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Linux操作系统出现开始,使用Linux替代Windows的观点和期待就一直存在。经过多年的发展,Linux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桌面计算机领域的占有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当下的Linux操作系统是否已经在实用性上达到目标了呢?Linux距离Windows还有多远的距离呢?
系统功能非常接近
对Linux持质疑态度的人们总是抱有一个论调,那就是在使用Linux系统之后,他们将无法完成在Windows平台上所进行的工作。
其实单纯从具备的功能来说,Linux并不比Windows逊色,无论是处理日常办公任务,还是进行一些家庭娱乐活动,Linux都可以轻松完成。可以说,Linux在桌面领域已经可以完成95%以上的Windows职能。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和Windows相比,Linux在一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比如作为一个娱乐平台,在游戏软件的支持方面,Windows令Linux阵营无法在短期内超越。不过反过来分析,也有不少工作是Linux系统可以完成而Windows却很难完成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Linux的多桌面功能。一直以来这都是Linux在桌面系统领域引以为傲的功能,而内核级别的可定制能力以及在线式的应用程序获取,也证明了Linux在模式上的优越性。
当然,由于Linux是一种产自技术圈子的操作系统软件,在软件技术领域一些成果发布的时候,也往往呈现出在Linux平台上发布早于Windows平台的态势。事实上,从功能层面来说,Linux已经可以看作是一个主流的、成熟的操作系统了。
技术型与用户型产品
尽管Linux具有了和Windows一样的应用功能支持,甚至在某些方面支持的应用比Windows还要多。但事实上,Linux并没有超越Windows成为最受欢迎的桌面操作系统,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用户的使用习惯。
一般情况下,用户会对自己所使用的产品有所期望,并猜测其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经验。我们通常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指导用户与产品进行交互的思维心理模型,称为使用者模式。
从技术角度来看,Linux有很多Windows无法比拟的优势。也许我们应该把Linux称作是具有企业级技术的桌面操作系统。不过作为一种软件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技术要素转化成在用户接受程度上的提升,将是决定用户对产品认可度的核心问题。
微软的操作系统从设计伊始就从使用者模式出发,并在数次产品版本更迭中汲取了大量的用户意见,所以才能够具备突出的易用性。
而对于Linux操作系统来说,设计者模式往往是与使用者模式并驾齐驱的,很多设计是从开发团队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出发研制的。
即使Linux能够从社区获得一些用户接口设计方面的反馈,但是由于整个系统是由不同套件组成,也即是由不同团队设计的,在意见的汇总以及设计的统合方面,Linux还面临一定困难。
对于使用了多年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早已熟悉了该系统的各种惯例,而正是这种惯性,增加了用户使用Windows时的亲切感和舒适感。
对于计算机新手而言,也许学习Windows和学习Linux的差别并不太大。但是对于类似本专题中酒店行业用户这样的企业来说,要从Windows环境转换到Linux环境,就会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和成本压力。
入主桌面尚待时日
如果不考虑Windows先入为主所带来的各种效应,Linux成为能够抗衡Windows的桌面操作系统,甚至超越Windows还需要很长时间吗?也许我们无法预知确切的答案,不过这确实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目标,因为这不仅与产品特性有关,很大程度还在于“标准”。
虽然多种多样的Linux发行版使得Linux阵营看起来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使得有不同需要的用户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版本,但是这种现状对Linux阵营的帮助更大还是阻碍更大呢?这是一个值得开发者深思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Linux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只是操作系统的内核部分。在内核基础上,制作各种发行版的团队整合了用户界面和各种应用程序,才形成了最终应用于用户的Linux套件。而这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与Linux内核并没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
Linux既可以使用GNOME提供的图形界面功能,也可以选择使用KDE,而OpenOffice这样的大型套件也可以在包括Linux在内的多种系统平台上使用。这意味着Linux系统的形态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这也使得各个Linux发行版之间难以获得全面的统一。产品众多、缺乏标准已经成为阻碍Linux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此外,标准方面的困难还包含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之间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互操作标准,这也增加了目前的Windows用户走向Linux的担心。
例如,虽然通过Wine这样的程序,Linux能够通过模拟的方式执行Windows程序,但对于日益复杂、包含大量周边组件的Windows应用,Wine很难达到理想的兼容性。
一个在全球消费者领域获得成功的桌面操作系统,必须要跨越单纯的产品层面,成为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这是Linux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走向未来 适者为王
最早,投身到Linux阵营当中的是一些想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想通过自身努力优化这个世界的理想家。而随着Linux的成熟,不断有更多的人因为Linux适合他们特定的需要而选择Linux。
可以说,现在的Linux对那些特殊的用户群体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例如对于对病毒极度头痛的用户、想在非主流配置上运行主流软件功能的用户、需要更多定制能力的用户以及那些无力购买Windows的用户来说,Linux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而对于那些只有一般需要的用户,Linux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能够完成大部分用户的大部分工作。
但是,任何事物都符合适者生存这一道理。如果Linux想要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获得成功,还必须付出大量的努力。
