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如下几点:
1、商业企业是纯销售货物;工业企业既生产产品,还同时销售产品
2、增值税税率不同:商业企业交17%,4%;工业企业有17%,13%,6%
3、一般纳税人资格起点不同:商业企业要年销售收入达到180万以上,工业企业100万以上即可
4、财务核算有所不同:工业企业因为有生产环节,核算比较繁琐,设立的科目比商业企业多。如:原材料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核算,产成品核算,废品损失核算等,都是商业企业所不需要建立核算的科目。商业企业财务核算相对来说要简便多了。
扩展资料
企业特征:
一、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
商业企业的这一特征是与生产企业比较而言的。生产企业主要是借助机器和机器体系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生产出符合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
而商业企业则主要是通过对商品的购进和销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运输和储存业务,完成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过程,满足消费的需要。商品的购进、运输、储存、销售也是流通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环节。它们在流通过程中各自处于不同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实现流通基本要求,是提高流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商业企业的基本职能。
二、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浅度加工
通常情况下,商业企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商品的流通,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生产企业不同,它们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浅度加工。
大部分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中的机电产品和大部分消费品,经过流通过程,其使用价值和外部形态不发生变化。
随着流通规模的扩大,为解决生产的“少品种、大批量、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流通加工发展较快。从开始时的装袋、分包、贴标签、折弯。
打眼等简单形式,向按照用户需要进行金属材料剪裁切割,木材精细加工,平板玻璃套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加工,型煤及工业配煤等高级和复杂形式发展。
三、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生产企业通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制造,改变其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能,从而形成新的使用价值。
在该过程中付出的活劳动也物化到产品中去,创造出新的价值。进入流通领域,商业企业通过购进、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流通活动,将商品由生产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完成商品的空间位移和价值形态变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业企业
1,存货核算方面的差异: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存货,因此,存货比较能够反映行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比如,制造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是将一种产品转换为另一种产品,因此它既要储备用来生产的原材料,又会有处于生产过程和生产阶段的在产品,还会有已经完成制造过程、待发出、销售的产成品等。
因此,工业企业的存货核算范围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2,成本费用核算方面的差异:
成本费用是伴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按配比原则、依企业取得的收入而确定的,因此,有什么样的业务收入,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本费用。社会上需要的产品、劳务多种多样,所以各行业的成本费用的内容也必然有所区别。
3,收入核算、管理方面的差异:
我国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收入》,对我国企业应该如何确认、计量收入,给予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仔细分析准则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到,准则之中的收入涉及较多的行业,是各行业会计在核算收入时的综合体现。
扩展资料:
工业企业是指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 (或劳务) 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直接从事工业产品 (或工业性劳务) 的生产经营活动;
(2) 拥有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的物质资源和场所;
(3) 在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 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工业企业,按社会性质可划分为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和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按技术水平可划分为手工工业企业和现代工业企业;按规模可划分为大型工业企业、中型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中央企业、地方企业、街道企业和乡镇企业;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可划分为采掘型、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装配型;按生产方式可划分为单件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厂企业和多厂企业,等等。
流程如下:
原材料(购进)-->制造(领料投产)--〉销售。
商业是直接购进然后销售的。
商品--〉销售
二者之间,工业比商业多了个制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