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壁画历史文化是什么?
位于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的一座土山上。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顶。这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从壁画内容及榜题得知,墓主为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最高官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壁画内容有反映死者的仕途经历,以及升迁各任时的车马出行图;有死者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府图;有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饮宴、舞乐、百戏等描绘;有反映东汉时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庄园、牧马、放牛等图;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相貌,以及祥瑞图和一些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图等等。
和林格尔,古称“成乐”,属西汉时期著名的定襄郡。古城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那里地处呼和浩特平原南沿,扼平原入山之河谷要冲,为阴山通晋北孔道。东汉末年,鲜卑族拓跋部始祖拓跋力微率20万人马南下阴山,入主成乐城,将其更名为“盛乐”。140年后,历经曲折的拓跋部终于从盛乐迁都山西,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建立正统王朝的少数民族。盛乐则作为北魏王朝的北都,延续了近150年。
在新店子乡境内恽河北岸的一座山上,还有一座东汉末年的古墓,以其场面壮阔的壁画闻名于世。古墓的主人是负责管理北方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军政长官——护乌桓校尉。东汉墓室壁画较西汉更加贴近生活,于是我们走进阴森的砖砌墓穴中,一探这位远居塞外的汉王朝显贵的生前究竟。
大量精美的汉代壁画布满了墓室的壁、顶及甬道两侧,让人目不暇按。其中有墓主人由“举孝廉”至“使持节”、“护乌桓校尉”时的全部仕宦经历;有繁阳、宁城、离石、武城等府县城市;有官署、幕府、坞壁、庄园、门阙、楼阁等各种建筑;有出行、仪仗、饮宴、迎宾、百戏、庖厨等生活画面;有农耕、放牧、蚕桑、渔猎等劳动场景……中室还绘有墓主人的思想及精神生活,如古圣先贤、烈士豪杰、神话传说等西汉以来的传统壁画内容。整组壁画像是一部描写墓主人生前所见、所闻、所感的丰富而华丽的回忆录,留给后人来细细品味揣摩。
《舞乐百戏图》堪称汉代壁画的精品之一。图中描绘的是墓主及宾客,边饮酒边观看乐舞杂耍的情形。表演场地的中央是一面建鼓,两侧各有一人执桴擂击,左边是乐队伴奏。弄丸表演者轻松地同时飞掷五个弹丸;飞剑者正跳跃着将剑抛向空中;舞轮者站在踏鼓上将车轮抛起在空中;倒提者在四重叠案上倒立。童技是最惊险的节目,一人仰卧地上,手擎樟木,樟头安横木,中间骑一人,横木两侧各一人,作反弓倒挂状。画面上部,一男子与一执飘带的女子正翩翩起舞。表演者都赤膊,束髻,肩臂绕红带,动作优美、矫健。
《舞乐百戏图》构图处理为罗列式,反映出中国早期绘画的观念。以建鼓为中心安排人物的构图位置,将观者放置于上角,在余下大面积中尽情描绘场中乐舞杂耍之人,只描写其意而不事雕琢。画面设色鲜艳,以红为主,间以黑、棕色,透露出天真质朴的气质,表现出作者稚拙的艺术思维和熟练的绘画技巧。
《汉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出行图》最为突出的是墓前室壁画中环绕一周的出行图,六任官职的出行场面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续,从而把数百人骑和数十车驾的内容贯串统一在一个宏伟的画面之中。图中的百余马匹,动态逼真、各具风姿,乘马轻捷,驾马因挽具的负担而步伐沉稳,并驭而驾的马则步伐整齐,狩猎场中的马则腾跃疾驰。画面内容安排得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虽然人马密集,但不显得杂乱,而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鲜明印象。
《过居庸关图》描绘了墓主经居庸关前往草原的情景,用山谷中的桥梁表示居庸关,加之用线的简练、准确,富有想像力,成就了这幅场面宏大、颇具表现力的绘画。
古墓中百余平方米的壁画,展现了1800年前汉代画工令人钦佩的艺术才能。它们具有高度的构图技巧,画风古拙、简约而粗犷,既写实又写意。人物的身份、姿态、神情的刻画生动入微。马的造型硕壮劲健,特别是头颈及蹄足让人感到有一种强劲的弹力,踢踏有声。而其瞬间动态的表现尤显功力,从而造成了整组壁画热烈紧张的气氛。壁画以其规模之恢宏,形式之质朴,充分凸现了汉代艺术“气魄深沉雄大”的时代风格。
走出阴暗的古墓,心中意犹未尽,一幅幅丰富生动的塞外风俗画还停留在脑海里,等待回去的路上慢慢品味。回头瞥望,阳光像粉尘一样倾泻在墓室出口。晴朗的碧空,清新的空气,和林格尔、呼和浩特,蒙古,这里仍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家园,这里的文化和风景也依然保留着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