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运动实践证明,竞技体育运动的训练、比赛中不仅消耗大量的体能,同时也大量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而扎实的心理训练,即使得到良好的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在比赛中也很难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正如美国学者格鲁波指出:“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生物力学因素”。
心理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与相关人员有意识、有目的、有系统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共同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就跆拳道运动而言,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使之具备从事跆拳道运动所需的专项优秀心理素质和在训练比赛中能够有效调节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为取得比赛胜利而进行的心理准备过程。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在紧张、激烈、复杂的比赛环境中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相对稳定的心态,以使竞技能力得到正常或超常发挥.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通过对跆拳道运动的参与者实践活动本身所固有特征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其心理特征。
一、跆拳道运动的活动结构与条件
跆拳道运动是一种由运动员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组合成错综复杂的战术行动所组成的具有身体直接对抗和心理直接对抗性质的竞技运动。横踢、下劈、后踢、双飞、旋风踢及步法等基本技术是跆拳道运动中的基本活动结构单位,也是实现各种战术行动的具体方法。构成跆拳道比赛的行动按其具体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进攻行动和防守行动,在实施进攻或防守行动时,各种不同战术行动的运用与技术动作的组合方式,取决于对手的技战术特点、临场情势以及与跆拳道运动中各种具体的主观活动相关的条件,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活动结构。
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所要实施的各种技术动作、战术行动,都是在规定当场地上、竞赛规则的限制下以及对手积极顽强对抗下进行的。完成任何一种技术动作或战术行为都将受到来自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都必然会受到实践、空间和对抗条件的限制,任何的预见性、目的性、全面性、迅速性、突变性、协调性、准确性和紧张性,都将是一切行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因此,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战术意识,感知和判断必须是迅速而准确的;技战术的选择必须是灵活而果断的;所有的反应必须是主动而快捷的。
跆拳道比赛具有短时间、高强度的特点,因此,运动员临场完成的任何一种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都必然与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强度的紧张度相关联。运动员对各种主客观刺激,是以其相应肌肉系统的协调活动形式组成各种基本技术动作作出的应答。它是以动作的多样化、精细化、动作结构的变异性以及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的迅速性、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为特征的。
鉴于跆拳道运动具有上述活动结构与各种条件,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特征不仅表现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它们是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跆拳道运动员情绪和意志特征
高度紧张、竞争异常激烈的比赛条件下完成各种技战术动作,势必与运动员极度紧张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丰富多彩、鲜明强烈和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稳定的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和始终保持增力情绪状态等的能力,以及一系列跆拳道专项运动所必备的意志品质。这些能力和品质构成了跆拳道运动的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心理特征。
比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大、节奏快、且活动剧烈,机体要忍受因极度紧张而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而比赛战局常常起伏不定,比赛总是在顺利与困难并存且迅速转换中呈现出其复杂性;场外的观众有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与倾向。所有这一切复杂的现实状况势必与运动员对比赛意义的认识、期望及当时的生理、心理状态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复杂多变的情绪体验。这些都作为极其活跃而多变的因素影响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基于此,跆拳道运动员的情绪体验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情感与情绪体验往往是围绕着成功与失败而不断变化的。参加比赛的目的是取得胜利,但比赛是双方体能、技能、战术、智慧、心理的大比拼,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非主观因素所能左右的。因此,成功与失败总是伴随着运动员,使之在成败之间去完成情感和情绪的体验。
其次,情绪体验异常强烈与鲜明。一般来说,对比赛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期望水平较高而对手的实力又强,主客观的困难多,这时候运动员的各种想法就多,情绪体验就会强烈。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可能更强烈,也可能趋于稳定。
第三,情绪体验的性质变化迅速。这主要是与场上的比分变化、优劣势转换、技战术应用的效果等多种因素相联系的。比赛中胜负往往一瞬间,扣分、警告可以左右比赛的胜负,优势判定可以左右比赛的胜负,特别是新规则的“突然死亡法”更是使比赛进入白热化,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程度逼近极限值而使情感和情绪体验达到空前,此时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就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三、跆拳道运动员个性心理的特征
跆拳道运动的活动结构、条件以及训练、竞赛的各种特点,对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表现方式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具体表现在: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强的、高度灵活的和平衡的神经过程。高度发展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保证了在技战术情况突然改变时能够迅速改变自己的行动结构与方式,提高了在和对手对抗中变换动作的速度、节奏以及实施战术措施的能力。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一般心理训练
