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怎样来的?
2019-04-08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摇篮一一黄河流域。
春秋时代还处于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是维系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天大的事”自然是搞好农业生产。要搞好农业生产,自然就得把握农时,掌握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以便在恶劣天气到来时,提前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古人是怎样有效地把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呢?人们首先从观察物候的变化人手。所谓物候,就是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最古老的历书一一《夏小正》上就物候有详细的记载。《夏小正》全文虽只有五百余字,却以全年1 2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说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特别是北斗星的变化规律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后来,人们发现通过物候来掌握气候显得没有规律,并且也不太稳定。直到周朝、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人们意识到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系。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土圭被发明,用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这就是土圭测日影的方法。
经过长久的观测和记录,人们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土圭上的杆影长度最短,而后就越来越长,天气也随之越来越凉;进入冬天后,又有一天其正午的杆影长度最长,我们的祖先给它们命名为“日至”。“至”就是达到极限的意思。后来,为了把两个“至”区分开,又把夏季的日至称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季的日至称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恰恰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命名为“秋分”和“春分”,“分”表示昼夜平分。今天,在河南嵩山脚下还保留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完好如初,是我国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的最好证据。
另据史书记载,土圭并非唯一的测量工具,也有人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黄昏时斗柄指东为“春分”,指南为“夏至”,指西为“秋分”,指北为“冬至”。
“两至”、“两分”确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端的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下来。这样“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正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就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农业生产也变得更加精细与复杂。为了使生产效率提高,必然要求人对农时和气候的掌握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性,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这16个节气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时二十四节气才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就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从此,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延伸着。对农业生产有特别含义的时段,有了更详细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运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节气的含义,已不仅仅是24个名称所能表达的了。可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季节变化规律,不断总结、探索而创造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可使人用力少而收成多,是指导农业生产的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