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为何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这要从回族的形成说起。回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形成于唐朝。这是我国境内众多少数民族中,最晚形成的一个民族。从根源上说,回族不是我国的土著民族,类似的民族还有俄罗斯族等。不同点在于俄罗斯族在境外有着本民族的主体,而回族作为一个新形成的民族,不存在这样一个境外主体。
回族的先民来自阿拉伯国家,分别由水路和陆路进入我国。这也是如今回族同胞集中于我们西北和福建泉州等沿海城市的原因。这些进入我国的阿拉伯人,多半是进行经贸活动的商贾。由于经常往返于大唐(长安)和阿拉伯半岛各个国家之间,人们以“回回”称呼——这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说明他们经常往返的状态,来来回回而已。
后来有相当一部分阿拉伯商人定居在长安等地,和当地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相互间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人们沿袭了之前的称呼,这就是回族族名的由来。
由于这一历史原因和民族渊源,我国的回族同胞普遍使用汉语(各地方言),而在宗教活动时使用阿拉伯文。这是回族同胞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原因。因为从根源上而言,回族的先祖是阿拉伯人,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文明(文字),不需要再新创一种文字。
不过回族同胞所使用的汉语,和汉民族所通用的还是有细微差别。这主要表现在大量的阿拉伯词语和波斯语词语音译之后被回族同胞借用。若非本民族中人,很可能不明其意。如“东涯”一词,就是来源于波斯语。意思相当于我们汉族常说的“阳世”、“人世间”,有时候也有“整个世界”的衍生意。比如说你这种人,“东涯”上就没见过。
回族同胞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历史上涌现出很多著名人物,如大航海家郑和。还有大书法家米芾,有专家考证也是回族人。抗日期间,还有著名的“回民支队”英勇作战,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抵抗日寇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