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之前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为什么要学习古文?中国文化库上千年里堆积的东西都是用古文保留的,如果只接受白话文教育,看不懂古文,就打不开中国文化的仓库,相当于守着巨额遗产却不得门而入。
2、为什么古文这么晦涩难懂,是不是古人就是这么说话的呢?这就涉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大约三十年就一变,中国的老祖宗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某种程度上将文字脱离了语言,用文字单独成为一个体系来表达思想,这样更少受到语言和时代变迁的影响,使得中国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而英文、法文、德文这些文字都是文字语言合一的,所以百年前的书籍,除非专家,现在的人是很难读懂的。中国自“五四运动”开始推行白话文,是当时认为如果要救国就必须要教育国民更多快更多地吸收新的知识,而由于教育不普及,需要降低学习文化的门槛,于是有了现在的语言和文字合一的白话文体系。
3、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多古文典籍,为什么要在中学语文中反复强调学习《论语》?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唐宋以后主要是儒释道三家,而中国法律系统的哲学背景,宪法思想是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作为基础的,这是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要了解孔孟思想,要先从《论语》开始。
4、我不认同《论语》怎么办?不只现代人,很多古人也不喜欢《论语》,认为其迂腐教条。 但这里确实有一个现实问题,孔子的思想传承了上千年,很多是他的弟子,再传弟子,还有以宋儒理学家朱熹为代表的解释,也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来教化民众,经过千年,这些话被不同口味的人嚼出了不同的味道,我们看过这些人的解释之后问到了酸腐的气味,我想这也是正常的。但记得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发明的文字和语言分离的伟大体系吗?它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仍然能够阅读古人的文字,虽然需要对照前人的解释去理解,但我们自己能够读到前人真实地说了什么,只要我们要多读多听多思考,就可以穿越千年,与那时人的隔着星际时空,听懂他们想要表达的所思所想所感,这么想想不亚于我们接收到其他文明生物传递信息时的兴奋,不是吗?多读是反复阅读揣摩原文,体会原本说话的人想说的是个啥意思;多听是博采他人的观点和解释,帮助我们解惑,促进我们理解和思考;多思自然就是在多读多听的基础上去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对《论语》的独特理解。不管怎样,孔子千年来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孔圣人,即使有些我们现在不理解、不认同之处,也不要急于打到和驳斥他,能被聪明的中国人当做老师上千年,一定是个不容小觑的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看看那些所谓的顶流,过气之后谁还记得他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呢?
5、论语的结构
论语分为二十篇,是由孔子、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说的话组成,在宋朝被宋儒做了圈断,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都是子曰、有子曰、子贡曰这样一条一条断开的。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论语》是不可分的,每一篇都是一篇文章,二十篇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我们读论语的时候也可以带着这些好奇,看看你认为里面不同的“某某曰”在主题和内容是否能上下贯通,逻辑通畅呢?
2、为什么古文这么晦涩难懂,是不是古人就是这么说话的呢?这就涉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大约三十年就一变,中国的老祖宗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某种程度上将文字脱离了语言,用文字单独成为一个体系来表达思想,这样更少受到语言和时代变迁的影响,使得中国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而英文、法文、德文这些文字都是文字语言合一的,所以百年前的书籍,除非专家,现在的人是很难读懂的。中国自“五四运动”开始推行白话文,是当时认为如果要救国就必须要教育国民更多快更多地吸收新的知识,而由于教育不普及,需要降低学习文化的门槛,于是有了现在的语言和文字合一的白话文体系。
3、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多古文典籍,为什么要在中学语文中反复强调学习《论语》?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唐宋以后主要是儒释道三家,而中国法律系统的哲学背景,宪法思想是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作为基础的,这是中国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要了解孔孟思想,要先从《论语》开始。
4、我不认同《论语》怎么办?不只现代人,很多古人也不喜欢《论语》,认为其迂腐教条。 但这里确实有一个现实问题,孔子的思想传承了上千年,很多是他的弟子,再传弟子,还有以宋儒理学家朱熹为代表的解释,也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来教化民众,经过千年,这些话被不同口味的人嚼出了不同的味道,我们看过这些人的解释之后问到了酸腐的气味,我想这也是正常的。但记得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发明的文字和语言分离的伟大体系吗?它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仍然能够阅读古人的文字,虽然需要对照前人的解释去理解,但我们自己能够读到前人真实地说了什么,只要我们要多读多听多思考,就可以穿越千年,与那时人的隔着星际时空,听懂他们想要表达的所思所想所感,这么想想不亚于我们接收到其他文明生物传递信息时的兴奋,不是吗?多读是反复阅读揣摩原文,体会原本说话的人想说的是个啥意思;多听是博采他人的观点和解释,帮助我们解惑,促进我们理解和思考;多思自然就是在多读多听的基础上去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对《论语》的独特理解。不管怎样,孔子千年来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孔圣人,即使有些我们现在不理解、不认同之处,也不要急于打到和驳斥他,能被聪明的中国人当做老师上千年,一定是个不容小觑的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看看那些所谓的顶流,过气之后谁还记得他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呢?
5、论语的结构
论语分为二十篇,是由孔子、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说的话组成,在宋朝被宋儒做了圈断,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都是子曰、有子曰、子贡曰这样一条一条断开的。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论语》是不可分的,每一篇都是一篇文章,二十篇连起来是一整篇文章。我们读论语的时候也可以带着这些好奇,看看你认为里面不同的“某某曰”在主题和内容是否能上下贯通,逻辑通畅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