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评价是怎样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雨果评价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幻想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世世代代的结晶,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请想象一下,有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物,有某种月宫般的建筑物,这就是圆明园。请建造一个梦境,材料用大理石,用美玉,用青铜,用瓷器,用雪松做这个梦境的房梁,上上下下铺满宝石,披上绫罗绸缎,这儿建庙宇,那儿造后宫,盖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又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片片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有某种人类异想天开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而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这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城市的建筑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而成的,为谁建造的?为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完成的事物是属于人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过去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谈到过圆明园。我们常说: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如果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看来,胜利女神可能是个窃贼。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由两个战胜者分担。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中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注定又会使人想起帕台农神庙。从前对帕台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如果把我们所有大教堂的所有财宝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园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成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口袋,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我们是文明人,中国人对我们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将会叫法国,另一个将会叫英国。我先要提出抗议,感谢你给了我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一半的胜利果实,今天,帝国竟然带着某种物主的天真,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陈列出来。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一次偷窃行为,有两名窃贼。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作家雨果先生没有到过圆明园,但他借助自己对东方艺术的透彻理解和丰富想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无比华美的“圆明园”。文中写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雨果先生对圆明园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家对东方艺术、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度评价。
如果说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是作家的理性思考,那么作家通过想象对圆明园的传神描绘则是对圆明园的热情颂扬。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作家丰富的想象:“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那就是这座名园”。尽管作家的描绘与真实的圆明园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为世人勾画的美伦美奂、举世无双的园林景观,则真切地表现了作家对她的热情讴歌以及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和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同时也激起了世人对圆明园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作家在对圆明园深情赞美之后,又以无比辛辣的笔墨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暴露了侵略者一贯的掠夺行径。“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着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出乎他们的意料,雨果先生在激愤之下,用独特的语言来刻画强盗的心理,“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再现强盗口吻的反语强烈地嘲讽了侵略者美化其掠夺行径的丑恶灵魂!作家在篇末写道:“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在此,不仅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正直作家对英法侵略者焚掠圆明园的愤怒谴责和无情鞭挞。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同时也激起了世人对毁灭人类文明的罪魁的痛恨。
探究文本,我们会进一步发现,作品中有更令我们赞叹的深刻内涵。面对本国政府对外国人民的侵略,这位胸怀博大的作家,能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站在人类立场的高度,代表人类的良知,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怎能不令我们钦佩!他的没有奴颜媚骨,不迎合布特勒之流与政府当局,敢于仗义直言,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的崇高品格,实在是了不起!更何况是一个外国作家!能够公开痛斥强盗政府,严正捍卫公理,此举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雨果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如同帕台农神庙那样;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话,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请想象一下,有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物,有某种月宫般的建筑物,这就是圆明园。请建造一个梦境,材料用大理石,用美玉,用青铜,用瓷器,用雪松做这个梦境的房梁,上上下下铺满宝石,披上绫罗绸缎,这儿建庙宇,那儿造后宫,盖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又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片片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有某种人类异想天开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而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这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城市的建筑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而成的,为谁建造的?为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完成的事物是属于人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过去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谈到过圆明园。我们常说: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如果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看来,胜利女神可能是个窃贼。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由两个战胜者分担。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中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注定又会使人想起帕台农神庙。从前对帕台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如果把我们所有大教堂的所有财宝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园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成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口袋,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我们是文明人,中国人对我们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将会叫法国,另一个将会叫英国。我先要提出抗议,感谢你给了我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一半的胜利果实,今天,帝国竟然带着某种物主的天真,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陈列出来。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赃物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一次偷窃行为,有两名窃贼。维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作家雨果先生没有到过圆明园,但他借助自己对东方艺术的透彻理解和丰富想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无比华美的“圆明园”。文中写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雨果先生对圆明园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家对东方艺术、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度评价。
如果说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是作家的理性思考,那么作家通过想象对圆明园的传神描绘则是对圆明园的热情颂扬。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作家丰富的想象:“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那就是这座名园”。尽管作家的描绘与真实的圆明园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为世人勾画的美伦美奂、举世无双的园林景观,则真切地表现了作家对她的热情讴歌以及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和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同时也激起了世人对圆明园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作家在对圆明园深情赞美之后,又以无比辛辣的笔墨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暴露了侵略者一贯的掠夺行径。“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着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出乎他们的意料,雨果先生在激愤之下,用独特的语言来刻画强盗的心理,“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再现强盗口吻的反语强烈地嘲讽了侵略者美化其掠夺行径的丑恶灵魂!作家在篇末写道:“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在此,不仅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正直作家对英法侵略者焚掠圆明园的愤怒谴责和无情鞭挞。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同时也激起了世人对毁灭人类文明的罪魁的痛恨。
探究文本,我们会进一步发现,作品中有更令我们赞叹的深刻内涵。面对本国政府对外国人民的侵略,这位胸怀博大的作家,能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站在人类立场的高度,代表人类的良知,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怎能不令我们钦佩!他的没有奴颜媚骨,不迎合布特勒之流与政府当局,敢于仗义直言,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的崇高品格,实在是了不起!更何况是一个外国作家!能够公开痛斥强盗政府,严正捍卫公理,此举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雨果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