禅立为北地王,是刘禅七个儿子中最具有 血型 的一人。据史书记载,在刘禅宣布投降,刘谌认为蜀国就要灭亡的时候,他先把自己的妻子杀死,又自己选择了自杀。为了不当亡国奴,他曾做了三个惊人的壮举。
第一,极力劝说刘禅。当刘禅听取谯周的 意见 选择投降之时,刘谌先是骂后又哭,最后以死来规劝父亲不要投降,愤怒地骂谯周:“你这等懦弱的儒生,哪轮到你来讲关于社稷的大事,自古以来哪个天子有过投降?”遭到刘禅的呵斥之后,刘谌叩头大哭说:“到这种地步了,父子群臣应该要背水一战,死在社稷上,也有脸见先帝阿,为何要选择投降阿!”刘禅不听,刘谌放声大哭说:“先帝那么不容易创造的基业,今天却要舍弃他,我宁愿死也不能忍受这等侮辱!”
第二,刺杀刘禅。在刘禅投降的那天,刘谌听闻,怒气冲冲地带到入宫。刘谌极力劝服没有结果,又不想看到先帝的基业会毁于一旦,所以有刺杀的意思,但是后来因为他妻子的缘故没有得逞。
第三,选择以死抗争。刘谌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没有 办法 来改变局面,于是选择了杀妻子和自己的三个儿子,最后自己在昭烈庙中选择自杀。
猜你喜欢:
1. 三国时期蜀国兵力
2. 徐庶为什么不直接回刘备身边
3. 关于三国经典励志语录
4. 三国十大未被重用的人有谁
5. 给三国人物的一封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