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的幕后制作
影片《帮助》改编自凯瑟琳·斯托科特出版于2009年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一经出版就收获了极大的赞誉和如潮的好评。在美国总统已经是黑人的今天,再创作一本讲述发生在1960年代的,有关种族主义的小说,的确是需要一定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的。凯瑟琳并不年轻,出生于1969年的她一直在出版业工作。她40岁时写出的《帮助》是她的处女作。
影片的导演塔特·泰勒和凯瑟琳是多年的好友。在看了自己朋友的畅销书之后,他竭力规劝凯瑟琳同意把小说搬上银幕,因为在泰勒看来,这本小说有着极强的戏剧性和电影性,极其适合于搬上银幕。而作为影片的制片人、同样是凯瑟琳好友的克里斯·哥伦布也这么认为,而且他甚至觉得泰勒是最适合执导影片的人,因为他非常熟悉女佣的生活。
在选定好了拍摄角度之后,接下来就要把小说中的文字转变成影像。小说有544页,如果要事无巨细地板上银幕显然是不可能的。小说的前200多页都是几个女佣在讲述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现状。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这些,我们能从图像上得到相同或者是相似的信息,因为在电影里,不需要角色按照原样来复述银幕上已经出现的内容。在修改之后,成功地把这200页的小说内容压缩到了30页剧本之中。 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密西西比是美国种族主义的“重灾区”。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出于对小说内容的考量,加之美国的赋税制度,影片剧组放弃了计划中的路易斯安那的外景地,赶到了密西西比拍摄影片。
影片原计划中的外景地格林伍德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在泰勒的描述中,这个地方似乎从1963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发展。可是将外景地搬到密西西比之后,剧组面临着一系列的布景问题。首先就是要把室内还原成1960年代的风貌。泰勒说:“这很麻烦,也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好在我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在帮助我做这些,他就是艺术指导马克·瑞克。他本人就来自南方,熟悉这里的生活的家具布置。而且他曾经在《朱莉和朱莉亚》剧组工作过,在那部电影里,他把布鲁克林搞成了巴黎。他明白如何把镜头中能拍到的东西变得符合设定的时间和地点,这样的工作是影片的神来之笔。”其实,在密西西比的拍摄,不仅有经济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这个拍摄地点给影片带来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泰勒说:“在密西西比的拍摄让我觉得这部电影责任重大。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曾经在密西西比发生过什么。他们出生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里,经常会忘记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在现在的美国,如果有人了解关于种族歧视什么事情的话,要么他是专家,要么他就是一个经历过这些事情的老人。在密西西比的拍摄很令人愉悦。这个曾经的种族间的战场现在一派祥和。我们在这里拍摄,当地的居民都很欢迎我们。所以整部电影拍摄得很轻松也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