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中,撤三藩的部分里,有个事件就是朱国治告吴三桂私藏军,暗中匪寇联系等大罪,康熙为了安抚吴三桂把朱国治打入大牢,并打算砍他的头,而最后康熙却朱国治放回云南,封他为巡...
康熙王朝中,撤三藩的部分里,有个事件就是朱国治告吴三桂私藏军,暗中匪寇联系等大罪,康熙为了安抚吴三桂把朱国治打入大牢,并打算砍他的头,而最后康熙却朱国治放回云南,封他为巡抚,他就不怕吴三桂在杀了他吗?为什么这么做?谁解答下。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清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命丧黄泉,顺治痛不欲生 ,立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 ,并将大病初愈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成为康熙皇帝。康熙即位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鳌拜“亲政” 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后裔朱三太子也趁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事景象。
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先安抚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名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20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
“千叟宴”上,康熙即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神秘。
第一集
晨曦未露,六岁玄烨已在冰天雪地之中,赶往蒙馆读书,但仍迟误了半个时辰,帝师魏承谟鞭责陪同玄烨念书的儿子魏东亭。顺治皇帝下旨,令众皇子廷试,并视廷试情况奖罚师徒。其实,此举乃是顺治有意向佛,挑选接位之子,并请僧人行森大师相助。玄烨在廷试中顶撞顺治,被罚站立应试。顺治爱妃鄂贵妃病危,提出想要一个孩子,顺治准备将玄烨过继给她,引起玄烨生母佟妃不满,向孝庄太后哭诉,孝庄太后决定将玄烨带在自己身边。玄烨廷试表现优异,令顺治和行森惊叹不已,被奖,并可在龙椅上睡觉。少女苏麻喇姑被孝庄太后怜爱,收在自己身边,并叫她做玄烨的姐姐,陪伴玄烨。不料,玄烨突生恶疾天花,病情危急。在行森的挑唆下,加上鄂贵妃病势加重,顺治更加坚定了皈依佛门的心意。玄烨突生天花,顺治疑是曾生过天花的苏麻喇姑所染,令宫内太监将她拉出去办了。
第二集
宫内太监准备将苏麻喇姑活埋,幸亏孝庄太后赶到,加以阻止,并令苏麻喇姑出宫。顺治为鄂贵妃和玄烨病情所困,向佛之心日重,久疏朝政,令大臣万分着急。在行森的建议下,顺治为鄂贵妃举行佛法道场,宫廷内弥漫氤氲佛声。全国四方急奏高积,众大臣无奈之中,闯入道场,企图劝驾。孝庄太后也是万分悲急,令大臣改朱批为蓝批,处理朝政事务。苏麻喇姑上山采集天花良药芨芨草,在宫廷外跪站一天,终被叫进宫内。玄烨服用以后,病情开始好转。孝庄太后令佟妃送同样的药给鄂贵妃。在顺治面前,佟妃却说这药原是牛服用的,于是被顺治斥退。玄烨病愈,孝庄太后欣喜之余,说救命恩人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又被召进宫伺候玄烨。鄂贵妃终于病逝,顺治在灵堂中决定皈依佛门。大臣索尼闯宫被阻,在大堂外大喊大叫。
