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放牛娃是怎样从屌丝到大佬,最后成为清朝首富的?

 我来答
臻留球09
高粉答主

2020-10-2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在今天杭州的河坊街上矗立了一家百年药店“胡庆余堂”。

同治十三年(1874年),胡雪岩斥资30万两白银所创建,历经百年,仍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坊间流传下来的这句话,不仅诉说着胡庆余堂经久不衰的故事,也诉说着胡雪岩传奇的一生。

胡雪岩原名胡光庸,是晚清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

他自小家境贫寒,靠放牛为生,少年丧父,沦为孤儿,在杂粮店做过伙计,帮老板倒过尿壶......19岁时,被“阜康钱庄”的掌柜收为学徒,最终继承了掌柜价值5000两银子的“阜康钱庄”,拿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胡雪岩以独到的投资眼光,将钱庄生意遍布全国,同时还经营着当铺、生丝、药局、军火生意等,当年放牛的小伙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富国敌国的大商人,坊间称他为“活财神”。

在儒家文化中,经商赚钱乃是投机取巧,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正途,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于是很多商人赚了钱后,都会千方百计为自己买个官儿,胡雪岩也不例外。

他先接济落魄书生王有龄,随着王有龄官职越做越大,他的生意也随之水涨船高;后又结识左宗棠,取得左宗棠信任,经商之时亦当了官,最高时官居三品布政使,官帽为二品红色顶戴,所以又称“红顶商人”。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胡雪岩来说,成是官,败亦是官,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争斗中,“排左先排胡”,胡雪岩沦为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令人扼腕叹息。

胡雪岩成功之巨,家产最高时达到3000万两,远超当时清朝国库存银,失败亦速,一夜间家财散尽,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

“为官须看《曾国潘》,为商必读《胡雪岩》”,时至今日,经商之人还是会从胡雪岩的商业之路中取经,而当代互联网大佬马云却说他为商人立了个坏榜样。

当我们在研究胡雪岩时,我们学的是什么?

真不二价

在杭州“胡庆余堂“”的大堂中,挂着一块金字牌匾“真不二价”,这既是胡庆余堂的店训,亦是胡雪岩的商业精神。

胡雪岩懂得“商人之命,系于国运”的道理,“真不二价”背后是难得可贵的诚信,这也是左宗棠敢放心地将军饷、粮草、军火、后勤等一系列关乎军国大事的生意交给胡雪岩的原因。

在左宗棠西征时,胡雪岩曾为军队将士提供“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胡庆余堂成立后,胡雪岩又将救死扶伤的对象扩大到全国百姓,免费为民提供避瘟丹、痧药等常用药。

三年内,胡雪岩光送药品就花费十万余两白银,不过胡雪岩在上海《申报》中刊登广告,也为他带来了成倍的利润。

为保证药材质量,胡雪岩写下“戒欺”二字,警示店员,“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为保证胡庆余堂的药材“质优价实”,胡雪岩又写下“真不二价”。

“戒欺”是胡雪岩对胡庆余堂经营者的告诫,“真不二价”是胡雪岩对顾客的保证。

胡雪岩不仅秉承着徽商诚信、守时、勤奋,出苦耐劳的品质,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做慈善的人。

同治元年,左宗棠从太平军手中夺回杭州城,此时杭州一片狼藉,胡雪岩被委任善后之事,设粥厂、难民局、善堂、义塾、药局等,筹借十万两白银和十万石白米赈济百姓和军队,捐资十万两,设“钱江义渡”和牛车,使杭州人民受益达百年之久,胡雪岩也成为了一名义商。

契约精神

19世纪中叶,沙俄和英国一直窥觊我国的西北屏障新疆。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了新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治十年(1871年)新疆伊犁又被强势占领。

英俄对我国西北地区虎视眈眈,而此时的清朝廷中,以李鸿章为首的大臣极力反对出兵收复新疆,左宗棠不肯放弃新疆,反复向朝廷强调新疆关乎国家安危大计,最后慈禧力排众议,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行军打仗要花大把的银子,而此时国库空虚,海疆面临日本侵台,军情同样危急,没钱打仗怎么办?

左宗棠想到了胡雪岩。

胡雪岩以清政府的名义向西方银行借款,西方银行没有借,胡雪岩只好以个人的名义向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借款,并且成功借来了两百万两。

此后胡雪岩凭借自己在商业中的信誉,先后四次向西方银行借得1595万两白银,为左宗棠西征的财政支出提供了保障。

这里有个问题引人深思。

西方银行为什么不借钱给清朝廷,却会借钱给一个商人呢?

渣打银行很直接地指出,清政府没有商业信用可言。换言之,胡雪岩在西方银行眼中,是个有商业信用的商人。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与英国的渣打银行早有生意往来,在与西方商人做生意时,胡雪岩遵循的是商业中最为重要的“契约精神”。

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社会底下,士大夫阶层是社会中坚力量,但时代更迭,当下的社会需要有担当,有责任,有契约精神的企业家。

“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社会中,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直到现在都是对中国企业的警示。企业家要有“契约精神”,至少回头看一看胡雪。

“红顶商人”的启示

胡雪岩作为一名徽商,经营盐业、茶业、木材等难免与官僚机构牵扯,胡雪岩如此精明,却也逃不过“红顶商人”的称号。

胡雪岩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为什么会顷刻崩盘?

因为他卷入的是政治斗争,李鸿章想要扳倒左宗棠,李鸿章手下的“财政大臣”盛宣怀就要扳倒胡雪岩。

官僚资本间的斗争,牺牲掉的是一代商业传奇,这也是马云为什么说,胡雪岩为商人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一场期货大战,胡雪岩的金融帝国轰然倒塌,曾经可以买下整个江浙的财富,煊赫一时的人生最终只留下“胡庆余堂”延续至今。

这也是官商勾结注定的结果。

作为晚晴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其商业帝国上的成功与失败都能引起后人的思考,“契约精神”的基本,胡雪岩做到了,但胡雪岩始终没做到的是,摆脱官僚资本的附庸,最后只得郁郁而终,留下一句“白老虎可怕”,警示后代,银两害人。

这是胡雪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