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把相见欢翻译编成现代小诗的?急急!百分悬赏拉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格律
[编辑本段]
⊙○⊙●○△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说明:
相见欢◎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题考〕 本调昉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作法〕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编辑本段]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翻译
[编辑本段]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去国之愁。此时此刻,另有一种滋味涌上心头。
相见欢(朱敦儒)
[编辑本段]
作者: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2。簪缨散3。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全部注释】
1.金陵:即南京。西楼:一般泛指高楼,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处应指南京城楼。
2.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事。
3.簪缨散:簪缨指仕宦冠服,骆宾王《帝京篇》:"簪缨北阙来。"此借指仕族逃散流亡。
4.倩:通"请"。扬州:时处于宋金对峙前方,屡受金兵进犯,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几被焚烧破坏殆尽。
【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动。——李煜《相见欢》
春日。喧嚣。林。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泪,香。谁说只有酒醉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我何时再能入梦?
人生短苦。人生长恨。水总是向东流去,带走一缕缕伤愁,带走今天的朝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静静的西阁。在月光下捡拾忧愁的往事。我们相对无言。端一樽酒,让我们今夜长醉。
月,挂在楼上。钩起一匹青纱。
院中只有梧桐。秋风扫落叶。哗然无声。深门内宅中的秋,清,寂。独坐秋中自衔觞,落叶卷袭漫天黄。
纷纷扰扰的离愁,包裹在心头。剔不去,躲不开。装愁绪的箱箧,却依然空。
相见欢,分离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别离,又何必相逢。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别离既然愁苦,何相逢。无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宋钦宗靖康末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南犯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同年,赵构率众南渡,在南京称帝,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朱氏此词即作于是年秋天到达南京时,词中伤世念乱、慷慨无限,被陈廷焯《词则》誉为"笔力雄大,气韵苍凉"。上片写登金陵城楼所见之景,清秋萧瑟、夕阳西垂,均寓悲凉无力之慨;"大江流"三字,则暗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成句,寄托故园之思。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逗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相见欢专辑
[编辑本段]
专 辑:相见欢
歌 手:李烁
语 言:国/粤语专辑1CD
公 司:柏菲音乐
日 期:2004.07.10
200柏菲音乐重大奉献,Hi-Fi效果不容置疑,收录多首不朽邓丽君名歌,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韵味,唯美音画——你回不回来展现李烁另一种风姿,将岭南古琴首次融入抒情歌曲——琴棋书画不容错过,许建强、小岛洪海,精心打造,回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情歌新作——相见欢。
继《君在何方》的“惊鸿一瞥”后,发烧友苦候一年,李烁第二张个人专辑《相见欢》终于面世。唱片糅合人文、流行、创作、高素质录音于一体。三首原创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为乐迷带来不少惊喜。
李烁的嗓音甜美、清丽,发烧圈内人所共知。但今趟李烁将其酷爱的诗词画赋之风格融入《相见欢》中,令碟内每首歌都仿佛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画,幽雅清新,亲切可人。唱片音效不俗,人声通透圆润,低频的延伸出色。
点题之作《相见欢》是一首极品佳作。曲韵悠扬,歌词如诗如画、朗朗上口,完全抛开了一般流行歌浮躁的通病,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二胡与古筝的映衬下,李烁温柔的歌声更添古朴、典雅的气质,犹如一位穿越古今的女子述说着对感情矢志不渝的期盼。
另一首原创作品《你回不回来》延续了《君在何方》的深情。李烁时而柔情、时而忧伤、时而激扬,从心底迸发出对爱的呼唤,在小提琴与敲击乐的煽情下,歌声用情至深,荡气回肠,弥久不散。“宝物沉归底”,最后一首《琴棋书画》更是让人惊叹。富有哲学意味的文言文式歌词,字字斟酌,在琴棋书画间畅谈人生、笑看风云,寓意深邃。李烁富有穿透力的歌声,配上儒雅的古琴与琵琶、动感的大鼓敲击,将歌曲升华至流行歌所未有的深厚文化艺术境界。
值得发烧友注意的是,这张唱片的电平较低,会比较考验音响系统的匹配情况。至于音效与去年的《君在何方》相比孰优孰劣,发烧友细心比较便清楚。
相见欢词全集
[编辑本段]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内容】:
微云一抹遥峰,
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
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内容】: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年代】:北宋
【作者】:朱敦儒
【作品】:相见欢
【内容】: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定格: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编辑本段]
⊙○⊙●○△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说明:
相见欢◎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题考〕 本调昉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作法〕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编辑本段]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翻译
[编辑本段]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去国之愁。此时此刻,另有一种滋味涌上心头。
相见欢(朱敦儒)
[编辑本段]
作者: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2。簪缨散3。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全部注释】
1.金陵:即南京。西楼:一般泛指高楼,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处应指南京城楼。
2.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事。
3.簪缨散:簪缨指仕宦冠服,骆宾王《帝京篇》:"簪缨北阙来。"此借指仕族逃散流亡。
4.倩:通"请"。扬州:时处于宋金对峙前方,屡受金兵进犯,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几被焚烧破坏殆尽。
【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动。——李煜《相见欢》
春日。喧嚣。林。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泪,香。谁说只有酒醉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我何时再能入梦?