第三集
顺治终于给索尼开了门,并说日出之前决定归宿。众大臣遂相告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令索尼寻找行森师爷玉林秀,请他收治行森,并对宫廷防备作了安排。孝庄太后和顺治母子在挂有祖宗画像的大堂内相见,孝庄太后怒斥顺治,并向顺治跪下哀求,但顺治终无意皇位,向心佛国。孝庄太后决定毒死顺治,将准备好的毒酒递给顺治。顺治正欲喝下,被躲在门外偷听的玄烨冲进夺下。孝庄太后怕毒酒一事影响玄烨一生,将此事问玄烨,玄烨机灵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令孝庄太后非常欣慰。孝庄太后与玉林秀相见,将皇帝在行森引诱之下想当和尚之事实情相告,玉林秀愿以佛门法规收治行森。
第四集
玉林秀厉责行森,说劝诱皇帝出家,必将引起宫廷震怒,殃及佛门,但行森力辩,死不改意。顺治有意禅位玄烨,问玄烨敢不敢做皇帝,玄烨态度坚决。顺治令魏承谟拟"罪己诏",魏承谟无奈之中只好从命。玉林秀见行森顽固到底,只好搬用佛门法规火烧行森。顺治令人给他剃度,奴才均不敢应承,苏麻喇姑站了出来,替他剃了头发。索尼等众大臣在旁监督火烧行森。行森面无惧色,一意孤行。顺治赶到现场,意欲救行森,众大臣却跪下请皇帝下旨。顺治无奈之中,只好眼睁睁看着行森被烧死。魏承谟宣读由他笔录的顺治退位的《罪己书》,众大臣力主不应该将其公之于众,孝庄太后却令加上三条罪己条文,明示天下,并公告清始祖顺治皇帝龙御归天。顺治遁入空门以后,法名行痴。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
第五集
康熙即位仪式,本由帝师魏承谟司仪。但鳌拜等权臣以魏承谟是汉人为由,提议应由满人吴良辅即鳌拜的干儿子执掌,孝庄皇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局势,只好妥协,改由良辅主持皇位登基,并封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等四人为侯爵,主持朝政。公元1661年,八岁康熙正式登基。鳌拜大肆圈占土地,魏承谟上奏诉清查,康熙令索尼彻底清查,索尼则提议应以苏克沙哈主持此事。鳌拜与遏必隆等开始结党,索尼则居中观斗。鳌拜派人捕走康熙侍卫,康熙大怒。康熙命魏东亭免去陪读之职,管带鳌拜派来的新的侍卫。在朝政上,鳌拜、遏必隆等权臣借口不愿意与奸党同朝,站在大殿外拒绝入内,威逼康熙,而索尼又称病不朝,魏承谟只好称疾请退出朝政,康熙无奈准请。魏承谟退出朝政之后,鳌拜方才进入大殿,称捕走侍卫乃是因为他们在后花园内舞弄刀棒拳脚有违祖规,并已斩决。康熙震怒,鳌拜又称此等人在宫廷内散布先帝未死而是去当和尚等谣言,罪当斩杀,康熙只好愤然宣布退朝。
第六集
鳌拜得寸进尺,向孝庄皇太后提议改换帝师,称魏承谟告他圈地乃是诬陷,孝庄皇太后为大局计,准鳌拜所请,同意鳌拜提议的帝师人选,但同时又要鳌拜提议魏承谟出任外省巡抚。康熙将鳌拜捕杀侍卫之事记恨在心,魏东亭终于为他寻得一个报复的机会。吴良辅为了给义父鳌拜的生日送贺礼,偷窃宫廷宝物,被康熙抓住,并以监守自盗为名,棒责吴良辅。鳌拜领来新任帝师济世拜见孝庄皇太后,却被告吴良辅被棒打,火速赶往,吴良辅已死。济世跪地请命,康熙只好称师,但对他教学不满,济世却以先帝之师要挟。孝庄提醒康熙,济世并非等闲之辈,要把他当作磨刀石,磨练自己。
第七集
