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决定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

 我来答
高许许爱教书
2023-05-26 · TA获得超过34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4.8万
展开全部

鄱阳湖之战:决定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

鄱阳湖之战简介: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一场著名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此战的地位,在今天我们看来,可以同“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之战划等号。赤壁的熊熊战火,彻底搅醒了阿瞒一统江山的黄粱美梦;同样,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敌手陈友谅和朱元璋双方共出动总兵力达八十万人,进行了一番生死较量的决战,彻底奏响了元朝灭亡的送葬曲。

鄱阳湖水战,从兵力上分析,时年44岁的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之众,而小他八岁的朱元璋只凑出了二十万人的军队,显然敌众我寡;从武器装备上分析,陈友谅麾下的战舰大多是特大号的,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而朱元璋方面净是一些小船,相比之下颇象是压缩饼干,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明显敌强我弱。在这种极其不利因素充斥的情况下,如何打好这场仗,朱元璋有斗志有信心。

当然,信心百倍是一回事,势力较量是另一回事。开始的几天,双方酣战正急,“炮火连天,湖水尽赤”(《石匮书》语),想那湖水都被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可谓极其惨烈。

好在朱元璋部队找到了陈友谅的水军的软肋,发现敌方船体“块头”虽大却很笨拙,己方船虽小好掉头,可以其左冲右突的灵活性,有效扬长避短,击打大块头的软肋。陈友谅部在朱元璋部的死缠烂打之下,只好灰溜溜地后撤。

趁着战斗间隙,朱元璋召集手下将领研究战情。有部将郭兴建议:“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欣然采纳。

立刻命令组成敢死队,驾驶装满火药的七条小船,利用那天傍晚正好刮起的东北风,乘风点火,快速直冲陈友谅大船阵营。一时间风急火烈,很快在汉军大船中蔓延燃烧起来,熊熊火焰,把湖水照得通红。在朱元璋率领随后杀到的大军面前,陈友谅手下的将士还没有回过味来,就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谁知湖口早已被朱元璋重兵堵住,重重包围。陈友谅不惜冒死突围,结果被朱军一阵乱箭射死。

可以说,鄱阳湖大战以朱元璋一方的完胜落下帷幕。经此一役,朱元璋已居于天下无敌的地位。他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行动力等,已经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并且在这一高度上再未落下。难怪在战役结束后,他非常开心地总结道:“今日之功,胜赤壁走曹瞒远矣!”(《石匮书》语)在朱元璋看来,三国周郎,也已经不在话下。

事实上也是如此。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 朱元璋先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之机,派人暗暗凿沉了船,将小明王淹死。

公元1367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当上了明太祖。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

由此看来,朱元璋“鄱阳湖大战”确实奠定了改天换地的坚实基础,为他的明朝霸业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