一般心理训练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和发展运动员所必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的训练过程。它的任务在于促进运动员良好个性特征的发展和项目所需心理品质的不断完善。包括培养从事跆拳道运动所需要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二、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是针对既定的比赛任务进行的使运动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自我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其主要任务是让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激发比赛动机,树立胜利的信心;学会并掌握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性,使之学会在紧张激烈、瞬间万变的比赛情势下,保持积极向上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三、赛中心理训练
赛中心理训练是在每场比赛前、局间休息或轮次之间的间歇期,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或调节的方法。其任务是帮助运动员积累和分析比赛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新的比赛行动对策与计划。
四、赛后心理调节
历经高强度紧张激烈的跆拳道比赛后,运动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产生极度的疲劳,此时的心理调节更为重要,是心理训练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主要为肯定成绩、分析不足、稳定情绪,以便更好地投入进一步的训练中去。
第三节 赛前与赛后的心理调节方法
一、赛前心理调节方法
1、比赛动机训练
良好的比赛动机可以形成积极向上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排除比赛不利因素的干扰并最终形成稳固的最佳竞技状态。可以采用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教育方法来实现。
2、自我认知训练
这是一种赛前阶段提高自信心的心理训练方法。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自觉进行自我灌输与暗示,“我一定行”,不管发生任何情况,“我都不会受干扰”等思想,时刻提醒自己,“我的技战术一定成功”,使运动员对自己充满信心。
3、心理适应训练
这是促进运动员与竞赛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协调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适应比赛器材、适应参赛地生活、适应不同的观众情绪、适应不同裁判风格、适应场地氛围等训练。
4、心理准备训练
这是一种通过了解比赛双方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练等帮助运动员做好参赛心理准备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一般准备、模拟训练、心理调节训练等。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对手,包括对方擅长的技战术、攻防习惯,做到比赛中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赛后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
1、正确看待胜负,迅速消除比赛成绩的干扰。
2、消除不正常的攻击心理
赛场中处于全力拼搏和进攻性冲动的状态之中,比赛后这种状态不会立即消失,特别是失利的一方,因为预期的目标未达到,可能会产生新的攻击冲动。因此,赛后进行及时的心理调整很有必要。
3、防止丧失自信心
比赛失利后,运动员可能自信心丧失,伴随而来的是对以前自己已建立的运动表象产生动摇,思维陷入错误的判断中,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没有运动员的素质和条件,所有努力都是无用的等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4、消除赛后紧张情绪
运动员参加比赛以后,激烈的紧张情绪不会马上消失,比赛层次与规格越高,带来的紧张情绪越强烈。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消除紧张情绪,消除比赛的负面影响。
第四节 心理训练方法
一、注意集中训练
在训练、比赛中引起分散注意的因素很多、诸如身体、环境、心理等方面,因此进行针对性强的注意集中训练很有必要。常用的方法有: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意守法;低声发令法等等。
二、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法是指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来实现的。这是一种运用表象和自我暗示相结合的心理训练方法。
具体方法是:在头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正确的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象中完成动作。该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技战术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
三、意志训练
意志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始终如一地、巧妙地安排到教学训练的每一个环节中,采取各种方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诱导训练法
诱导训练是通过他人的语言信号或其他途径(录像、录音)的外界刺激来引导运动员按照预订的要求去执行的心理训练方法。比如听音乐、读书、看电影、适度的娱乐活动等就可以使运动员获得心理的放松,缓解紧张的情绪。
五、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赛最好适应性的准备。它必须在充分了解对手、比赛环境条件、场地器材的基础上进行,所模拟的情况要与真实的情况相近似,才能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跆拳道常见的模拟训练方法有:模拟对手的技战术打法以提高自自身适应能力、模拟比赛场景与观众情绪来提高抗干扰能力、模拟比赛日程和作息制度来及时调节生物钟、模拟裁判误、漏判来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与相关人员有意识、有目的、有系统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共同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就跆拳道运动而言,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使之具备从事跆拳道运动所需的专项优秀心理素质和在训练比赛中能够有效调节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为取得比赛胜利而进行的心理准备过程。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在紧张、激烈、复杂的比赛环境中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相对稳定的心态,以使竞技能力得到正常或超常发挥.