康熙询问济世自己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望在两年之内达到进士水平。康熙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遂勤奋攻读。考子伍次友困饿于旅店门口,被明珠相救。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相商,共同搜集鳌拜圈地证据。苏克沙哈又隐名造访伍次友和明珠,望他们在应试中关注圈地活动,以争取下层民意。鳌拜、遏必隆与苏克沙哈同时拜访索尼,企图争取这位权臣。鳌拜等权臣提出以班布尔善为科举主考,苏克沙哈则力争自己担任,并就考试展开争论。索尼居中左右为难,干脆佯装急疾突发,退出朝议,并且在家闭门不出。为了磨练康熙独立处理朝政能力,孝庄皇太后令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尽心辅助康熙。孝庄走后,康熙一身轻松,魏东亭则提醒他别忘了后天即是科举考试之日。鳌拜与属下权臣相议圈地一事,表示决不退让,并决定与班布尔善一起向苏克沙哈摊牌。
第八集
科举应试之日,伍次友以自拟试题"论圈地乱国"最早交卷,康熙也在另室隐名应考。进土放榜以后,康熙榜上无名,万分懊丧。苏克沙哈来报,请康熙御点进士头三名,康熙始发现自己化名的卷子高中三甲,济世愧然请辞帝师。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请康熙定夺,康熙阅毕,说要请此人为师,苏克沙哈决定奏请弹劾鳌拜圈地,及康熙提前亲政。班布尔善向鳌拜密告伍次友的卷子,鳌拜大怒,派人搜寻伍次友的下落。两人决定在朝政之日向苏克沙哈出手。济世向康熙请辞,并说自己是鳌拜派在皇帝身边的眼线,但自己从未做过违心之事。康熙决定在明日朝政除掉鳌拜之后,提前亲政,苏麻喇姑无法劝阻,连夜赶往东陵,拜见孝庄皇太后,孝庄决定即夜回京。朝政开始,索尼也被抬着进殿。苏克沙哈上奏弹劾鳌拜,鳌拜反奏弹劾苏克沙哈,形势一触即发。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称请民意,提出惩办鳌拜,并请班布尔善作证。班布尔善则声称鳌拜并未圈占一亩土地,众臣纷纷附议。鳌拜等权臣反戈一击,并要求捕抓伍次友。康熙赶快小声令魏东亭让伍次友躲藏起来。
第九集
朝政之上,鳌拜威逼有加,康熙无力控制局势,只好逮捕苏克沙哈。孝庄皇太后回京以后,严斥康熙。鳌拜、遏必隆、班布尔善面见孝庄皇太后,故作自责。孝庄皇太后为了安抚鳌拜等权臣,下旨斩杀苏克沙哈。康熙不解,孝庄说要用苏克沙哈的头换取天下几个月的太平,并在除掉鳌拜之后,再给苏克沙哈平反。康熙以龙儿之名造访伍次友,拜伍次友为师。苏麻喇姑对伍次友颇有好感。伍次友对康熙纵论天下大事,并说目前可以扭转局势的人只有索尼。明珠在门外翻看马鞍,辩识龙儿身份。康熙与明珠在门口相遇,康熙向他道中举之喜。孝庄皇太后造访索尼,为了拉拢索尼,作主将索尼之孙女赫舍里嫁给康熙。鳌拜等人深感不安。鳌拜决定暂且退让,向孝庄皇太后贺喜。孝庄令他主持康熙婚礼大典。康熙联姻索尼,实力大增。
第十集
朝政之上,索尼主张康熙亲政,鳌拜虽反对但也不敢肆意嚣张。康熙故意三辞,最后在众臣的一片拥戴声中,开始亲政理国。赫舍里回索府,索尼告戒孙女要谨慎从事。康熙与赫舍里互诉衷肠,感情开始融洽起来。索尼病情日危,康熙前往探望,索尼告诉康熙,清廷有两大隐患,一是鳌拜、二是吴三桂,应该分而治之。索尼终于病故。鳌拜又开始称病,要求设立首辅大臣,向康熙施压。鳌拜不朝,军机陷入混乱。康熙知道索尼病故,鳌拜少了一个强硬对手,急欲乘机扩展自己的权势,但康熙仍不同意封鳌拜为首辅大臣,而是每个内阁大臣为辅政大臣。退朝之后,魏东亭提醒康熙请孝庄皇太后收服鳌拜。康熙决定自己亲自动手,并向几位大臣下了密旨。鳌拜和班布尔善等几位权臣也在商议对策,班布尔善提出废君另立,鳌拜认为不妥。
第十一集
