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朝老臣张廷玉在最后却被乾隆抄家呢?
先声明一下,老张没被抄家,只不过是遭受了收缴的扩大化(虽然和抄家差不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在乾隆十五年八月,据说当时乾隆派了最信赖的内务府大臣德保去执行收缴任务的时候,秘密的叮嘱了一番德保便出发了。到了老张家里,老张率领全家,跪在大门口迎接被收缴(也够可怜的)。早早就遵循圣旨把从上班以来,三朝皇帝赏给他的字画、珠宝、衣服统统收拾到一块儿,准备上缴(幸亏这些东西保存的好,要不更倒霉)。没想到的是,德保带了十多名侍从和二百兵丁。这些人到了张家,不由分说,口口声声查找遗漏,结果开箱砸锁,挖地三尺,就这样把老张家翻了个乱七八糟。最后把翻出来的所有文字东西统统带走了。
大伙儿问了,带这个干啥?
很明显是要借着查找皇帝赏赐字画为名,看看老张写没写点皇帝的坏话,或者有啥怨言之类的。结果没找到(真佩服老张)。
这收缴赏赐变成了抄家,弄得全国惊疑。皇帝感觉这是做的也有点没面子,最后下谕旨说德保领会错了朕的意思。其实这事都看的出来。
经过这事儿以后这老张也是说不出来的郁闷,天天坐着发呆,一句说也不说,就这样过了五年,死了。老张死了以后,乾隆皇帝都感觉自己干的有点过。最后高姿态的宣布宽恕他的一切过失,给了谥号,又重新把恶作剧般反复折腾多次的配享太庙荣誉又给了老张。只是不知道老张泉下还能不能知道。
为啥一生谨慎,以忠勤清正睿智著称的老张,最后会落得如此地步呢?听我慢慢道来。
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开始,乾隆就开始变化了,一改往日的态度对大臣常常是呼来喝去,动不动就痛骂训斥,只是对张廷玉还维持这表面的一点礼遇,因为这时候的老张已经年近八十了,牙掉的差不多了,老年斑也布满了长满皱纹的脸,甚至于没人搀扶的话,已经没办法走长路了。
乾隆十四年十一月,群臣二人谈了一次话,老张趁机会和皇帝说自己想退休。
乾隆想了想,你先回去吧,让我想想。
过了几天,皇帝给老张发了一道谕旨,说你退不退自己选择吧。
要是按照皇帝的想法,老张接到谕旨应该想想,得向皇帝继续表决心,要奋斗到底。
可是老张真的老了,没有以前的精明了,看到皇帝的谕旨,以为皇帝是默许他退休了,立刻上奏感谢。
皇帝收到感谢信,叹了一口气,心里感觉怎么这么不舒服,这老头是老糊涂了吧,对我还真的一点感情没有?
不过皇帝还是表现出了难的的宽容。准许他“原官致仕”。
这次老张高兴了,不过老张又想了想,我要是这次回去了,以前雍正爷答应我的配享太庙的荣誉还能不能得到呢?
于是老张在家里犹豫了几天,冒着大雪天儿,去找皇帝问问,想让皇帝给他个明确的表态,写个保证书啥的,自己好放心。
皇帝看看这老头,诧异又生气,不过想想送佛送到西吧,就又给他写了一个保证书。
这保证书写好了,不过还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可是咱就不念了,反正不是很好,老张得到保证书兴奋的过了头,折腾了一天也累了,第二天头晕眼花没起来,只能让他儿子去宫门谢恩。这次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当天命令办事的大臣傅恒和汪由敦拟旨,让老张说明情况。
结果这个汪是老张的门生,小道消息透露给老张了。老张可是吓坏了,真的是吓晕了,于是天不亮就跑到宫里磕头请罪,这是再愚蠢不过的举动了,谕旨还没发,老张就知道了,这是什么情况?
皇帝怒火升腾,平生最讨厌朋党,这老张还给我来这一出儿。
于是命人给张廷玉列了四大罪状。老张吓得赶忙谢罪回奏,皇帝想了想,强压怒火,算了,我再忍忍吧,这老头,真真是气死我了。
乾隆十五年,老张准备要走,
这时候皇长子永璜死了,这老张是永璜的老师,必须参加丧礼,好不容易熬过了初祭,老张又向皇帝上奏,要走。
你可想想,这是皇帝的儿子,心肝没了,心情正难过呢。这奏折上去能有好果子吃吗?
就这样小宇宙彻底爆发的皇帝旧事重提,把过去的一切都翻出来了,老张被取消配享太庙的荣誉,灰溜溜的回家了。为了这个配享,老张可是奋斗了一生呀!
老张从要退休就那时候就憧憬衣锦还乡的那一刻,多大的尊荣,如今却变成了这样,到了老家,地方官员没有一个迎接,只有一个侄子率领几个家人,把他接近了老屋。老头真是心灰意冷,后悔死了。
倒霉事儿还没完,过了几天老张精神才好点,他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出事了,为了挣点考试补贴款,隐瞒了他老妈去世的消息,让御史给参了。这朱荃上位全是靠了张廷玉的举荐。
于是越想越生气的皇帝眼里再揉不得一点沙子了,决定收回以往三代皇帝对张廷玉的一切赏赐,以表示对老张的惩罚。
随后收缴变成抄家的一幕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