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的张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展开全部
一、忠心爱国的复仇者
这是张良在历代文士心中最典型,也最正面的一种形象。文天祥在其《正气歌》中曾言“在秦张良椎”,所指的就是张良刺秦的这件事。 其注言云: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乃匹夫报国仇之佳话,故特著之。
李白在经过下邳(在江苏睢宁)圯桥时写曾写一首怀古之作。“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下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不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诗饱含钦慕之情,颂扬张良的智勇豪侠。除此之外还有王安石的“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胡安的“六国亿万人,谁是报仇者。壮哉博浪沙,一击震天下。”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及张良时曾说:“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
还有一些与之相近的论调:张良作为韩国贵族后裔,反秦也多为存亡继绝,以恢复旧有的权势和封地。所以从他内心深处,对秦灭韩有着极度的仇视,表现出强烈的复国和维护族地位的情结。像其他旧贵族一样,虽势单力薄,仍抱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决心,走上企图灭秦复韩的道路。 楚国遗民对秦的仇恨较深,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谚。张良在下邳主动解救项羽的叔父项伯,又打算奔景驹,景、项一姓是楚国大族,可见张良有以楚国贵族作为亡秦合作伙伴的打算。联系到‘为他人言,皆不省’,之事,可以推测张良通过项伯游说过二姓,没有得到积极的反响。当他遇到刘邦如鱼得水,强烈的复仇情绪使张良不再顾及合作伙伴的出身和品,只要自己的主张被采纳达到亡秦的结果就可以了。忠于韩国亡秦复仇在张良心中至高无上,他游说项羽立韩公了成为韩王,自己为韩王的司徒,以客卿的身份帮助刘邦亡秦。在张良看来,刘邦是自己复仇的好人选,因为刘邦常用其策,言听计从。刘邦清楚张良志在复仇,他不在乎张良忠于谁,只求张良能在智谋上给予帮助,打击对手。秦灭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张良终于实现了复仇的愿望回到韩王成身边。项羽却不让韩王成和张良回韩国就封,而将二人带到彭城,将韩王成降为侯,最终杀了韩土成。项羽此举又一次点燃了张良的复仇之火。张良从彭城逃到汉中,协助刘邦出汉中占关中,击项羽夺天下。韩国的不幸先后二次将刘邦和张良联系在一起,一个为打天下,一个为不断复仇。
清人毛际可在《子房击秦论》中说得很透辟:“夫子房发愤于五世之仇,枕戈待旦,而藉手于力士一击,亦安能预知扶苏之必不得嗣位,胡亥之必至于亡,而徐以俟始皇之自毙哉?然子房之原本忠孝,又非荆轲之借交报仇所敢望已。’,这里突出了张良的人格特征是需家文化中的“忠”“孝”观念。 陈季雅《西汉博议•张良》认为:“造汉非子房之素愿,其心但欲亡秦耳。”
二、运筹帷幄的帝王师
《史记评林》引宋代真德秀之说:“子房为汉谋臣,虽未尝一日居辅相之泣,而其功实为三杰之冠,故高帝首称之。其人品在伊、吕之间,而学则有五伯之杂;其才如管仲,而气象高远则过之。其汉而下,惟诸葛孔明略相伯仲。”
《黄氏日抄》中黄震先生评论:“利啖素将,旋破晓关,汉以是先入关;劝还霸上,固要项伯,以是脱鸿门;烧绝栈道,激项功齐,汉以是还定三秦;败于彭城,则连布、越;将立六国,则借箸销印;韩信自王,则蹑足就封,此汉所以卒取天下。劝封雍齿,销变未形;劝都关币,垂安后世;劝迎刀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维持汉室于天下既得之后。凡良一谋一画,无不系汉得失安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
三、明哲保身的士大夫
在刘邦谋士群中,张良与陈平皆以智谋著称于世.但在司马迁笔下,张良的智又不同于陈平的智。更准确地说,司马迁笔下陈平的智谋是一种“阴谋”。陈平那种云蒸龙变,屈伸随时,察因观畔,鹜搏鹰击的功夫,作者时露惊讶、叹息之感.而自认不可习之。到了晚年,陈平更是看风使舵,安享尊荣,决不愿“弃人间事”与神仙为伍。在客观上,人们也可以从张良、陈平的不同个性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军易之际,佐命之臣。起于草泽者,多倾危好乱;本为贵族者,则但乐安定,严天泽之分,盖其所习使然。”(吕思勉《秦汉史》上册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指出:“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伪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巨之所难处。如高帝之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朱熹也认为:“子房之辟谷,以免祸耳。” 明代李贽在《藏书•张良》中认为:“夫秦、项灭而英雄之恨已销,可以辟谷谢世矣。”
张良本来因“多病”而“辟谷”。也就是说因“病甚”而退出朝政。后人却视他为一个高踏肥遁,达人知机的隐士。这与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及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关。在这一大背景下,追溯其文化渊源,可以这样说:隐逸现象是与中国文化俱生的。对隐士的敬重,是历代人共同的社会心理倾向。自从范哗《后汉书》把“隐逸列传”列入正史以来,隐士受到普遍尊崇更是十分明显。隐士们的所作所为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扮演一种最受人喝采拍掌的角色。被各阶层人所接受。
也有人认为,是初严酷的政治环境促使张良做这种转折。 杨树达指出:“高祖所谓三杰,淮阴见诛,萧何械系,良之辟谷,所以自全耳! 日本学者拢川资言在其所撰《史记会注考证•留侯世家》中说“汉高一生最喜狎侮,又多猜忌,老成如酇侯,英雄如淮阴侯,皆不免于疑忌……唯遇留侯则自始至终,无敢失礼,亦无有疑心,岂徒以其谋略哉!观留侯自称:一则曰:‘为韩报仇强秦’,两则曰:‘愿弃从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其进退绰绰有余于功名爵禄之外矣。考其生平居得为之地,而无田宅之好,无声色之嗜,至其经营天下,则如行所无事者,谁能及之哉!太史公称日:‘无智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人于细。’斯观其深矣安得不令汉高心折也乎?”