六人举行手迹表决,除鳌拜写的是"隐"之外,其他五人写的均是"废",鳌拜决定废君。康熙又向伍次友求学,苏麻喇姑对伍次友日益爱慕起来,为他缝了一双新鞋。街头发生殴斗,在伍次友寓外放哨的魏东亭介入其中,被京城九门提督、人称铁丐的吴六一抓住,幸亏康熙从寓所出来看到,叫苏麻喇姑令吴六一放人。明珠向康熙跪立称奴,康熙封他为五品后补道台。康熙启用刚才街头善斗之人,成立新的贴身侍卫,以备清除鳌拜之用。康熙故意让贴身侍卫与鳌拜过招,俱败,鳌拜更加藐视。京城内外军队俱为鳌拜所掌,惟独九门提督吴六一除外。康熙决定重用吴六一,并将其身陷囹圄的义父从狱中放出。鳌拜也去拉拢吴六一。吴六一的义父被送回吴府。吴六一却主张送义父回牢房,用自己的功劳换回。鳌拜开始调防京城嫡系部队,却借遏必隆之手批复。康熙怒斥遏必隆中立自保,将他拉回自己一边。
第十二集
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对鳌拜敬重有加,称他为大清恩人,鳌拜有所心软,但班布尔善却极力怂恿,按既定目标行事。吴六一与魏东亭密商擒鳌拜之事。康熙向孝庄皇太后表白擒鳌拜决心,并劝孝庄去奉天避避风头,但孝庄不愿,对康熙鼓励有加。康熙为侍卫们喝酒壮胆。班布尔善向吴六一传鳌拜的假圣旨,企图以明升暗降的办法,将吴六一调离九门提督,由自己心腹执掌。待他走后,吴六一却拿出康熙圣旨宣读,自己还将留任。康熙约鳌拜单独晋见,鳌拜思量再三,慨然前往。班布尔善居心险恶,想在康熙与鳌拜搏斗之时,冲进宫内,杀死康熙,然后嫁祸于鳌拜,企图篡位。鳌拜单独来到康熙殿前,身后重门一扇一扇关上。康熙怒斥鳌拜,侍卫与鳌拜展开血搏。班布尔善在宫外试图冲进,用巨木撞击宫门。康熙最终擒获鳌拜,鳌拜仍劝康熙退位,可以保其平安。班布尔善撞门不休。
第十三集
危急之际,吴六一率军赶到,与班布尔善展开血刃。康熙方才走出大殿,上朝。康熙令遏必隆审理鳌拜案件,并令在魏东亭身边的卧底现身,称赞魏东亭是位忠臣。康熙在荒郊野外巧遇行痴大师,行痴请康熙查看他在北方种水稻的试验,并说秋日即可收获,对康熙谆谆教诲。分别之后,苏麻喇姑说行痴重病染身,将不久于人世。康熙欲重用伍次友,伍次友却请辞离去,苏麻喇姑追上,问他为何舍她而去,伍次友述说原委。伍次友留下一封国策信,飘然而去。康熙深受震动,将警句书于大殿橼上。孝庄皇太后欲将苏麻喇姑许给康熙,苏麻喇姑十分痛苦,闭门不出。
第十四集
苏麻喇姑开门之后,却不从,孝庄皇太后也无奈,下旨给她新建一座尼姑庵,让她永久居住,带发修行。朝政之上,康熙让念朱国治上奏弹劾吴三桂之折,群臣沉默谨慎。后又让念吴三桂上奏弹劾朱国治之折,诬陷朱国治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康熙在安抚留在京城作人质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之后,决定召"三藩"晋京。吴应熊连夜给吴三桂去信,叫他把朱国治押送京城刑部审理,以免康熙猜疑。吴三桂令朱国治以钓鱼决定生死,如果朱国治先钓上鱼,则可押送京城,否则,在滇斩绝,结果朱国治先垂钓成功。下报朱三太子企图"反清复明"一事,吴三桂告诫全体将士,军力越强则越安全。在京郊小店,朱国治与周培公相遇,相谈甚畅,后周培公见朱国治将要披枷进京,询问原委。朱国治在周培公的一再坚持下,叙述了云南罹祸经过。周培公听了朱国治所述,给他分析了各种可能,门外刚好福建、广东二藩进京,说朱国治极有可能有惊无险。康熙接见了福建、广东二藩和代表吴三桂的吴应熊,对他们进行安抚,并斥责俄国使臣。
第十五集
