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子要通过什么考试才能被称为秀才?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科举制是实行时间最长也是影响力最大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从隋朝隋炀帝(607)开始实行,到清光绪年间(1905)举行最后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前后经历近一千三百年,科举制改善了之前察举制的用人制度,不必必须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它使一些社会中下层能干的学者进入社会上层,开辟了一条由下层流向上层的一线通道。从这些诗歌的流传中可以看出,普通人对读书入仕的期待是“田世郎生于朝代,后生于天子殿”、“幸一出生,荣宗耀祖”、“皆不如读书”。
科举考试制度在各代略有不同,以我们最接近的明清为例,大体分为“院士”“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中后分别对应的便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其中乡试中举人第一名也称“解元”,我们所熟悉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在科举中获得的最高荣誉便是“解元”。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中的前三名就是更为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有清一朝一共112科进士,26846人,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平均一年取100个,道光以后中国人口四万万,每年平均取100个进士,可见考试之难,这些人无一不是人中翘楚。
秀才考举人同样艰难,因为名额太少,“乡试“中的“乡”其实是“省”的意思,全省各地的秀才从各自的州、府、县赶往省城进行“乡试”,以图考中举人。
每省的名额也不过数十个至一百个,而且因为考取“举人”功名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格,才有了《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癫狂故事,所谓穷秀才富举人,“乡试”便是一个分水岭,把那些数量更多的没能跃过龙门的秀才们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