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有那几种类型

 我来答
RenKwang
2020-11-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基本只有一种类型,这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的,创作代表人物有郭沫若、田汉和曹禺,都是以前现代文学中的老作者。

郭沫若在这一时期有《武则天》和《蔡文姬》,两者都是以现代视角给历史翻案的创作方式,郭沫若从现实政治出发,到历史中去寻找事件和人物,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这是其历史剧创作的方式。

两部剧分别给武则天和曹操翻案,将其理解为雄才大略的君主,时代的风流人物,而蔡文姬的及其故事,则更渗透了“爱国”“重建建安文化”的意义,国家和个人情感的冲突这一当代常见的主题,在这里以历史的外衣重新展现。

田汉有不少直接表现当代工农生活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比如《朝鲜风云》、《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等,但《关汉卿》是其中得到最高评价的。

关汉卿被塑造为成一个战斗者,以杂剧创作为武器来反贪官污吏,为冤案和弱者发生,实际上体现了当代左翼文艺家的身份认同,和田汉自己的身份有所重叠。

这部剧对于史料的运用则更加随意——或者说,浪漫主义式的,因为本身关汉卿就没留下什么史料,田汉大部分时候是以虚构性的扩展来整合零碎的史料细节的。

曹禺有《胆剑篇》,发表于61年,以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素材。剧作把吴越的战争处理为侵略和反侵略,灭国和复国的样子,着重表现勾践的“卧薪尝胆,誓雪国耻”的意志,和与越国军民的鱼水情和艰苦奋斗,这和当时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有关。78年他还有《王昭君》。

关于如何创作,怎么评论历史剧的问题,在当代多有讨论,其代表人物是杨绍萱、吴晗和矛盾。杨绍萱的立场是可以不管历史的时代性,而“不免带有剧本产生的时代性”,着重强调让历史来为现实服务,而其批评者则认为这种写法不够“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地处理历史剧,应当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而60年代初的吴晗,则提出“历史剧是艺术,也是历史”,要求历史剧不许可虚构和夸张。矛盾的长文《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是这一讨论中的重要文章,通过对卧薪尝胆的批评,他指出历史剧也应当尊重史实,还举出《桃花扇》的例子作为典范。

这些讨论中占上风的意见还是,文学家虽然重视虚构性,但这种重视也要以不妨害表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为限度。

扩展资料:

50年代以后,重视话剧和电影的传统得到继续,戏剧和政治和社会生活直接关联的观念也得到强调,不过这段时间内创作的戏剧,除了老舍的《茶馆》以外,很少能有剧作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总体而言,表现现实生活的成功之作几乎没有,反倒是取材于历史的作品,能够保持不错的水准。

55年之前,戏剧表现工厂农村斗争和革命历史的作品获得强调,56年到57年题材所有扩展,也开始讨论讽刺和喜剧等问题,57年有《茶馆》。

58年以后,紧密配合政治运动是对话剧等文艺的强大要求,但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由于距离政治的现实过近,所以有着很强的图解政策的特点,而历史题材和现实政治稍具间接性,保留了一定的创作空间,因而成就不低。

63年后开始准备文化革命,戏剧成为与政治运动直接关联的文艺样式,成为这一时期文艺样式的中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话剧

女神你别碰
2014-09-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总的来说就一种类型。你应该懂的。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所有的剧种都只有一个思想表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