康熙来到狱中,欲杀朱国治,但说杀他并非因他诬陷吴三桂,而是为给国家争取两年稳定,以后定当给他昭雪,子孙受封,朱国治慨然赴死,康熙却下令释枷,说杀忠臣自己岂非昏君,并下旨命朱国治为云南巡抚,以牵制和监视吴三桂。朱国治提出想启用周培公。周培公流落街头,卖字为生,并用自己老师伍次友写给康熙的推荐信的背面,给一位冤女写了诉状。吴应熊行贿索额图,请他疏通皇太后,吴应熊向孝庄表忠。孝庄皇太后提醒康熙平"三藩"不要操之过急,吴三桂年事已高,等他病故之后,再削"三藩"为妥。朱三太子密使、太监黄敬来访吴应熊。黄敬企图劝说吴应熊一同谋反,并说朱国治和朱三太子已到云南。广东、福建二藩往访吴三桂,三藩共同商议撤藩之事。
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藩,引发三藩之乱。朝廷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后裔朱三太子也趁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望,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功,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康熙时代,已是国富民强,一片盛事景象。
郑成功后裔郑经割台湾岛自立,不肯归降;蒙古葛尔丹也磨刀霍霍,推崇元大都立誓杀回北京。康熙先安抚葛尔丹,暂缓西北局势;然后起用名将施琅一举收复台湾,继而调转枪头率20万大军,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殊死的决战,全面消灭葛尔丹的余部,完成了中华民族版图的统一。
班师凯旋以后,孝庄太后归天,太子与权臣结成同党,意欲提前即位。康熙废除太子,引发夺嫡之争。
“千叟宴”上,康熙即宣布“立储”遗旨,却猝死在龙座上,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神秘。
第一集
晨曦未露,六岁玄烨已在冰天雪地之中,赶往蒙馆读书,但仍迟误了半个时辰,帝师魏承谟鞭责陪同玄烨念书的儿子魏东亭。顺治皇帝下旨,令众皇子廷试,并视廷试情况奖罚师徒。其实,此举乃是顺治有意向佛,挑选接位之子,并请僧人行森大师相助。玄烨在廷试中顶撞顺治,被罚站立应试。顺治爱妃鄂贵妃病危,提出想要一个孩子,顺治准备将玄烨过继给她,引起玄烨生母佟妃不满,向孝庄太后哭诉,孝庄太后决定将玄烨带在自己身边。玄烨廷试表现优异,令顺治和行森惊叹不已,被奖,并可在龙椅上睡觉。少女苏麻喇姑被孝庄太后怜爱,收在自己身边,并叫她做玄烨的姐姐,陪伴玄烨。不料,玄烨突生恶疾天花,病情危急。在行森的挑唆下,加上鄂贵妃病势加重,顺治更加坚定了皈依佛门的心意。玄烨突生天花,顺治疑是曾生过天花的苏麻喇姑所染,令宫内太监将她拉出去办了。
第二集
宫内太监准备将苏麻喇姑活埋,幸亏孝庄太后赶到,加以阻止,并令苏麻喇姑出宫。顺治为鄂贵妃和玄烨病情所困,向佛之心日重,久疏朝政,令大臣万分着急。在行森的建议下,顺治为鄂贵妃举行佛法道场,宫廷内弥漫氤氲佛声。全国四方急奏高积,众大臣无奈之中,闯入道场,企图劝驾。孝庄太后也是万分悲急,令大臣改朱批为蓝批,处理朝政事务。苏麻喇姑上山采集天花良药芨芨草,在宫廷外跪站一天,终被叫进宫内。玄烨服用以后,病情开始好转。孝庄太后令佟妃送同样的药给鄂贵妃。在顺治面前,佟妃却说这药原是牛服用的,于是被顺治斥退。玄烨病愈,孝庄太后欣喜之余,说救命恩人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又被召进宫伺候玄烨。鄂贵妃终于病逝,顺治在灵堂中决定皈依佛门。大臣索尼闯宫被阻,在大堂外大喊大叫。
第三集