人生短苦。人生长恨。水总是向东流去,带走一缕缕伤愁,带走今天的朝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静静的西阁。在月光下捡拾忧愁的往事。我们相对无言。端一樽酒,让我们今夜长醉。
月,挂在楼上。钩起一匹青纱。
院中只有梧桐。秋风扫落叶。哗然无声。深门内宅中的秋,清,寂。独坐秋中自衔觞,落叶卷袭漫天黄。
纷纷扰扰的离愁,包裹在心头。剔不去,躲不开。装愁绪的箱箧,却依然空。
相见欢,分离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别离,又何必相逢。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别离既然愁苦,何相逢。无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宋钦宗靖康末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南犯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同年,赵构率众南渡,在南京称帝,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朱氏此词即作于是年秋天到达南京时,词中伤世念乱、慷慨无限,被陈廷焯《词则》誉为"笔力雄大,气韵苍凉"。上片写登金陵城楼所见之景,清秋萧瑟、夕阳西垂,均寓悲凉无力之慨;"大江流"三字,则暗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成句,寄托故园之思。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逗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相见欢专辑
[编辑本段]
专 辑:相见欢
歌 手:李烁
语 言:国/粤语专辑1CD
公 司:柏菲音乐
日 期:2004.07.10
200柏菲音乐重大奉献,Hi-Fi效果不容置疑,收录多首不朽邓丽君名歌,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韵味,唯美音画——你回不回来展现李烁另一种风姿,将岭南古琴首次融入抒情歌曲——琴棋书画不容错过,许建强、小岛洪海,精心打造,回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情歌新作——相见欢。
继《君在何方》的“惊鸿一瞥”后,发烧友苦候一年,李烁第二张个人专辑《相见欢》终于面世。唱片糅合人文、流行、创作、高素质录音于一体。三首原创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为乐迷带来不少惊喜。
李烁的嗓音甜美、清丽,发烧圈内人所共知。但今趟李烁将其酷爱的诗词画赋之风格融入《相见欢》中,令碟内每首歌都仿佛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画,幽雅清新,亲切可人。唱片音效不俗,人声通透圆润,低频的延伸出色。
点题之作《相见欢》是一首极品佳作。曲韵悠扬,歌词如诗如画、朗朗上口,完全抛开了一般流行歌浮躁的通病,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二胡与古筝的映衬下,李烁温柔的歌声更添古朴、典雅的气质,犹如一位穿越古今的女子述说着对感情矢志不渝的期盼。
另一首原创作品《你回不回来》延续了《君在何方》的深情。李烁时而柔情、时而忧伤、时而激扬,从心底迸发出对爱的呼唤,在小提琴与敲击乐的煽情下,歌声用情至深,荡气回肠,弥久不散。“宝物沉归底”,最后一首《琴棋书画》更是让人惊叹。富有哲学意味的文言文式歌词,字字斟酌,在琴棋书画间畅谈人生、笑看风云,寓意深邃。李烁富有穿透力的歌声,配上儒雅的古琴与琵琶、动感的大鼓敲击,将歌曲升华至流行歌所未有的深厚文化艺术境界。
值得发烧友注意的是,这张唱片的电平较低,会比较考验音响系统的匹配情况。至于音效与去年的《君在何方》相比孰优孰劣,发烧友细心比较便清楚。
相见欢词全集
[编辑本段]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内容】:
微云一抹遥峰,
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
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内容】: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年代】:北宋
【作者】:朱敦儒
【作品】:相见欢
【内容】: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定格: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展开全部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试转为现代诗:
默默无语
我独自登上
高高的西楼
放眼银河长空
一弯孤月
泼洒着冷辉
如清瘦的弯钩
深深的梧桐
笼盖着
空无人迹的庭院
紧紧地锁住
清爽的深秋
啊
那剪裁不断
梳理了还乱的
是沉沉的离愁
那真是
别有一番滋味啊
弥漫在心头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试转为现代诗:
默默无语
我独自登上
高高的西楼
放眼银河长空
一弯孤月
泼洒着冷辉
如清瘦的弯钩
深深的梧桐
笼盖着
空无人迹的庭院
紧紧地锁住
清爽的深秋
啊
那剪裁不断
梳理了还乱的
是沉沉的离愁
那真是
别有一番滋味啊
弥漫在心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了解做功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知识,通过练习,更加熟悉。
如果你不需要做也可以学会,就不必费力气。应当用更多时间来弥补不足的地方。
如果你不需要做也可以学会,就不必费力气。应当用更多时间来弥补不足的地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题考〕 本调昉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作法〕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编辑本段]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翻译
[编辑本段]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去国之愁。此时此刻,另有一种滋味涌上心头。
相见欢(朱敦儒)
[编辑本段]
作者: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2。簪缨散3。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全部注释】
1.金陵:即南京。西楼:一般泛指高楼,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处应指南京城楼。
2.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事。
3.簪缨散:簪缨指仕宦冠服,骆宾王《帝京篇》:"簪缨北阙来。"此借指仕族逃散流亡。
4.倩:通"请"。扬州:时处于宋金对峙前方,屡受金兵进犯,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几被焚烧破坏殆尽。
【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动。——李煜《相见欢》
春日。喧嚣。林。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泪,香。谁说只有酒醉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我何时再能入梦?
