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的伯邑考的真名叫什么?他的身上有哪些谜团呢?

 我来答
南骄0Hj
2021-01-04 · TA获得超过28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明代通俗娱乐小说《封神演义》里,提到了这个人,称“伯邑考”,但没解释为什么这么称呼他而不叫他“姬考”。说他是姬昌的长子,温文尔雅、学富五车,很受父亲喜爱,并且自幼就跟“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定了“娃娃亲”。后来纣王喜欢妲己,强娶。而妲己其实已死,只是被狐妖占据了身体。纣王好色到小气、没出息,都娶回家了,还吃飞醋、怕伯邑考骚扰,随便寻个茬儿,就把他杀了,还剁成肉酱,当食物端他爹姬昌,而姬昌韬晦地竟真的吃了……

娃娃亲这个事儿,是后来才有的。后来到什么时候,不敢乱说,反正那时候没有。

那时候,就算是最尊贵的人,比如商帝,的婚姻,都是“卜定”,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回事,娶谁嫁谁,上天神灵决定,父母靠边站,媒妁还没有,有也只能算个屁。

那时候,既没有“冀州”这个地名,更没有“冀州侯”,就算有“苏”这个姓,妲己也肯定不姓苏,因为她是女人,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拥有“姓”的。

那时候,究竟有没有把人剁成肉酱的事,想必可能会有;但把人剁成肉酱用来烹饪食用,就得信得含糊点儿了——那不成食人族了!

所以,《封神演义》讲的,也就当传奇故事吧。

在这个传奇故事里,伯邑考,与其说是个“人”,倒不如说是“一块肉饼”。



说我们民族格外重视“长子”、“长男”,还不是很确切。确切说,最受重视的,是“嫡长子”,就是“嫡生”的长子。

“嫡生”,是相对“庶生”而言的。

啥叫“嫡生”呢?简单说,就是“正妻”所生。不是正妻所生的,或是其他妻妾所生,或是“野合”而得,都概称“庶生”。

在有“正妻”、“侧妻”、“侍妾”的年代,能娶好几个女人的人家,尤其封建贵族,往往给男孩选定的第一个女人,不是正妻;因为那时节,男孩还比较“年幼”,很多都是才发育的年岁,而家族为其选定、塞进一个被窝里的姑娘,通常不是同龄就是稍年长,有的还年长不老少。这样一来,这个不是正妻的姑娘,就极大可能为小丈夫生下子女。生了女儿,还比较简单;生的要是儿子,那这个儿子就成了“长子”。可因为这个长子的母亲不是“正妻”,甚至有的连“妾”的身份都没有,他就不是“嫡长子”。

这种情况,在有可传袭的贵族家庭中,往往会为“继承”,播种麻烦甚至祸根。



举个近点儿的例子: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8岁即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纪年),有好几十个子女,活到成年的儿子就十几二十个,其晚年,很困于儿子争位,历史上都有名,叫作“九龙夺嫡”。

作为皇帝,“正妻”肯定是皇后。而在正妻之前,他就娶了女人,并且有了儿子,就是“长子”;后来立后,皇后也生了儿子,大排行是老二,但理论上是“嫡长子”,被册立为太子。那个“非嫡”的长子,恐武善战、功劳显赫,也参与了“九龙夺嫡”,是最早被打压下去的,还连累了母亲娘家。

时光倒回公元前十一世纪,崇尚并推行“宗法”的周部族,相较于当时众多其他部族,包括占据“主流”的商帝国,最为重视“嫡”、“庶”,也最重视“长子”。

史册上讲,周文王姬昌的“正妻”,是莘国女子“太姒”。周文王一生有数十个子女,史册有载的儿子,就二十多个,其中至少10个,都是太姒所生——

“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厓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摘自《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是“天子谥号”,加在名字前面,再正常不过。管叔、周公、蔡叔这些,都是封号,加在名字前面,也正常;可“伯邑考”的“伯邑”是什么东东,也加在名字前面?也是封号?是的话,什么意思?不是的话,跟其他兄弟名字的“前缀”,怎么个对应关系?

