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的意义
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场战役结束后,苏军战线中的弧形也消失了,形成了一道新的、更坚挺的战线。
库尔斯克会战德国失败的真正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将这场会战称为苏军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一些史学家不久前根据最新解密的史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军在那场会战中并非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损失惨重,以至于元气大伤。相反,德军在战役后期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这些专家认为,真正使德军最终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的勇气和信心。随着希特勒这一决定的做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后一次争取战略主动的机会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史学家们指出,最新披露的档案使人们对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役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德国法西斯在二次大战中注定失败的命运。历时50余天的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于1943年8月23日以苏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这场会战后,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转入了战略进攻。斯大林在评价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时说:“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
首先,统计口径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尤其坦克的损失。德国坦克的损失数据,总是只统计“绝对损失”,就是绝对无法再继续修理。然而,大多数“被击毁”的坦克实际上都是可以修理的,因此德国统计的“坦克损失”与实际的损伤相差很大。事实上,由于德军丧失了战场控制权,不少仍能修理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丢在了战场和败退途中。
以“费迪南”自行火炮为例,该自行火炮火力极强,装甲极其厚重,苏联坦克从正面和侧面均无法将其摧毁,多数受损的“费迪南”都是被步兵炸毁了履带或是因故障而抛锚。理论上,几乎所有受损的“费迪南”都可以修复,不应算作损失。
然而事实上,生产总数不过90辆的“费迪南”竟然有40辆丢在了库尔斯克,原因就是苏军最后控制了“费迪南”历经鏖战的主要战场,没能让德军将这些战车拖走。
因此,德军失败的首要因素就是没能获得战场控制权,加上“统计口径”不合理,导致后人忽视了战役的关键细节。
同样是围绕“战场控制权”,由于苏军顽强抵抗,尽管付出了比德军高出几倍的伤亡,坦克总损失超过四五倍,但苏军纵深防御的强大韧性,使德军的进攻丧失了锐气。从而,苏军确保能够牢牢掌握最后的战场控制权,这一点是决定坦克对抗胜负的一个关键。
后世有人指出,由于美英盟军在西西里登陆,导致希特勒被迫宣布终止“堡垒行动”,才令苏联红军侥幸获胜。但这完全是凭借一些表面数字得出的空洞结论。
表面上德军进攻中只损失了3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这只是所谓“绝对损失”的数字,实际因毁伤或故障而丧失战斗力的坦克已经超过大半,例如首次上阵的90辆“费迪南”和200辆“黑豹”大多数都丧失了行动能力。曼施坦因曾反对希特勒结束进攻的命令,要求继续对苏军防线发起攻势,从“控制战场”角度讲这是一个正确主张,但这个主张却没有考虑到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持久性。
德军在库尔斯克投入了29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已经是德军在东线的几乎大部分家当。战役的“字面损失”虽然不大,但上千辆受伤和故障坦克都被拖到了后方修理,已不可能再有更多坦克投入后续的战斗,这个事实在后半阶段的苏军反攻过程中暴露无疑。所谓“因盟军登陆西西里,德军装甲主力西调”的说法,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西调的部分德军装甲师,完全是由光杆人员编成,坦克几乎全留在了捉襟见肘的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