注释:
《全唐诗》卷一八一载李白《经下邢记桥怀张子房》
王安石《王文公集》卷二八《张良》诗
《五峰集》卷一《张良》诗
汉初三杰与刘邦合作关系分析。傅金才:石家庄学院学报第7卷第5期2005年9 月p58
略论张良.洪煜.史学月刊.1999.第6期 p.110
吴曾棋编《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陈兰村、张金菊: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p76
黎德清.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1.p.322
刘正文. 张良“成功不居”探因.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总第52期)
潘明娟,耿占军. 张良“退隐”原因初探——兼论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想.2004年11月第20卷第6期唐都学刊p.5
《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 页。
————————
这是我做的一篇论文的文献综述,以上都是历朝历代以来对张良的看法,稍微有些混乱,还请见谅。
这是张良在历代文士心中最典型,也最正面的一种形象。文天祥在其《正气歌》中曾言“在秦张良椎”,所指的就是张良刺秦的这件事。 其注言云: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乃匹夫报国仇之佳话,故特著之。
李白在经过下邳(在江苏睢宁)圯桥时写曾写一首怀古之作。“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下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不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诗饱含钦慕之情,颂扬张良的智勇豪侠。除此之外还有王安石的“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胡安的“六国亿万人,谁是报仇者。壮哉博浪沙,一击震天下。”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及张良时曾说:“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
还有一些与之相近的论调:张良作为韩国贵族后裔,反秦也多为存亡继绝,以恢复旧有的权势和封地。所以从他内心深处,对秦灭韩有着极度的仇视,表现出强烈的复国和维护族地位的情结。像其他旧贵族一样,虽势单力薄,仍抱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决心,走上企图灭秦复韩的道路。 楚国遗民对秦的仇恨较深,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谚。张良在下邳主动解救项羽的叔父项伯,又打算奔景驹,景、项一姓是楚国大族,可见张良有以楚国贵族作为亡秦合作伙伴的打算。联系到‘为他人言,皆不省’,之事,可以推测张良通过项伯游说过二姓,没有得到积极的反响。当他遇到刘邦如鱼得水,强烈的复仇情绪使张良不再顾及合作伙伴的出身和品,只要自己的主张被采纳达到亡秦的结果就可以了。忠于韩国亡秦复仇在张良心中至高无上,他游说项羽立韩公了成为韩王,自己为韩王的司徒,以客卿的身份帮助刘邦亡秦。在张良看来,刘邦是自己复仇的好人选,因为刘邦常用其策,言听计从。刘邦清楚张良志在复仇,他不在乎张良忠于谁,只求张良能在智谋上给予帮助,打击对手。秦灭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张良终于实现了复仇的愿望回到韩王成身边。项羽却不让韩王成和张良回韩国就封,而将二人带到彭城,将韩王成降为侯,最终杀了韩土成。项羽此举又一次点燃了张良的复仇之火。张良从彭城逃到汉中,协助刘邦出汉中占关中,击项羽夺天下。韩国的不幸先后二次将刘邦和张良联系在一起,一个为打天下,一个为不断复仇。
清人毛际可在《子房击秦论》中说得很透辟:“夫子房发愤于五世之仇,枕戈待旦,而藉手于力士一击,亦安能预知扶苏之必不得嗣位,胡亥之必至于亡,而徐以俟始皇之自毙哉?然子房之原本忠孝,又非荆轲之借交报仇所敢望已。’,这里突出了张良的人格特征是需家文化中的“忠”“孝”观念。 陈季雅《西汉博议•张良》认为:“造汉非子房之素愿,其心但欲亡秦耳。”
二、运筹帷幄的帝王师
《史记评林》引宋代真德秀之说:“子房为汉谋臣,虽未尝一日居辅相之泣,而其功实为三杰之冠,故高帝首称之。其人品在伊、吕之间,而学则有五伯之杂;其才如管仲,而气象高远则过之。其汉而下,惟诸葛孔明略相伯仲。”
《黄氏日抄》中黄震先生评论:“利啖素将,旋破晓关,汉以是先入关;劝还霸上,固要项伯,以是脱鸿门;烧绝栈道,激项功齐,汉以是还定三秦;败于彭城,则连布、越;将立六国,则借箸销印;韩信自王,则蹑足就封,此汉所以卒取天下。劝封雍齿,销变未形;劝都关币,垂安后世;劝迎刀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维持汉室于天下既得之后。凡良一谋一画,无不系汉得失安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
三、明哲保身的士大夫
