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第四章 行为和态度
展开全部
态度: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
我们通常以为态度和行为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但其实态度并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比如当道德与贪婪同场竞技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行为和态度不同往往是以为它们各自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引导我们行为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还有环境和当下的情境对我们的影响。比如之后会讲到的社会影响力,大到能让人违反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
🌟 综合原则: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行为或者他通常的行为而不是某一次的行为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就会变得更准。这也是符合统计规律的,所以说学好统计学。当测量的态度非常笼统时,而行为非常具体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得出言行之间有紧密联系的推断。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态度可以预测我们的行为呢?1、其他因素影响最小化;2、态度是针对具体行为时;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一开始本节就用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来举例证明行为决定态度,但是该实验其实是遭到了质疑的,而且由于该实验的局限性,应该不会再有大学复刻这个实验了。
🌟 登门槛现象:如果你想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先请他们帮你一个小忙。这个现象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所以,当我们答应某人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后果是什么。
邪恶可能会逐渐升级,一个不起眼的恶行会容易产生一种更恶劣的行为。一个奴役别人的群体可能会认为这些受奴役者天生就具有受压迫的特质。行为和态度会相互影响,变本加厉,从而会达到道德麻木的程度。人们越是伤害他人并同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伤害的行为越容易出现。这让我想起家暴,施暴者越是伤害受害者,就会一次一次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家暴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据说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会反映出自己的性格。所以说君子慎独。
本节的一个实验非常有意思,是观察孩子拒绝诱惑的,第一次严厉的威胁和温和的告诫孩子不要玩一个有意思的机器人玩具,两种方法都很有效。但是几周后,让每个孩子在相同房间玩玩具,被威胁的孩子大部分都会去玩那个机器人,而温柔的方法对待的孩子仍然有三分之二拒绝玩那些玩具。这个实验非常有意思!因为温柔的告诫孩子,他们第一次是有意识的选择不玩机器人,这个决定被内化了,这种态度又影响了他们之后的行为。
如果一件事能让对方感觉到他是主动选择去做的,那么他会内化这种凭良心做的行为。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所以如果想让某人去做一件事,相比严厉的威胁温柔的告诫更有用,让人们觉得他们自愿去做某事。
🌟 如果你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要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给他人提供帮助会加强对其好感的观点。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有好感,不如请他帮你一个小忙。
我们不仅坚持自己相信的,同时也相信自己坚持的。
三个理论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自我展示理论、不协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
🌟 自我展示理论: 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印象管理)
🌟 认知不协调理论(自我辩解): 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与不适,为了缓解降低这种情绪,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不协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的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有责任,从而会禅师越多的不协调,从而态度改变的也越多。
我们态度的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人之间的一致性。这里用伊拉克战争为例子说明,刚开始是推测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来在战争中没发现这种武器,反而造成了经济人力的破坏和战争的混乱以其因为这次战争孕育出的恐怖主义。刚开始因为相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赞同战争的人,就体验到了不协调,为了减少这种不快的体验,一些美国人修正了政府对外开放战争的主要原因的记忆。他们解释战争是为了解放残暴统治下被压迫的人民。
理由不足 :当人们的某个行为理由不足时,他们不快的体验会越强,因为他们对态度的改变越多,从而更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
比如上一章我们提到的,孩子玩机器人的实验,因为我们是温和的告诫,这个理由相比威胁他要玩就揍他来说,让他去做这件事的理由不足,所以孩子更能内化不玩玩具这个要求。
认知不协调关注的不是行为后的奖惩具有什么样的效力,而是什么因素会引发那种好的行为。 定理: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只有当权威在场时,专制管理才是有效的,因为人们不会内化被迫的行为。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问题,胁迫他他反而改不了,需要温和的告诫,但是好言相劝后,这个人改不改,还要看他自己。
对于教导孩子:不协调理论强调鼓励和诱导应该足够引发所期望的行动,从而这就暗示了管理者、老师和父母应该用唯一足够的刺激就可以引发所期望的行为。
当我们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对于简单的决定,这种决定-变成-信念的效应会增长自负,我们会想“我决定的一定是对的”,这种效应非常快。
🌟 自我知觉理论:当我们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和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我们的行为可以触发一定的情绪,比如放松的姿态可以减少紧张。面露微笑可以提升对褒义词的判断。所以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对着镜子微笑,听一些放松的音乐。想要一天过得好,先大步流星走上一分钟,同时甩胳膊并注视前方。
我们想要体验别人的感觉,就模仿他人的表情,但是其实人类只要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姿势和声调,我们就会自然的无意识的模仿他们每时每刻的反应。这就是人类天生的共情能力。
过度合理化效应(人就是贱效应,我起的名字):付给人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让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事,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
因为没有预期的报酬并不会破坏内在兴趣,人们还可以将他们归因于自己的动机。
如果给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则它会增加个体的内部动机。如果报酬是为了控制人们,让人们觉得是报酬导致了他们的努力,那么这会降低个人对工作的兴趣。