第一节 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通过对跆拳道运动的参与者实践活动本身所固有特征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其心理特征。
一、跆拳道运动的活动结构与条件
跆拳道运动是一种由运动员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组合成错综复杂的战术行动所组成的具有身体直接对抗和心理直接对抗性质的竞技运动。横踢、下劈、后踢、双飞、旋风踢及步法等基本技术是跆拳道运动中的基本活动结构单位,也是实现各种战术行动的具体方法。构成跆拳道比赛的行动按其具体的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进攻行动和防守行动,在实施进攻或防守行动时,各种不同战术行动的运用与技术动作的组合方式,取决于对手的技战术特点、临场情势以及与跆拳道运动中各种具体的主观活动相关的条件,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活动结构。
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所要实施的各种技术动作、战术行动,都是在规定当场地上、竞赛规则的限制下以及对手积极顽强对抗下进行的。完成任何一种技术动作或战术行为都将受到来自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都必然会受到实践、空间和对抗条件的限制,任何的预见性、目的性、全面性、迅速性、突变性、协调性、准确性和紧张性,都将是一切行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因此,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战术意识,感知和判断必须是迅速而准确的;技战术的选择必须是灵活而果断的;所有的反应必须是主动而快捷的。
跆拳道比赛具有短时间、高强度的特点,因此,运动员临场完成的任何一种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都必然与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强度的紧张度相关联。运动员对各种主客观刺激,是以其相应肌肉系统的协调活动形式组成各种基本技术动作作出的应答。它是以动作的多样化、精细化、动作结构的变异性以及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的迅速性、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为特征的。
鉴于跆拳道运动具有上述活动结构与各种条件,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特征不仅表现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它们是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跆拳道运动员情绪和意志特征
高度紧张、竞争异常激烈的比赛条件下完成各种技战术动作,势必与运动员极度紧张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丰富多彩、鲜明强烈和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稳定的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和始终保持增力情绪状态等的能力,以及一系列跆拳道专项运动所必备的意志品质。这些能力和品质构成了跆拳道运动的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心理特征。
比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大、节奏快、且活动剧烈,机体要忍受因极度紧张而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而比赛战局常常起伏不定,比赛总是在顺利与困难并存且迅速转换中呈现出其复杂性;场外的观众有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与倾向。所有这一切复杂的现实状况势必与运动员对比赛意义的认识、期望及当时的生理、心理状态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复杂多变的情绪体验。这些都作为极其活跃而多变的因素影响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基于此,跆拳道运动员的情绪体验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情感与情绪体验往往是围绕着成功与失败而不断变化的。参加比赛的目的是取得胜利,但比赛是双方体能、技能、战术、智慧、心理的大比拼,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非主观因素所能左右的。因此,成功与失败总是伴随着运动员,使之在成败之间去完成情感和情绪的体验。
其次,情绪体验异常强烈与鲜明。一般来说,对比赛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期望水平较高而对手的实力又强,主客观的困难多,这时候运动员的各种想法就多,情绪体验就会强烈。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可能更强烈,也可能趋于稳定。
第三,情绪体验的性质变化迅速。这主要是与场上的比分变化、优劣势转换、技战术应用的效果等多种因素相联系的。比赛中胜负往往一瞬间,扣分、警告可以左右比赛的胜负,优势判定可以左右比赛的胜负,特别是新规则的“突然死亡法”更是使比赛进入白热化,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程度逼近极限值而使情感和情绪体验达到空前,此时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就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三、跆拳道运动员个性心理的特征
跆拳道运动的活动结构、条件以及训练、竞赛的各种特点,对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表现方式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具体表现在: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强的、高度灵活的和平衡的神经过程。高度发展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保证了在技战术情况突然改变时能够迅速改变自己的行动结构与方式,提高了在和对手对抗中变换动作的速度、节奏以及实施战术措施的能力。
第二节 跆拳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一般心理训练