人生短苦。人生长恨。水总是向东流去,带走一缕缕伤愁,带走今天的朝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静静的西阁。在月光下捡拾忧愁的往事。我们相对无言。端一樽酒,让我们今夜长醉。
月,挂在楼上。钩起一匹青纱。
院中只有梧桐。秋风扫落叶。哗然无声。深门内宅中的秋,清,寂。独坐秋中自衔觞,落叶卷袭漫天黄。
纷纷扰扰的离愁,包裹在心头。剔不去,躲不开。装愁绪的箱箧,却依然空。
相见欢,分离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别离,又何必相逢。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别离既然愁苦,何相逢。无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宋钦宗靖康末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南犯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同年,赵构率众南渡,在南京称帝,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朱氏此词即作于是年秋天到达南京时,词中伤世念乱、慷慨无限,被陈廷焯《词则》誉为"笔力雄大,气韵苍凉"。上片写登金陵城楼所见之景,清秋萧瑟、夕阳西垂,均寓悲凉无力之慨;"大江流"三字,则暗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成句,寄托故园之思。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逗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相见欢专辑
[编辑本段]
专 辑:相见欢
歌 手:李烁
语 言:国/粤语专辑1CD
公 司:柏菲音乐
日 期:2004.07.10
200柏菲音乐重大奉献,Hi-Fi效果不容置疑,收录多首不朽邓丽君名歌,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韵味,唯美音画——你回不回来展现李烁另一种风姿,将岭南古琴首次融入抒情歌曲——琴棋书画不容错过,许建强、小岛洪海,精心打造,回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情歌新作——相见欢。
继《君在何方》的“惊鸿一瞥”后,发烧友苦候一年,李烁第二张个人专辑《相见欢》终于面世。唱片糅合人文、流行、创作、高素质录音于一体。三首原创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为乐迷带来不少惊喜。
李烁的嗓音甜美、清丽,发烧圈内人所共知。但今趟李烁将其酷爱的诗词画赋之风格融入《相见欢》中,令碟内每首歌都仿佛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画,幽雅清新,亲切可人。唱片音效不俗,人声通透圆润,低频的延伸出色。
点题之作《相见欢》是一首极品佳作。曲韵悠扬,歌词如诗如画、朗朗上口,完全抛开了一般流行歌浮躁的通病,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二胡与古筝的映衬下,李烁温柔的歌声更添古朴、典雅的气质,犹如一位穿越古今的女子述说着对感情矢志不渝的期盼。
另一首原创作品《你回不回来》延续了《君在何方》的深情。李烁时而柔情、时而忧伤、时而激扬,从心底迸发出对爱的呼唤,在小提琴与敲击乐的煽情下,歌声用情至深,荡气回肠,弥久不散。“宝物沉归底”,最后一首《琴棋书画》更是让人惊叹。富有哲学意味的文言文式歌词,字字斟酌,在琴棋书画间畅谈人生、笑看风云,寓意深邃。李烁富有穿透力的歌声,配上儒雅的古琴与琵琶、动感的大鼓敲击,将歌曲升华至流行歌所未有的深厚文化艺术境界。
值得发烧友注意的是,这张唱片的电平较低,会比较考验音响系统的匹配情况。至于音效与去年的《君在何方》相比孰优孰劣,发烧友细心比较便清楚。
相见欢词全集
[编辑本段]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内容】:
微云一抹遥峰,
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
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内容】: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年代】:北宋
【作者】:朱敦儒
【作品】:相见欢
【内容】: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定格: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默默无语
我独自登上
高高的西楼
放眼银河长空
一弯孤月
泼洒着冷辉
如清瘦的弯钩
深深的梧桐
笼盖着
空无人迹的庭院
紧紧地锁住
清爽的深秋
啊
那剪裁不断
梳理了还乱的
是沉沉的离愁
那真是
别有一番滋味啊
弥漫在心头
〔作法〕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编辑本段]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翻译
[编辑本段]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去国之愁。此时此刻,另有一种滋味涌上心头。
相见欢(朱敦儒)
[编辑本段]
作者: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2。簪缨散3。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全部注释】
1.金陵:即南京。西楼:一般泛指高楼,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处应指南京城楼。
2.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事。
3.簪缨散:簪缨指仕宦冠服,骆宾王《帝京篇》:"簪缨北阙来。"此借指仕族逃散流亡。
4.倩:通"请"。扬州:时处于宋金对峙前方,屡受金兵进犯,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几被焚烧破坏殆尽。
【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动。——李煜《相见欢》
春日。喧嚣。林。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泪,香。谁说只有酒醉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我何时再能入梦?