相信历史记载的话,这个人,应该确实存在过。

但应该相信的历史记载,关于这个人,描述很少,少到只有两句话:

“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按说,能给起正式的名字并且见诸史册的,就算不够“贤”,也该多少说两句的。更何况还有跟弟弟们的封号可为对应而列出的“伯邑”的特别称谓。

大致推想,不仅是不够“贤”而已。

如此浅淡的一带而过,作为长子,并且是标榜的“嫡长子”,实在不正常。

不正常的原因,无从考据,只能猜。



一是我认为的最大可能,就是他其实并非真正的“嫡生”,就是“非嫡”;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后世史家列入了“嫡生”序列。

二是他可能有些什么说不出口的毛病,比如先天痴傻,比如犯过严重但不至于影响历史进程和国家发展的错误,再比如纨绔无状、不堪教化,也就是不够“贤”。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其实并不是姬昌亲生的儿子,而是出于后人无法获知的什么原因,顶了个名头。

总之,名列“榜首”而记载等于是“空白”的伯邑考,其真正的出身,该是“有故事”的。史籍上关于他是周文王正妻太姒所生的记载,未必那么靠得住!

hanlong96
2021-06-17 · TA获得超过12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3.9万
展开全部

《封神演义》中的伯邑考真名是什么,只有作者知道。

我们能讨论的是历史上的伯邑考。

正史有记截,伯邑考是文王长子(当然你要是怀疑正史,那么所有的记录都可以 或说必需要怀疑,毕竞不是你亲眼所见,是你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真的。我们就没必要再谈下去了。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封神榜毕竞是明代小说,而且是神话小说,都是神话了,自然是假的。但有历史原形

    《史记·管蔡世家》:“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

 没说伯邑考不姓姬。

   我们先了解一下先秦时的称谓,因为和我们今天的不是同一个概念,你先清空你现在对姓名的是概念。不要以今人思维放古人上。

      先秦古人, 有姓与氏的不同,

       简单理解是,姓是同一族的人(同姓就是一家族的人不能通婚),而一族人中还会有旁支,为区分不同旁支有氏。(比如你爷爷生有五个儿子,长子继承家长和爷爷的爵位,其他几兄弟分家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就会说村口的XX,东边的XX……)

男子称氏不称姓,(对内本来就一个姓),女子说姓不说氏(总要嫁出去的嘛,对外当然要说姓)。

  作用通俗的理解就是,对于男的,我们都是同一个姓,我需要知道的是你哪个支流的,

女的,不管你哪个支流不需知道,我得先知道你是姓什么的, 和我们是否同姓。同姓不能通婚。(当然这只是通俗让你容易理解的讲法,不算是严谨的说法,也不算是唯 一答案)


所以,西周时 男子称呼为“氏+名”。

       伯邑考,就不可能叫“姬考”,你看到叫姬发、姬昌,赢政都是错误的叫法,是后世人不懂错误的叫法。在当时是不可能这样叫的。秦汉后 姓氏合一,所以后秦汉后的人不懂。包括司马迁也不完全理解姓与氏。但他也在史记中也没有这样的叫法,比如始皇统一前,他记录的也是“秦王政”或“秦政”。商鞅,也不姓商,商是他的封地。

       那王室的氏又是什么呢,国君没有氏,就像树的树干,旁边有氏,树干没有。对于国之外,则以国为氏。如:秦王政,也可称秦政,赵王偃(也可称赵偃),

又如:楚国王室姓芈,熊氏。 如 楚王负刍,姓芈,但称 熊负刍(臣下当然不能直呼)。

末代楚王熊心,也可称 楚王心。

而周天子,天下共主,所以一般没有氏,而全天下也都是他的,所以一般也不用加国号在前面,就不会有秦政,赵偃这类称呼。后人记录则可记为周XX王。


      而周武王,又是一个重点不周的地方,“周武王”不是谥号

重要事说三次,“周武王”不是谥号!“周武王”不是谥号

谥号,是周朝后面才有的。“周武王”是周王发 在世时给自己取 的称号。



回到主题,伯邑考姓姬, 名“考”,,“伯” 即为长的意思,他是长子,
(照古代长幼排列“伯、仲、叔、季”的排列顺序)

而封为“邑”(另一说法是邑的是其世子身份,当时周文王还不是王,继承人不叫太子)



“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厓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摘自《史记·管蔡世家》


这里得到证实:

“伯邑考、管叔鲜、厓季载”看到没,伯、叔、季,都是按(“伯、仲、叔、季”)顺序。

所以伯肯定就是长的意思,(武王发,也可称周王仲发。)。

像管、周公、蔡(不是蔡叔)这些,都是封号没错,伯邑考也是 一样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