一般心理训练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和发展运动员所必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的训练过程。它的任务在于促进运动员良好个性特征的发展和项目所需心理品质的不断完善。包括培养从事跆拳道运动所需要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二、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是针对既定的比赛任务进行的使运动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自我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其主要任务是让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激发比赛动机,树立胜利的信心;学会并掌握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性,使之学会在紧张激烈、瞬间万变的比赛情势下,保持积极向上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正常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三、赛中心理训练
赛中心理训练是在每场比赛前、局间休息或轮次之间的间歇期,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或调节的方法。其任务是帮助运动员积累和分析比赛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新的比赛行动对策与计划。
四、赛后心理调节
历经高强度紧张激烈的跆拳道比赛后,运动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产生极度的疲劳,此时的心理调节更为重要,是心理训练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主要为肯定成绩、分析不足、稳定情绪,以便更好地投入进一步的训练中去。
第三节 赛前与赛后的心理调节方法
一、赛前心理调节方法
1、比赛动机训练
良好的比赛动机可以形成积极向上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排除比赛不利因素的干扰并最终形成稳固的最佳竞技状态。可以采用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教育方法来实现。
2、自我认知训练
这是一种赛前阶段提高自信心的心理训练方法。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自觉进行自我灌输与暗示,“我一定行”,不管发生任何情况,“我都不会受干扰”等思想,时刻提醒自己,“我的技战术一定成功”,使运动员对自己充满信心。
3、心理适应训练
这是促进运动员与竞赛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协调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适应比赛器材、适应参赛地生活、适应不同的观众情绪、适应不同裁判风格、适应场地氛围等训练。
4、心理准备训练
这是一种通过了解比赛双方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练等帮助运动员做好参赛心理准备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一般准备、模拟训练、心理调节训练等。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对手,包括对方擅长的技战术、攻防习惯,做到比赛中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赛后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
1、正确看待胜负,迅速消除比赛成绩的干扰。
2、消除不正常的攻击心理
赛场中处于全力拼搏和进攻性冲动的状态之中,比赛后这种状态不会立即消失,特别是失利的一方,因为预期的目标未达到,可能会产生新的攻击冲动。因此,赛后进行及时的心理调整很有必要。
3、防止丧失自信心
比赛失利后,运动员可能自信心丧失,伴随而来的是对以前自己已建立的运动表象产生动摇,思维陷入错误的判断中,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没有运动员的素质和条件,所有努力都是无用的等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4、消除赛后紧张情绪
运动员参加比赛以后,激烈的紧张情绪不会马上消失,比赛层次与规格越高,带来的紧张情绪越强烈。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来消除紧张情绪,消除比赛的负面影响。
第四节 心理训练方法
一、注意集中训练
在训练、比赛中引起分散注意的因素很多、诸如身体、环境、心理等方面,因此进行针对性强的注意集中训练很有必要。常用的方法有: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意守法;低声发令法等等。
二、念动训练
念动训练法是指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来实现的。这是一种运用表象和自我暗示相结合的心理训练方法。
具体方法是:在头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正确的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象中完成动作。该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技战术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
三、意志训练
意志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始终如一地、巧妙地安排到教学训练的每一个环节中,采取各种方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诱导训练法
诱导训练是通过他人的语言信号或其他途径(录像、录音)的外界刺激来引导运动员按照预订的要求去执行的心理训练方法。比如听音乐、读书、看电影、适度的娱乐活动等就可以使运动员获得心理的放松,缓解紧张的情绪。
五、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赛最好适应性的准备。它必须在充分了解对手、比赛环境条件、场地器材的基础上进行,所模拟的情况要与真实的情况相近似,才能达到模拟训练的效果。跆拳道常见的模拟训练方法有:模拟对手的技战术打法以提高自自身适应能力、模拟比赛场景与观众情绪来提高抗干扰能力、模拟比赛日程和作息制度来及时调节生物钟、模拟裁判误、漏判来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