我们通常以为态度和行为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但其实态度并不能很好的预测行为。比如当道德与贪婪同场竞技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行为和态度不同往往是以为它们各自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引导我们行为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还有环境和当下的情境对我们的影响。比如之后会讲到的社会影响力,大到能让人违反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
🌟 综合原则: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行为或者他通常的行为而不是某一次的行为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就会变得更准。这也是符合统计规律的,所以说学好统计学。当测量的态度非常笼统时,而行为非常具体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得出言行之间有紧密联系的推断。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态度可以预测我们的行为呢?1、其他因素影响最小化;2、态度是针对具体行为时;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一开始本节就用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来举例证明行为决定态度,但是该实验其实是遭到了质疑的,而且由于该实验的局限性,应该不会再有大学复刻这个实验了。
🌟 登门槛现象:如果你想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先请他们帮你一个小忙。这个现象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所以,当我们答应某人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后果是什么。
邪恶可能会逐渐升级,一个不起眼的恶行会容易产生一种更恶劣的行为。一个奴役别人的群体可能会认为这些受奴役者天生就具有受压迫的特质。行为和态度会相互影响,变本加厉,从而会达到道德麻木的程度。人们越是伤害他人并同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其伤害的行为越容易出现。这让我想起家暴,施暴者越是伤害受害者,就会一次一次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家暴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据说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会反映出自己的性格。所以说君子慎独。
本节的一个实验非常有意思,是观察孩子拒绝诱惑的,第一次严厉的威胁和温和的告诫孩子不要玩一个有意思的机器人玩具,两种方法都很有效。但是几周后,让每个孩子在相同房间玩玩具,被威胁的孩子大部分都会去玩那个机器人,而温柔的方法对待的孩子仍然有三分之二拒绝玩那些玩具。这个实验非常有意思!因为温柔的告诫孩子,他们第一次是有意识的选择不玩机器人,这个决定被内化了,这种态度又影响了他们之后的行为。
如果一件事能让对方感觉到他是主动选择去做的,那么他会内化这种凭良心做的行为。道德行为,特别是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做出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所以如果想让某人去做一件事,相比严厉的威胁温柔的告诫更有用,让人们觉得他们自愿去做某事。
🌟 如果你想要更爱他人,你就要表现出你真的爱他。
给他人提供帮助会加强对其好感的观点。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有好感,不如请他帮你一个小忙。
我们不仅坚持自己相信的,同时也相信自己坚持的。
三个理论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自我展示理论、不协调理论、自我知觉理论。
🌟 自我展示理论: 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印象管理)
🌟 认知不协调理论(自我辩解): 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与不适,为了缓解降低这种情绪,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不协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的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有责任,从而会禅师越多的不协调,从而态度改变的也越多。
我们态度的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人之间的一致性。这里用伊拉克战争为例子说明,刚开始是推测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来在战争中没发现这种武器,反而造成了经济人力的破坏和战争的混乱以其因为这次战争孕育出的恐怖主义。刚开始因为相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赞同战争的人,就体验到了不协调,为了减少这种不快的体验,一些美国人修正了政府对外开放战争的主要原因的记忆。他们解释战争是为了解放残暴统治下被压迫的人民。
理由不足 :当人们的某个行为理由不足时,他们不快的体验会越强,因为他们对态度的改变越多,从而更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
比如上一章我们提到的,孩子玩机器人的实验,因为我们是温和的告诫,这个理由相比威胁他要玩就揍他来说,让他去做这件事的理由不足,所以孩子更能内化不玩玩具这个要求。
认知不协调关注的不是行为后的奖惩具有什么样的效力,而是什么因素会引发那种好的行为。 定理: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只有当权威在场时,专制管理才是有效的,因为人们不会内化被迫的行为。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问题,胁迫他他反而改不了,需要温和的告诫,但是好言相劝后,这个人改不改,还要看他自己。
对于教导孩子:不协调理论强调鼓励和诱导应该足够引发所期望的行动,从而这就暗示了管理者、老师和父母应该用唯一足够的刺激就可以引发所期望的行为。
当我们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对于简单的决定,这种决定-变成-信念的效应会增长自负,我们会想“我决定的一定是对的”,这种效应非常快。
🌟 自我知觉理论:当我们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和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我们的行为可以触发一定的情绪,比如放松的姿态可以减少紧张。面露微笑可以提升对褒义词的判断。所以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对着镜子微笑,听一些放松的音乐。想要一天过得好,先大步流星走上一分钟,同时甩胳膊并注视前方。
我们想要体验别人的感觉,就模仿他人的表情,但是其实人类只要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姿势和声调,我们就会自然的无意识的模仿他们每时每刻的反应。这就是人类天生的共情能力。
过度合理化效应(人就是贱效应,我起的名字):付给人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让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事,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
因为没有预期的报酬并不会破坏内在兴趣,人们还可以将他们归因于自己的动机。
如果给报酬和赞赏是针对人们的成就,则它会增加个体的内部动机。如果报酬是为了控制人们,让人们觉得是报酬导致了他们的努力,那么这会降低个人对工作的兴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2024-05-11 广告
在我们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特别推出心理健康免费测试。这项测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初步的心理健康评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