如果Linux不适合你现在的应用需求,你仍可以对其保持关注,随着更多的人不断为Linux做出贡献,Linux的盛夏也许很快就能到来。
链接:Linux的实用性之路
1991年,Linus Torvalds公开了自己编写的操作系统内核,这个小东西还只是一个自制的玩具,不过已经开始在少量人群中传播。
1993年,Linux 1.0版本使用GPL进行发布,引起了技术团体的高度兴趣,并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讨论和思考活动。
1994年,Slackware作为基于Linux内核的第一个商业产品被开发出来,这意味着Linux的成熟度达到了在更多用户计算机上运行的目标。
199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确认1.2.13版本的Linux符合POSIX标准,这为Linux在商业领域的更大发展开辟了道路。
1999年,红旗、中软、Xteam、蓝点等中文版Linux发行版开始在市场上展开争夺,此时中文Linux的技术意味要大于产品化和易用性的考量,绝大多数用户对Linux尚处于怀疑和观望的阶段。
同样是在1999年,2.2版本的Linux内核大量增加了各种设备驱动程序,使得试用和使用Linux的用户有了大幅度增长,提高了非技术用户群体接受该系统的可能。
2001年,2.4版本内核发布,Linux发行版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可用性上发展迅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应用Linux系统。
2003年,2.6版本内核发布,对64位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等方面的增强大大扩展了Linux的应用外延,底层的极大完善为Linux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006和2007年间,由于微软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再推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涉及开源软件产品的多次重量级收购合并,Linux产品在压力下前行,在实用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真正开始对Windows系统产生威胁。
系统功能非常接近
对Linux持质疑态度的人们总是抱有一个论调,那就是在使用Linux系统之后,他们将无法完成在Windows平台上所进行的工作。
其实单纯从具备的功能来说,Linux并不比Windows逊色,无论是处理日常办公任务,还是进行一些家庭娱乐活动,Linux都可以轻松完成。可以说,Linux在桌面领域已经可以完成95%以上的Windows职能。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和Windows相比,Linux在一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比如作为一个娱乐平台,在游戏软件的支持方面,Windows令Linux阵营无法在短期内超越。不过反过来分析,也有不少工作是Linux系统可以完成而Windows却很难完成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Linux的多桌面功能。一直以来这都是Linux在桌面系统领域引以为傲的功能,而内核级别的可定制能力以及在线式的应用程序获取,也证明了Linux在模式上的优越性。
当然,由于Linux是一种产自技术圈子的操作系统软件,在软件技术领域一些成果发布的时候,也往往呈现出在Linux平台上发布早于Windows平台的态势。事实上,从功能层面来说,Linux已经可以看作是一个主流的、成熟的操作系统了。
技术型与用户型产品
尽管Linux具有了和Windows一样的应用功能支持,甚至在某些方面支持的应用比Windows还要多。但事实上,Linux并没有超越Windows成为最受欢迎的桌面操作系统,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用户的使用习惯。
一般情况下,用户会对自己所使用的产品有所期望,并猜测其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而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经验。我们通常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指导用户与产品进行交互的思维心理模型,称为使用者模式。
从技术角度来看,Linux有很多Windows无法比拟的优势。也许我们应该把Linux称作是具有企业级技术的桌面操作系统。不过作为一种软件产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技术要素转化成在用户接受程度上的提升,将是决定用户对产品认可度的核心问题。
微软的操作系统从设计伊始就从使用者模式出发,并在数次产品版本更迭中汲取了大量的用户意见,所以才能够具备突出的易用性。
而对于Linux操作系统来说,设计者模式往往是与使用者模式并驾齐驱的,很多设计是从开发团队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出发研制的。
即使Linux能够从社区获得一些用户接口设计方面的反馈,但是由于整个系统是由不同套件组成,也即是由不同团队设计的,在意见的汇总以及设计的统合方面,Linux还面临一定困难。
对于使用了多年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早已熟悉了该系统的各种惯例,而正是这种惯性,增加了用户使用Windows时的亲切感和舒适感。
对于计算机新手而言,也许学习Windows和学习Linux的差别并不太大。但是对于类似本专题中酒店行业用户这样的企业来说,要从Windows环境转换到Linux环境,就会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和成本压力。
入主桌面尚待时日
如果不考虑Windows先入为主所带来的各种效应,Linux成为能够抗衡Windows的桌面操作系统,甚至超越Windows还需要很长时间吗?也许我们无法预知确切的答案,不过这确实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目标,因为这不仅与产品特性有关,很大程度还在于“标准”。
虽然多种多样的Linux发行版使得Linux阵营看起来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使得有不同需要的用户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版本,但是这种现状对Linux阵营的帮助更大还是阻碍更大呢?这是一个值得开发者深思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Linux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只是操作系统的内核部分。在内核基础上,制作各种发行版的团队整合了用户界面和各种应用程序,才形成了最终应用于用户的Linux套件。而这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与Linux内核并没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
Linux既可以使用GNOME提供的图形界面功能,也可以选择使用KDE,而OpenOffice这样的大型套件也可以在包括Linux在内的多种系统平台上使用。这意味着Linux系统的形态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这也使得各个Linux发行版之间难以获得全面的统一。产品众多、缺乏标准已经成为阻碍Linux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此外,标准方面的困难还包含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之间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互操作标准,这也增加了目前的Windows用户走向Linux的担心。
