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能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给气死呢?
《三国演义》最后一回最后一段第一句是这样写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然后世后人却流传这么一句话,即三国(天下)尽归司马懿。这句话出自何处,何人所说均无处可查。只是近代李宗吾在《厚黑学》中有提到“天下尽归司马氏矣!”李宗吾为何得此结论,缘于司马懿能忍受巾帼之辱。一个巾帼之辱,足以概括出司马懿的心黑脸厚。
世人皆习惯以胜败来论英雄,那三国时代中真正胜者莫过于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家族,而非诸葛孔明或孙吴或蜀汉或曹魏。然而,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王朝里,司马懿只能永远站在阴冷的角落里,充当一名一站到底的配角。纵观司马懿一生,阴狠和隐忍是其显著的标签。阴狠更能展现出司马懿这一末世枭雄不一样的人生。
《三国演义》原著中有多处体现到司马懿一生无数次阴柔且精彩人生表演,其中用阴狠之计克擒蜀国降将孟达,堪称精彩表演中的精典之作。原著是这样记载司马懿一手对孟达甜言蜜语,一手对魏主先斩后奏,最终只用八天就从宛城杀到了城下,再用了十六天砍下了孟达的脑袋。原著原文是这样描写司马懿的精湛表演,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一面令参军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梁畿先行,懿随后发兵。
从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一事,可以看出司马懿的阴狠之下的三种谋略。
即其一,一看就透。
司马懿就是一个人精,精于从行事中看出别人的意图,善于从处事看透别人的人性。特别是对诸葛亮的研究与实践,更是知已知彼。奔袭上庸,克日擒孟达,对司马懿而言,无非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也很短,前后不到一个月。然而司马懿的指挥才能却是非常出色。首先,司马懿正确分析到诸葛亮的意图(孟达一举,两京休矣)。接着,掌握孟达的为人和品行(此贼必通谋诸葛亮)。最后,准确判断敌情和发展趋势,采取缓兵之计,麻痹孟达(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
其二,当机立断。
司马懿奔袭上庸之前,赋闲在宛城,只是魏兵累败于蜀汉,刚刚被起用的将领。可是司马懿不顾个人风险,不惜违背皇命,毅然决定打破先斩后奏的常规。为此,司马懿以极大的胆魄当机立断,立刻从宛城出发,直接奔袭上庸,出其不意,一举剿灭孟达。
其三,见机行事。
本来魏主是命令司马懿调取南阳各路军队,前往长安与曹睿汇合,而后一同领兵击退蜀兵。司马懿却未墨守成规(写表申奏天子,等天子下诏后再带兵讨逆),拘泥于君命(起南阳诸路军马,前赴长安),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日要行二日之路,直接由宛城奔袭上庸),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克日到长安聚会),以四面围城,内外攻城,一鼓作气,不到一个月就结束战役,把孟达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司马懿的阴狠之术如同谜那样,让对手猜不透,看不穿,想不通,迷惑且麻痹了孟达,克日擒孟达,才力挽狂澜使魏国转危为安。千里奔袭上庸这一役,不仅显示出司马懿杰出军事指挥才能,还赢得魏明帝曹睿的信任,为司马家族的千秋大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