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上讲什么
2023-03-08
写作课讲如何学习写作的。
在我身边有很多学习写作的人,有的人学习写作几个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的人坚持练习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写作都没有提升。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这就要说的写作的步骤。
陈小五老师说学写作分三步:输入、思考、输出。
这三步中,输入是写作的源泉,想要写好文章,大量的素材积累是不能少的。
输出只是一个过程,把收集到素材经过思考加工之后,写出来就可以了。
思考是写作的核心。我们的思维形成是离散的,是网状的,但是我们的思考却是聚合的,线性的。而写作,跟思考一样,都是把网状的思维转换成线性的表达。所以,陈小五老师经常对写作训练营的学员说,提升写作能力一定要多思考。
大多时候我们坚持写作但写作能力依然提升不了,原因就在这里。
提升写作能力,到底需要什么?
不断的刻意练习+反馈。
练习不用多说,任何技能的提升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
1万小时法则说:要在大多数的行业领域之中成为大师级的杰出人物,需要花1万小时来练习。
所以,学习写作需要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仅靠练习,就又回到当初的问题,没有长进。
有效的反馈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写作提升就会快。
所以,写作课是讲什么?
一个系统全面的写作课,会教你学习写作的底层逻辑、思维方法、写作方法、练习方法。
当然,写作课最核心的价值是,导师的反馈,帮你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提升最快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选择写作课,一定要选择这样的课程。
不久前,我认识到了自己写作上的不足,出于长期以来的安于现状、自以为是,导致写作能力和水平一直都裹足不前。经过反省,我决定把自己在跑步健身上的态度和方法,复制粘贴到写作练习上。
首先上一堂《写作课》。
《写作课》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艾丽斯·马蒂森。作为一名从兼职写作的家庭主妇成长起来的作家、写作课教师,艾丽斯拥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多年亲身体验凝结成文,是为这本《写作课》。
准确地说,《写作课》是讲如何写小说的,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与《完全写作指南》不同,后者除了讲一般写作规律外,主要讲如何写社交类应用文体,如在家庭生活和工作场合等方面需要沟通表达的文章。小说当然是完全不同的文体,用当下的分类可以说,小说是虚构类的,而后者是非虚构类的。
小说是虚构写作,所以,艾丽斯·马蒂森在开篇就说“ 自由写作,但别忽略常识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小说就是天马行空,想到哪就写到哪。因为“写作冲动与性冲动相似,都源自人体内自发的某种驱动性,这种驱动性往往在连贯的思维成形之前就开始行动力了。”
但毋庸置疑,所有写作的亦真亦幻的想法和冲动,都要落实在具体的语言上。用一个个具体的词汇和句子,把内心的想法描述出来,叙述事实,表现细节,而不是感觉和经验。
这就是作者在《写作课》上首先要说明的问题: 小说家如何处理写作的冲动、灵感和直觉与写作指南、规则、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作者比较形象地把二者比喻为风筝和线的关系。风筝就是在头脑中无法遏制的写作冲动。而握在手中的线,就是写作需要遵循的条条框框。“线既不能阻碍风筝高飞,又不能让它飞得过高,最终消失于天际。”
写作需要灵感,需要那只渴望高飞的风筝。那么,当灵感来敲门,就一定要愉快接纳。“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有些灵感也许缺了一点点故事性,那么,就不防大胆想象。艾丽斯说:“要写出好作品,作家必须突破自我。”“只有敢于探索未知才能写出好作品,这需要自我挣扎、自我突破、走出安全区。”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举了不少小说家的例子来说明。比如,用威廉·麦克斯维尔的例子——他的多部小说中都有妈妈去世的情节,但写法各不相同——来说明如何将现实与虚构完美地合二为一。而多丽丝·莱辛则在自己的小说《阿尔弗雷德与艾米丽》中完全脱离现实,杜撰出来的故事依然有着“饱满的张力和明确的主题”。
当然,小说的故事性少不了戏剧性,少不了巧合。那么,怎么增强故事性,人物的行为和故事情节如何推进;什么是巧合,如何使用巧合。当然,最大胆的是把自己设想成为别人,特别是边缘人,如有色人种、犹太人,甚至想象自己是个女人,职业女性等等。“作家须抱有大无畏的精神进行文学创作。”
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好的小说,要“ 让人物行动起来 ”。
小说按照长短可以简单分为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因为字数篇幅长短不同,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作者在《写作课》接下来要讲的就是“ 从起点到终点 ”。
讲课,特别是讲写作课,大量实例是无法缺少的。在短篇小说部分,艾丽斯首先以格蕾丝·佩利的《和父亲对话》为例说明“什么是短篇小说”。它应该包括“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节及鲜明独特的语言”。《和父亲对话》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符合好作品的标准。
接下来蒂莉·奥尔森的《我站在这儿熨烫》及她的其他短篇作品,说明好的小说家是如何在情节上层层推进的。而爱德华·P.琼斯的《母亲节后的星期天》则说明为了使短篇小说在具备悬念和戏剧性的结局上,作者应该如何安排一个接一个的事件,使之能够满足小说所需,把一个故事讲圆。
但是,同样的作者,在蒂莉·奥尔森还叫蒂莉·莱纳时,尽管她尝试多次,还是无法写出一部长篇小说来。长篇小说不仅仅是比短篇小说字数多这么简单。艾略特当年写著名的《米德尔马契》时,就经历了一波三折,一度身患重病且精神抑郁,导致写作停滞,甚至怀疑自己无法写下去了。看看艾略特的写作大纲,也许我们可以一窥长篇小说的艰难过程。
长篇小说不仅仅是篇幅长而已,它更需要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但不管如何曲折,如何巧妙,总的目标还是要完成问题的解决,要有始有终。如何走完这段路程,作者用了非常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也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部分。
有情节直截了当如宽阔笔直的单行道的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伟大的《白鲸》,而托马斯·曼的概念性小说《磨山》,则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多次走出岔道,观赏沿途风景。海明威的名著《太阳照常升起》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作者将其比喻为“在居民区上空铺设的高速公路”,低头就能看到下面的场景,但“车子只朝一个方向前进”。还有一种小说就像“迂回的小径”,如丽贝卡·韦斯特的长篇小说《溢流之泉》和爱德华·圣奥宾的梅尔罗斯五部曲这样的家庭小说,没有什么大事件,就像孩子们玩的寻宝游戏,按照任务指示在规定范围内寻找,一次次接近最后的目标。
成为一名作家,会有许多障碍。有写作技术的问题,还会有个人心态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22年教龄的老师,艾丽斯·马蒂森的《写作课》不可能缺少某一方面。
在《写作课》的最后,作者着重讲解一位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如何能够敞开心扉开始写作。选择自信,采取各种手段来完成目标;修改思维的泡泡,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读者、面对自己、面对出版商,面对金钱、面对自己的作品,这些种种的关系,艾丽斯·马蒂森老师都事无巨细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一一呈现出来。
当然,老师在课后还是会要留作业的,起码,课堂上老师拿来作为例子解读的每部小说,都要仔细读过吧。读过之后再结合老师的《写作课》,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