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植时间和方法
整个栽培过程分为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与作畦、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阶段。
1.品种选择
由于春季保护地栽培辣椒的育苗期和生长前期均处于低温寒冷阶段,经常遭遇雨雪交加、高温干旱甚至暴雨天气,因此宜选用分枝性好、耐低温耐弱光照、坐果率高、膨果速度快、中前期产量高、抗逆性强、果实商品性符合市场需求的早熟品种。目前,生产中主要选用苏椒5号、苏椒11号、苏椒16号、苏彩椒1号、苏椒13号、福湘探春、汴椒极早、杭椒、洛椒等品种。
2.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必须配制营养土,育苗土质的优劣与幼苗的生长及发育有很大关系。优质的育苗营养土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不带病菌与虫卵、营养成分齐全、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
3.整地施肥与作畦
定植前半个月,选择土壤肥沃、理化性质良好、易排易灌、空气和灌溉水无污染的地块并清除前茬作物,搭建大棚或日光温室。考虑到棚室采光、保温、通风等因素,大棚一般采取南北向搭建,温室一般要坐北朝南建造。连排大棚和温室群的搭建要考虑到其前后左右的间距。
4.定植
黄淮海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大棚和如光温室覆盖保温的情况,在1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选择冷尾暖头、晴日上午9时后开始定植。多层覆盖栽培可以适当提早定植。采用等距离栽培或宽窄行栽培。传统方法育苗的,从苗床起苗时动作要轻、用力要适中,尽量减少根系的伤害。如果苗床离定植棚较远,则需要选用纸箱装苗。每箱装两排苗,根系朝外,植株头碰头叠放。定植孔深度略高于营养坨或穴盘基质坨。定植时先栽大苗,最后集中栽小苗,栽苗要正,尽量少伤根、少掉叶。边定植边用软管浇透定根水,水质要求干净,水头要低且不能过大,避免水头对根直冲,以免冲去护根土壤造成根系外露或幼苗倾倒。
5.田间管理
缓苗期间(定植后3~6天),用松软泥土封严定植孔,压实定植孔周围的地膜,以防晴日天气膜下的热气从定植孔中散出,灼伤幼苗嫩叶,并连接好滴灌系统;另一方面,需要在白天揭盖小拱棚上的覆盖物、日光温室草苫,通过见光增温来促进缓苗。判断已经缓苗的简单办法是,扒开表土,露出苗坨,幼苗已出现了白色的新根。
6.采收
果实充分膨大,果皮变硬,手轻压不陷就可采收。采收应该遵循轻收、勤收的原则。采收一般在晴天早上或傍晚进行,因为中午水分蒸发多,果柄不容易脱落,采收时易伤及枝条,而且果实表面因失水过多也容易皱缩。雨雪天尽量不采收或减少采收次数,因为采摘后伤口不易愈合,病菌容易从伤口处浸入引起发病。
你好,辣椒的种植时间一般在夏季,这种植物的种子只有在23-30℃的环境下才会发芽,低于15℃就无法生根,因此通常选在夏季高温时节种植。如果在其它时间种植,则一定要注意好控制温度,可以用塑料大棚的方式保暖。
在温暖的晴天,选脚短、茎粗壮、节间短、直立而不弯曲、叶色深绿的健壮幼苗定植大田。在定植前天,将床土充分淋湿,取苗时尽量多带点泥土,以减少根部的损伤,栽植深度以幼苗子叶齐土为宜,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或施用稀粪水(或者1%—2%尿素)。
辣椒定植密度因品种而异,早熟种比晚熟种稍密,甜辣比牛角椒稍稀,一般采用1.2—1.5来开沟理厢,厢面栽2—3行,株距25—30厘米,亩植3000—4000株。若栽2株每亩栽5000—8000株,这可提高早期产量,但生长后期通风透光差,易落花落果。
辣椒喜肥耐肥,其生长期长,消耗的养分多,除定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在辣椒不同生长期合理追肥,以补充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总的要求是:轻施苗肥,重施果肥,挂果追肥,并注意施用完全肥料,加腐熟人粪尿、施稀粪水,沼液或尿素等。定植后追肥,促进发根和缓苗,有利茎叶生长,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20%—30%的人粪尿或复合肥5—10公斤/亩一次,肥料可逐步加浓,但注意不可偏施氮肥。
开花结果后,要开沟重施肥,一般亩施15公斤复合肥,以后采果一次,追肥一次,可用0.5%尿素加0.2%—海餐沃粉剂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提高结果数和果实品质。总之,开第一、二花要控肥,幼苗期和采收期要多施肥和重施肥,忌施高浓肥度肥、湿土施肥、中午高温施肥和清水洗株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