在刘邦谋士群中,张良与陈平皆以智谋著称于世.但在司马迁笔下,张良的智又不同于陈平的智。更准确地说,司马迁笔下陈平的智谋是一种“阴谋”。陈平那种云蒸龙变,屈伸随时,察因观畔,鹜搏鹰击的功夫,作者时露惊讶、叹息之感.而自认不可习之。到了晚年,陈平更是看风使舵,安享尊荣,决不愿“弃人间事”与神仙为伍。在客观上,人们也可以从张良、陈平的不同个性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军易之际,佐命之臣。起于草泽者,多倾危好乱;本为贵族者,则但乐安定,严天泽之分,盖其所习使然。”(吕思勉《秦汉史》上册第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指出:“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伪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巨之所难处。如高帝之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朱熹也认为:“子房之辟谷,以免祸耳。” 明代李贽在《藏书•张良》中认为:“夫秦、项灭而英雄之恨已销,可以辟谷谢世矣。”
张良本来因“多病”而“辟谷”。也就是说因“病甚”而退出朝政。后人却视他为一个高踏肥遁,达人知机的隐士。这与中国古代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及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关。在这一大背景下,追溯其文化渊源,可以这样说:隐逸现象是与中国文化俱生的。对隐士的敬重,是历代人共同的社会心理倾向。自从范哗《后汉书》把“隐逸列传”列入正史以来,隐士受到普遍尊崇更是十分明显。隐士们的所作所为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扮演一种最受人喝采拍掌的角色。被各阶层人所接受。
也有人认为,是初严酷的政治环境促使张良做这种转折。 杨树达指出:“高祖所谓三杰,淮阴见诛,萧何械系,良之辟谷,所以自全耳! 日本学者拢川资言在其所撰《史记会注考证•留侯世家》中说“汉高一生最喜狎侮,又多猜忌,老成如酇侯,英雄如淮阴侯,皆不免于疑忌……唯遇留侯则自始至终,无敢失礼,亦无有疑心,岂徒以其谋略哉!观留侯自称:一则曰:‘为韩报仇强秦’,两则曰:‘愿弃从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其进退绰绰有余于功名爵禄之外矣。考其生平居得为之地,而无田宅之好,无声色之嗜,至其经营天下,则如行所无事者,谁能及之哉!太史公称日:‘无智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人于细。’斯观其深矣安得不令汉高心折也乎?”
注释:
《全唐诗》卷一八一载李白《经下邢记桥怀张子房》
王安石《王文公集》卷二八《张良》诗
《五峰集》卷一《张良》诗
汉初三杰与刘邦合作关系分析。傅金才:石家庄学院学报第7卷第5期2005年9 月p58
略论张良.洪煜.史学月刊.1999.第6期 p.110
吴曾棋编《涵芬楼古今文钞简编》,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陈兰村、张金菊:论《史记》汉初“三杰”形象的典型意义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p76
黎德清.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1.p.322
刘正文. 张良“成功不居”探因.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总第52期)
潘明娟,耿占军. 张良“退隐”原因初探——兼论秦汉之际的道家思想.2004年11月第20卷第6期唐都学刊p.5
《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 页。
————————
这是我做的一篇论文的文献综述,以上都是历朝历代以来对张良的看法,稍微有些混乱,还请见谅。
展开全部
洞察力极强,早就看出刘邦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所以选择了急流勇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张良虽系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谋家著称。他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灭;筹划大事,事毕竟成。历来史家,无不倾墨书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口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写诗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应该肯定张良的一生有助于秦亡汉立的历史进程,但他也有值得非议、至少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前期反秦的动机及其暗杀秦王不正当的行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太多了,写不了,看百度百科吧http://baike.baidu.com/view/9442.html?wtp=tt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