顺治终于给索尼开了门,并说日出之前决定归宿。众大臣遂相告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令索尼寻找行森师爷玉林秀,请他收治行森,并对宫廷防备作了安排。孝庄太后和顺治母子在挂有祖宗画像的大堂内相见,孝庄太后怒斥顺治,并向顺治跪下哀求,但顺治终无意皇位,向心佛国。孝庄太后决定毒死顺治,将准备好的毒酒递给顺治。顺治正欲喝下,被躲在门外偷听的玄烨冲进夺下。孝庄太后怕毒酒一事影响玄烨一生,将此事问玄烨,玄烨机灵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令孝庄太后非常欣慰。孝庄太后与玉林秀相见,将皇帝在行森引诱之下想当和尚之事实情相告,玉林秀愿以佛门法规收治行森。
第四集
玉林秀厉责行森,说劝诱皇帝出家,必将引起宫廷震怒,殃及佛门,但行森力辩,死不改意。顺治有意禅位玄烨,问玄烨敢不敢做皇帝,玄烨态度坚决。顺治令魏承谟拟"罪己诏",魏承谟无奈之中只好从命。玉林秀见行森顽固到底,只好搬用佛门法规火烧行森。顺治令人给他剃度,奴才均不敢应承,苏麻喇姑站了出来,替他剃了头发。索尼等众大臣在旁监督火烧行森。行森面无惧色,一意孤行。顺治赶到现场,意欲救行森,众大臣却跪下请皇帝下旨。顺治无奈之中,只好眼睁睁看着行森被烧死。魏承谟宣读由他笔录的顺治退位的《罪己书》,众大臣力主不应该将其公之于众,孝庄太后却令加上三条罪己条文,明示天下,并公告清始祖顺治皇帝龙御归天。顺治遁入空门以后,法名行痴。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
第五集
康熙即位仪式,本由帝师魏承谟司仪。但鳌拜等权臣以魏承谟是汉人为由,提议应由满人吴良辅即鳌拜的干儿子执掌,孝庄皇太后为了稳定政权局势,只好妥协,改由良辅主持皇位登基,并封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等四人为侯爵,主持朝政。公元1661年,八岁康熙正式登基。鳌拜大肆圈占土地,魏承谟上奏诉清查,康熙令索尼彻底清查,索尼则提议应以苏克沙哈主持此事。鳌拜与遏必隆等开始结党,索尼则居中观斗。鳌拜派人捕走康熙侍卫,康熙大怒。康熙命魏东亭免去陪读之职,管带鳌拜派来的新的侍卫。在朝政上,鳌拜、遏必隆等权臣借口不愿意与奸党同朝,站在大殿外拒绝入内,威逼康熙,而索尼又称病不朝,魏承谟只好称疾请退出朝政,康熙无奈准请。魏承谟退出朝政之后,鳌拜方才进入大殿,称捕走侍卫乃是因为他们在后花园内舞弄刀棒拳脚有违祖规,并已斩决。康熙震怒,鳌拜又称此等人在宫廷内散布先帝未死而是去当和尚等谣言,罪当斩杀,康熙只好愤然宣布退朝。
第六集
鳌拜得寸进尺,向孝庄皇太后提议改换帝师,称魏承谟告他圈地乃是诬陷,孝庄皇太后为大局计,准鳌拜所请,同意鳌拜提议的帝师人选,但同时又要鳌拜提议魏承谟出任外省巡抚。康熙将鳌拜捕杀侍卫之事记恨在心,魏东亭终于为他寻得一个报复的机会。吴良辅为了给义父鳌拜的生日送贺礼,偷窃宫廷宝物,被康熙抓住,并以监守自盗为名,棒责吴良辅。鳌拜领来新任帝师济世拜见孝庄皇太后,却被告吴良辅被棒打,火速赶往,吴良辅已死。济世跪地请命,康熙只好称师,但对他教学不满,济世却以先帝之师要挟。孝庄提醒康熙,济世并非等闲之辈,要把他当作磨刀石,磨练自己。
第七集
康熙询问济世自己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望在两年之内达到进士水平。康熙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遂勤奋攻读。考子伍次友困饿于旅店门口,被明珠相救。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相商,共同搜集鳌拜圈地证据。苏克沙哈又隐名造访伍次友和明珠,望他们在应试中关注圈地活动,以争取下层民意。鳌拜、遏必隆与苏克沙哈同时拜访索尼,企图争取这位权臣。鳌拜等权臣提出以班布尔善为科举主考,苏克沙哈则力争自己担任,并就考试展开争论。索尼居中左右为难,干脆佯装急疾突发,退出朝议,并且在家闭门不出。为了磨练康熙独立处理朝政能力,孝庄皇太后令鳌拜、遏必隆、苏克沙哈尽心辅助康熙。孝庄走后,康熙一身轻松,魏东亭则提醒他别忘了后天即是科举考试之日。鳌拜与属下权臣相议圈地一事,表示决不退让,并决定与班布尔善一起向苏克沙哈摊牌。