人生短苦。人生长恨。水总是向东流去,带走一缕缕伤愁,带走今天的朝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静静的西阁。在月光下捡拾忧愁的往事。我们相对无言。端一樽酒,让我们今夜长醉。
月,挂在楼上。钩起一匹青纱。
院中只有梧桐。秋风扫落叶。哗然无声。深门内宅中的秋,清,寂。独坐秋中自衔觞,落叶卷袭漫天黄。
纷纷扰扰的离愁,包裹在心头。剔不去,躲不开。装愁绪的箱箧,却依然空。
相见欢,分离愁。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既不忍别离,又何必相逢。人生世事,聚聚散散,只是自寻苦恼罢了。
别离既然愁苦,何相逢。无奈人生世事皆忙愁。风凄兮,雨阴兮,月寂兮。悲欢离合依然绕心头.
宋钦宗靖康末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南犯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同年,赵构率众南渡,在南京称帝,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朱氏此词即作于是年秋天到达南京时,词中伤世念乱、慷慨无限,被陈廷焯《词则》誉为"笔力雄大,气韵苍凉"。上片写登金陵城楼所见之景,清秋萧瑟、夕阳西垂,均寓悲凉无力之慨;"大江流"三字,则暗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成句,寄托故园之思。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逗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相见欢专辑
[编辑本段]
专 辑:相见欢
歌 手:李烁
语 言:国/粤语专辑1CD
公 司:柏菲音乐
日 期:2004.07.10
200柏菲音乐重大奉献,Hi-Fi效果不容置疑,收录多首不朽邓丽君名歌,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韵味,唯美音画——你回不回来展现李烁另一种风姿,将岭南古琴首次融入抒情歌曲——琴棋书画不容错过,许建强、小岛洪海,精心打造,回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情歌新作——相见欢。
继《君在何方》的“惊鸿一瞥”后,发烧友苦候一年,李烁第二张个人专辑《相见欢》终于面世。唱片糅合人文、流行、创作、高素质录音于一体。三首原创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为乐迷带来不少惊喜。
李烁的嗓音甜美、清丽,发烧圈内人所共知。但今趟李烁将其酷爱的诗词画赋之风格融入《相见欢》中,令碟内每首歌都仿佛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画,幽雅清新,亲切可人。唱片音效不俗,人声通透圆润,低频的延伸出色。
点题之作《相见欢》是一首极品佳作。曲韵悠扬,歌词如诗如画、朗朗上口,完全抛开了一般流行歌浮躁的通病,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二胡与古筝的映衬下,李烁温柔的歌声更添古朴、典雅的气质,犹如一位穿越古今的女子述说着对感情矢志不渝的期盼。
另一首原创作品《你回不回来》延续了《君在何方》的深情。李烁时而柔情、时而忧伤、时而激扬,从心底迸发出对爱的呼唤,在小提琴与敲击乐的煽情下,歌声用情至深,荡气回肠,弥久不散。“宝物沉归底”,最后一首《琴棋书画》更是让人惊叹。富有哲学意味的文言文式歌词,字字斟酌,在琴棋书画间畅谈人生、笑看风云,寓意深邃。李烁富有穿透力的歌声,配上儒雅的古琴与琵琶、动感的大鼓敲击,将歌曲升华至流行歌所未有的深厚文化艺术境界。
值得发烧友注意的是,这张唱片的电平较低,会比较考验音响系统的匹配情况。至于音效与去年的《君在何方》相比孰优孰劣,发烧友细心比较便清楚。
相见欢词全集
[编辑本段]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内容】:
微云一抹遥峰,
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
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内容】: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年代】:北宋
【作者】:朱敦儒
【作品】:相见欢
【内容】: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定格: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默默无语
我独自登上
高高的西楼
放眼银河长空
一弯孤月
泼洒着冷辉
如清瘦的弯钩
深深的梧桐
笼盖着
空无人迹的庭院
紧紧地锁住
清爽的深秋
啊
那剪裁不断
梳理了还乱的
是沉沉的离愁
那真是
别有一番滋味啊
弥漫在心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