例如,虽然通过Wine这样的程序,Linux能够通过模拟的方式执行Windows程序,但对于日益复杂、包含大量周边组件的Windows应用,Wine很难达到理想的兼容性。
一个在全球消费者领域获得成功的桌面操作系统,必须要跨越单纯的产品层面,成为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这是Linux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走向未来 适者为王
最早,投身到Linux阵营当中的是一些想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想通过自身努力优化这个世界的理想家。而随着Linux的成熟,不断有更多的人因为Linux适合他们特定的需要而选择Linux。
可以说,现在的Linux对那些特殊的用户群体具有极高的实用性。例如对于对病毒极度头痛的用户、想在非主流配置上运行主流软件功能的用户、需要更多定制能力的用户以及那些无力购买Windows的用户来说,Linux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而对于那些只有一般需要的用户,Linux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能够完成大部分用户的大部分工作。
但是,任何事物都符合适者生存这一道理。如果Linux想要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获得成功,还必须付出大量的努力。
如果Linux不适合你现在的应用需求,你仍可以对其保持关注,随着更多的人不断为Linux做出贡献,Linux的盛夏也许很快就能到来。
链接:Linux的实用性之路
1991年,Linus Torvalds公开了自己编写的操作系统内核,这个小东西还只是一个自制的玩具,不过已经开始在少量人群中传播。
1993年,Linux 1.0版本使用GPL进行发布,引起了技术团体的高度兴趣,并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讨论和思考活动。
1994年,Slackware作为基于Linux内核的第一个商业产品被开发出来,这意味着Linux的成熟度达到了在更多用户计算机上运行的目标。
199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确认1.2.13版本的Linux符合POSIX标准,这为Linux在商业领域的更大发展开辟了道路。
1999年,红旗、中软、Xteam、蓝点等中文版Linux发行版开始在市场上展开争夺,此时中文Linux的技术意味要大于产品化和易用性的考量,绝大多数用户对Linux尚处于怀疑和观望的阶段。
同样是在1999年,2.2版本的Linux内核大量增加了各种设备驱动程序,使得试用和使用Linux的用户有了大幅度增长,提高了非技术用户群体接受该系统的可能。
2001年,2.4版本内核发布,Linux发行版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可用性上发展迅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应用Linux系统。
2003年,2.6版本内核发布,对64位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等方面的增强大大扩展了Linux的应用外延,底层的极大完善为Linux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006和2007年间,由于微软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再推新版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涉及开源软件产品的多次重量级收购合并,Linux产品在压力下前行,在实用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真正开始对Windows系统产生威胁。
名片
2024-10-28 广告
2024-10-28 广告
Altair HyperWorks是一套功能强大的集成化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平台,由Altair公司开发。它涵盖了结构分析、流体动力学、优化、多体动力学、电磁场仿真等多个领域,提供了丰富的仿真工具和优化算法。HyperWorks以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名片提供
展开全部
我说好用没用,Linux是自由的,个人喜好习惯不同,安装配置的软件环境各不相同,造成的使用体验也不尽相同。
你安装一个linux,使用一段时间,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linux系统,到时再针对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来提问。
你安装一个linux,使用一段时间,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linux系统,到时再针对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来提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果是对于服务器而言的话,windows相对来说更适用于家用,系统较为臃肿,硬件资源损耗会比较大。安全性更高一点。
Linux轻量,系统纯开源,系统服务支持适用性更高一些,更加的灵活。
Linux 为开源应用程序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有数以千计的开源应用程序正在等待用户探索,甚至可以使用特殊界面在 Linux 服务器上运行 Windows 应用程序。可以读下《Linux就该这么学》了解下Linux。
Linux轻量,系统纯开源,系统服务支持适用性更高一些,更加的灵活。
Linux 为开源应用程序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有数以千计的开源应用程序正在等待用户探索,甚至可以使用特殊界面在 Linux 服务器上运行 Windows 应用程序。可以读下《Linux就该这么学》了解下Linux。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Linux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开发工具,日常使用基本不会用到。
题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发行版,装在虚拟机上玩一下,网上的教程不胜枚举。
题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发行版,装在虚拟机上玩一下,网上的教程不胜枚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一直用 Linux,现在也正在用 Linux 系统,我一般除了少数必须用到 Windows 时(如登录网银),其它时间都用 Linux,因为我觉得 Linux 确实方便,而且没病毒。
有好几个人主动找我安装过 Linux,但是他们一般都是把 Linux 供着,平时都是用 Windows 的,我有时问过他们为什么不用,一般都是说不习惯。
所以你说 Linux 好用吗?因人而异吧。
有好几个人主动找我安装过 Linux,但是他们一般都是把 Linux 供着,平时都是用 Windows 的,我有时问过他们为什么不用,一般都是说不习惯。
所以你说 Linux 好用吗?因人而异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