第八集
科举应试之日,伍次友以自拟试题"论圈地乱国"最早交卷,康熙也在另室隐名应考。进土放榜以后,康熙榜上无名,万分懊丧。苏克沙哈来报,请康熙御点进士头三名,康熙始发现自己化名的卷子高中三甲,济世愧然请辞帝师。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请康熙定夺,康熙阅毕,说要请此人为师,苏克沙哈决定奏请弹劾鳌拜圈地,及康熙提前亲政。班布尔善向鳌拜密告伍次友的卷子,鳌拜大怒,派人搜寻伍次友的下落。两人决定在朝政之日向苏克沙哈出手。济世向康熙请辞,并说自己是鳌拜派在皇帝身边的眼线,但自己从未做过违心之事。康熙决定在明日朝政除掉鳌拜之后,提前亲政,苏麻喇姑无法劝阻,连夜赶往东陵,拜见孝庄皇太后,孝庄决定即夜回京。朝政开始,索尼也被抬着进殿。苏克沙哈上奏弹劾鳌拜,鳌拜反奏弹劾苏克沙哈,形势一触即发。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称请民意,提出惩办鳌拜,并请班布尔善作证。班布尔善则声称鳌拜并未圈占一亩土地,众臣纷纷附议。鳌拜等权臣反戈一击,并要求捕抓伍次友。康熙赶快小声令魏东亭让伍次友躲藏起来。
第九集
朝政之上,鳌拜威逼有加,康熙无力控制局势,只好逮捕苏克沙哈。孝庄皇太后回京以后,严斥康熙。鳌拜、遏必隆、班布尔善面见孝庄皇太后,故作自责。孝庄皇太后为了安抚鳌拜等权臣,下旨斩杀苏克沙哈。康熙不解,孝庄说要用苏克沙哈的头换取天下几个月的太平,并在除掉鳌拜之后,再给苏克沙哈平反。康熙以龙儿之名造访伍次友,拜伍次友为师。苏麻喇姑对伍次友颇有好感。伍次友对康熙纵论天下大事,并说目前可以扭转局势的人只有索尼。明珠在门外翻看马鞍,辩识龙儿身份。康熙与明珠在门口相遇,康熙向他道中举之喜。孝庄皇太后造访索尼,为了拉拢索尼,作主将索尼之孙女赫舍里嫁给康熙。鳌拜等人深感不安。鳌拜决定暂且退让,向孝庄皇太后贺喜。孝庄令他主持康熙婚礼大典。康熙联姻索尼,实力大增。
第十集
朝政之上,索尼主张康熙亲政,鳌拜虽反对但也不敢肆意嚣张。康熙故意三辞,最后在众臣的一片拥戴声中,开始亲政理国。赫舍里回索府,索尼告戒孙女要谨慎从事。康熙与赫舍里互诉衷肠,感情开始融洽起来。索尼病情日危,康熙前往探望,索尼告诉康熙,清廷有两大隐患,一是鳌拜、二是吴三桂,应该分而治之。索尼终于病故。鳌拜又开始称病,要求设立首辅大臣,向康熙施压。鳌拜不朝,军机陷入混乱。康熙知道索尼病故,鳌拜少了一个强硬对手,急欲乘机扩展自己的权势,但康熙仍不同意封鳌拜为首辅大臣,而是每个内阁大臣为辅政大臣。退朝之后,魏东亭提醒康熙请孝庄皇太后收服鳌拜。康熙决定自己亲自动手,并向几位大臣下了密旨。鳌拜和班布尔善等几位权臣也在商议对策,班布尔善提出废君另立,鳌拜认为不妥。
第十一集
六人举行手迹表决,除鳌拜写的是"隐"之外,其他五人写的均是"废",鳌拜决定废君。康熙又向伍次友求学,苏麻喇姑对伍次友日益爱慕起来,为他缝了一双新鞋。街头发生殴斗,在伍次友寓外放哨的魏东亭介入其中,被京城九门提督、人称铁丐的吴六一抓住,幸亏康熙从寓所出来看到,叫苏麻喇姑令吴六一放人。明珠向康熙跪立称奴,康熙封他为五品后补道台。康熙启用刚才街头善斗之人,成立新的贴身侍卫,以备清除鳌拜之用。康熙故意让贴身侍卫与鳌拜过招,俱败,鳌拜更加藐视。京城内外军队俱为鳌拜所掌,惟独九门提督吴六一除外。康熙决定重用吴六一,并将其身陷囹圄的义父从狱中放出。鳌拜也去拉拢吴六一。吴六一的义父被送回吴府。吴六一却主张送义父回牢房,用自己的功劳换回。鳌拜开始调防京城嫡系部队,却借遏必隆之手批复。康熙怒斥遏必隆中立自保,将他拉回自己一边。
