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儒”和“小人儒”,同样是“儒”,两者有何区别?
“君子儒”和“小人儒”出自《论语·雍也》 ,孔子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意思是:你要去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那小人式的儒者。这“儒”是指受教于孔子而从事《诗》《书》《礼》《乐》之学的术士,即墨子所谓“儒士” 。
1、君子与小人在论语中的区别是:君子重于“谋道”,小人重于“谋食”。
在孔子看来,人的道德生命是通过“谋道”而获得的,故崇尚道德生命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所谓“君子儒”,就是以“谋道”为志业的君子。孔子告诫子夏“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希望他从事学术不要为“谋食”而要为“谋道”。孔子说:“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对“谋道”的君子来说,他们所担心的是得不到道,而不是得不到财;即使去耕田,也不免乎挨饿,而从事“谋道”的学术,却能得到俸禄。
2、君子儒重于“义”,小人儒重于“利”。
君子儒的主张,来源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他认为的君子儒属于官学的一种,即为品行优秀的君子能够成为官员拥有俸禄,不为生计所困惑,所以能够为了“谋道”放弃生活中的“小利”谋求人生的“大义”,为民请命!而小人因为格局限制,虽然也研究《诗》《书》《礼》《乐》等学问,但仍然收生计所困,只能重利而轻义。
3、君子儒不仅拥有学问,还知道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小人儒只把学问当作谋生手段,为了生存而治学,没有远大的目标
只要掌握知识及学问人就能拥有谋生的手段,但小人只知道学习获取利益的手段,而没有从自己的人生目标出发,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学问,所以在格局上君子儒有目标懂得取舍,小人儒只知道生计,没有领悟人生的道理。
君子是儒家文化中最常提及的概念,有君子就有小人。在儒家文化的发展中这两个概念始终伴随其中,看了这集我们就能知道儒家怎么区分小人儒和君子儒,进而知道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