第十二集
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此刻,康熙来访,鳌拜佯病迎出。康熙表面上对鳌拜敬重有加,称他为大清恩人,鳌拜有所心软,但班布尔善却极力怂恿,按既定目标行事。吴六一与魏东亭密商擒鳌拜之事。康熙向孝庄皇太后表白擒鳌拜决心,并劝孝庄去奉天避避风头,但孝庄不愿,对康熙鼓励有加。康熙为侍卫们喝酒壮胆。班布尔善向吴六一传鳌拜的假圣旨,企图以明升暗降的办法,将吴六一调离九门提督,由自己心腹执掌。待他走后,吴六一却拿出康熙圣旨宣读,自己还将留任。康熙约鳌拜单独晋见,鳌拜思量再三,慨然前往。班布尔善居心险恶,想在康熙与鳌拜搏斗之时,冲进宫内,杀死康熙,然后嫁祸于鳌拜,企图篡位。鳌拜单独来到康熙殿前,身后重门一扇一扇关上。康熙怒斥鳌拜,侍卫与鳌拜展开血搏。班布尔善在宫外试图冲进,用巨木撞击宫门。康熙最终擒获鳌拜,鳌拜仍劝康熙退位,可以保其平安。班布尔善撞门不休。
第十三集
危急之际,吴六一率军赶到,与班布尔善展开血刃。康熙方才走出大殿,上朝。康熙令遏必隆审理鳌拜案件,并令在魏东亭身边的卧底现身,称赞魏东亭是位忠臣。康熙在荒郊野外巧遇行痴大师,行痴请康熙查看他在北方种水稻的试验,并说秋日即可收获,对康熙谆谆教诲。分别之后,苏麻喇姑说行痴重病染身,将不久于人世。康熙欲重用伍次友,伍次友却请辞离去,苏麻喇姑追上,问他为何舍她而去,伍次友述说原委。伍次友留下一封国策信,飘然而去。康熙深受震动,将警句书于大殿橼上。孝庄皇太后欲将苏麻喇姑许给康熙,苏麻喇姑十分痛苦,闭门不出。
第十四集
苏麻喇姑开门之后,却不从,孝庄皇太后也无奈,下旨给她新建一座尼姑庵,让她永久居住,带发修行。朝政之上,康熙让念朱国治上奏弹劾吴三桂之折,群臣沉默谨慎。后又让念吴三桂上奏弹劾朱国治之折,诬陷朱国治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康熙在安抚留在京城作人质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之后,决定召"三藩"晋京。吴应熊连夜给吴三桂去信,叫他把朱国治押送京城刑部审理,以免康熙猜疑。吴三桂令朱国治以钓鱼决定生死,如果朱国治先钓上鱼,则可押送京城,否则,在滇斩绝,结果朱国治先垂钓成功。下报朱三太子企图"反清复明"一事,吴三桂告诫全体将士,军力越强则越安全。在京郊小店,朱国治与周培公相遇,相谈甚畅,后周培公见朱国治将要披枷进京,询问原委。朱国治在周培公的一再坚持下,叙述了云南罹祸经过。周培公听了朱国治所述,给他分析了各种可能,门外刚好福建、广东二藩进京,说朱国治极有可能有惊无险。康熙接见了福建、广东二藩和代表吴三桂的吴应熊,对他们进行安抚,并斥责俄国使臣。
第十五集
康熙来到狱中,欲杀朱国治,但说杀他并非因他诬陷吴三桂,而是为给国家争取两年稳定,以后定当给他昭雪,子孙受封,朱国治慨然赴死,康熙却下令释枷,说杀忠臣自己岂非昏君,并下旨命朱国治为云南巡抚,以牵制和监视吴三桂。朱国治提出想启用周培公。周培公流落街头,卖字为生,并用自己老师伍次友写给康熙的推荐信的背面,给一位冤女写了诉状。吴应熊行贿索额图,请他疏通皇太后,吴应熊向孝庄表忠。孝庄皇太后提醒康熙平"三藩"不要操之过急,吴三桂年事已高,等他病故之后,再削"三藩"为妥。朱三太子密使、太监黄敬来访吴应熊。黄敬企图劝说吴应熊一同谋反,并说朱国治和朱三太子已到云南。广东、福建二藩往访吴三桂,三藩共同商议撤藩之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